近代曹颖甫应用麻黄汤及其类方治验解析

发布时间:2024-06-20 10:10:43

麻黄汤是经方中的重要方剂,由于它辛温性烈,被视为发汗峻剂,故其治验较少。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对其(包括类方)应用娴熟,读来可信。今举其治验,并加以解析,以飨读者。

所谓麻黄汤及其类方,是以清代·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为分类选方。阅读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书中应用麻黄汤及其类方凡14例,其中麻黄汤治验7例、麻杏石甘汤治验3例、小青龙汤3例、麻黄附子甘草汤1例,这些方子均以麻黄为主药。其他含有麻黄的方子,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射干麻黄汤等,恕不列述。

麻黄汤治验七例

1.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炙甘草八分,杏仁三钱。

2.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桂枝三钱,杏仁三钱,生甘草钱半。

服后,汗出,继以桔梗五钱,生甘草三钱,泡汤饮之。愈。

3.如皋姚世琛夫妇。同患伤寒,发热无汗,体痛呕逆,呼吸窒促,乃共以麻黄汤治之。一剂即已,因笃信仲圣之学。

足见有此证,用此方,得此方,消此证,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曾无二致也。

4.若华之母。外出回家,急欲睡。遂盖被卧,恶寒甚,覆以重衾,亦不温。口角生疮,而目红,又似热证。腹中和,脉息浮紧有力。温覆已久,汗仍不出,身仍发热。当以天时炎暑,但予麻黄汤。

麻黄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

服后,温覆一时,不动声色。再作一剂,麻桂均改为三钱,仍不效。更予一剂,如是续作续投,计天明至中午,连进四剂,了无影响。计无所出,乃请章次公来商。次公按脉察证曰:“先生胆量何其小也?”曰:“加之何?”曰:“当予麻桂各五钱,甘杏如前。”服后,果不满半小时,热作,汗大出,臭气及于屋外,房东来视,掩鼻而立。人立房外内望,见病者被上腾出热气。于是,太阳病罢,随转属阳明,口干渴,脉洪大而烦躁。乃以调胃承气汤下之。此后病症反复,调理月余方愈。

5.某君。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延至月余,方诊治。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病时,既如是。因予:

麻黄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

因其病久胃气弱也,嘱加生姜三片,红枣二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矢。

6.俞某,住高昌庙维德里一号。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甘草三钱。

服后,无汗出。问其故,缘病者未服药前,误用泻盐下之。致中气内陷,其脉由浮紧转为微细,故服麻黄汤无汗出。

二诊加附子以振心阳,救逆而瘥。

7.余哲生。初诊:微较恶寒,头痛,发热,脉浮小紧,宜麻黄汤。

麻黄三钱,桂枝三钱,生甘草一钱,杏仁三钱。

二诊:汗出,热除,头痛恶寒止,唯大便三日未行,胸闷恶热,脉浮大。宜承气汤。所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也。

生川军三钱,后入,枳实四钱,川朴二钱,芒硝二钱,冲。

服药后,下两次,病痊愈。

按 《伤寒论》第35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上述7例,均以恶寒、发热、头痛、脉紧为主症,兼有无汗、欲呕、腰脊强痛等,这些症状与麻黄汤证基本吻合。唯若华之母见“口角生疮,而目红”,此乃恶寒甚,热不出,加之覆以重裘,更使热不透发所致。这在《伤寒论》中亦有类似症状,如第55条云:“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患者服用四剂麻黄汤毫无反应,乃请章次公先生来诊。次公先生认为方药对证,唯剂量太小,随将桂麻加之各五钱,甘杏未改,服之果然汗大出。由于胃肠积热日甚,故见被子热气腾出,屋内臭气熏天;此为太阳病罢转属阳明,口渴、脉洪、烦躁即是明证,后改用调胃承气汤下之而愈。他如俞哲生治验为先表后里之例,这在《伤寒论》中多有论述。

曹氏在《伤寒发微》(曹颖甫《伤寒发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0)中对麻黄汤方证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麻黄汤证表象虽多,皆由“寒从表郁,则里热无所发泄”所致,故其治疗“要以开泄毛孔,使魄汗外达,为不二法门”。而麻黄汤就是可令肺气外通的代表方药,曹氏称之为“伤寒之圣药也”。

麻杏石甘汤治验三例

1.钟某,初诊,十一月初三日。

伤寒七日,发热无汗,微恶寒,一身尽疼,咯痰不畅,肺气闭塞使然也。痰色黄,中已化热,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浮萍。

麻黄三钱,杏仁五钱,生石膏四钱,青黛四分、同打,甘草三钱,浮萍三钱。

二诊:十一月四日。

昨进麻杏石甘汤加浮萍,汗泄而热稍除,唯咳嗽咯痰不畅,引胸腹而俱痛,脉仍浮紧,仍以前法以泄之。

麻黄三钱五分,生甘草二钱,生石膏六钱,薄荷末一钱、同打,杏仁四钱,桔梗五钱,薏苡仁一两,川朴二钱,苏叶五钱。

服用后,微汗出,一身尽疼悉除,唯于咳嗽时,胸腹尚觉牵痛。原可一剂而愈,时值天时阴雨,故加薏苡仁、厚朴、苏叶以应之。

服用第二方后,微汗出,身热全除,又越一日,病乃全瘥,起床如常人。

2.冯某,十月二十九日。

始而恶寒,发热,无汗,一身尽痛。发热必在暮夜,其病属营,而恶寒发热无汗,则其病属卫,加以咳而咽痛,当由肺热为表寒所束,正以开表为宜。

麻黄三钱,杏仁四钱,生石膏五钱,青黛四分、同打,生甘草二钱,浮萍三钱。

方依证转,病随药除。

3.朱家女婢,发热,请诊治。

予轻剂透发,次日热更甚,未见疹点。续与透发,三日病加剧,群指为猩红热,当急救。细察之,痧已发而不畅,咽喉肿痛,有白腐意,喘声大作,呼吸困难不堪,咯痰不出,身热胸闷,目不能张视,烦躁不得眠,此实烂喉痧之危候。当予:

麻黄钱半,生石膏五钱,杏仁四钱,甘草一钱。

略加芦根、竹茹、蝉翼、蚤休等透发清热化痰之品。服后,即得安睡,痧齐发而明,喉痛渐除。续与调理,三日痊愈。

事后婢女叩谢曰:前我病剧之时,服药(指本方)之后,凉爽万分,不知如何快适云。

《伤寒论》第63条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第162条云:“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为麻黄汤之变方,即由麻黄汤易桂枝为石膏而成。其证是外邪由表入里,蕴郁于肺,肺气郁闭,表虽无大热,而肺热甚焉,故“汗出而喘”,俗称“热喘”。外邪未有不散,故取麻黄、杏仁开泄之,以宣发肺气;里热郁闭,故取石膏辛散之,清热透肺;肺卫之外邪,非麻黄不能发;肺郁之里热,非石膏不能清,另用甘草和中。四味协力,由麻黄汤之温散变为麻杏石甘汤之凉散。一味之差,竟能挽救许多肺热咳喘之危疾。

钟某与冯某所加青黛、浮萍,均因肺热较甚而设。而钟某另加之薏苡仁、川朴、苏叶、桔梗等,因天时阴雨,湿气明显,故加之。朱家女婢,略加芦根、竹茹、蝉翼、蚤休等,均为透发肺气,清热化痰之品。

曹氏高足姜佐景在书中云:“麻杏石甘汤为麻黄汤之反面……二汤中三味相同,所异者,一为桂枝,一为石膏。而后知麻黄汤证为寒实,麻杏石甘汤为热实。攻实虽同,寒热不一。麻黄汤证有喘,麻杏石甘汤亦有喘。其喘虽同,而其喘之因不一……其受寒,则闭;受热,则亦闭。闭者当开,故均用麻杏以开之,甘草以和之;而以桂枝、石膏治其原。于是因寒而闭者开,因热而闭者亦开。仲景制方之旨,于焉大明!”

小青龙汤治验三例

1.张志明先生,住五洲大药房。

初诊:十月十八日。

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钱半,桂枝钱半,白芍二钱,生甘草一钱,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干姜钱半,姜半夏三钱。

二诊:咳已痊愈,但觉微喘耳,此为余邪,宜三拗汤轻剂。

麻黄六分,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张君之尊甫颇精医理,颐居四明。闻君久咳未愈,惧其伤肺,乃买舟来视。及至,则恙已瘳矣。

2.王左。

初诊:二十四年三月五日。

起病于浴后当风,恶寒而咳,一身尽痛,当背尤甚,脉弦,法当先解其表。得汗后,再行攻里。大便七日未行,从缓治。

麻黄三钱,桂枝三钱,杏仁三钱,细辛二钱,干姜三钱,五味子二钱,生甘草一钱,制半夏三钱,白前四钱。

王有疾,必请曹氏诊治,每诊一二次,疾必良已。而此次自觉病重,不知能否速愈?曹氏笑谓无妨,汗出续诊一次即可。

二诊:三月六日。

发汗已,而大便未行,食入口甜,咽肿脘胀,右脉滑大,下之可愈。

生大黄三钱,枳实四钱,厚朴一钱,芒硝三钱、冲。

诊后病者问:明日尚须复诊否?师笑曰:无须再劳驾矣!

后如师言。

3.张挚甫先生。

据函述,悬拟方,无脉案。

麻黄一钱,桂枝钱半,细辛一钱,干姜一钱,白芍钱半,五味子一钱,半夏三钱,生甘草一钱,谷麦芽炒各四钱。

孰知方到后,张君不敢服,仍请赵医调治。先后诸方略略加减,匝月将届,竟未得愈。久之,方获张君续讯,曰弟之咳疾,服赵方终不断根,不得已于五月十四日改服兄方,竟一帖见效,十五日续服一帖,即见断根。

三例治验,两例有明显致病因素。张志明因暑天水浴而致咳,系“心下有水气”。王左因浴后当风,恶寒而咳,亦与水气有关。张挚甫则据函信拟方,竟一帖见效,续服一帖“断根”。唯张志明愈后又以三拗汤扫其余邪;王左予小青龙汤去收敛之芍药,加降气祛痰的杏仁与白前,后果然发汗而解;续以大承气汤清泄阳明之腑,如曹氏所言,未再复诊。这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实例。

麻黄附子甘草汤治验一例

高公子,5岁。

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正常。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脉微细无力。此仲景之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高某明西医,必注射强心针,但仅取效于一时,非根本之图。强请立方。

麻黄一钱,熟附子八分,炙甘草一钱。

恐食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麦芽等消食之品。次日复诊,脉略起,睡时略减,当与原方加减。五日,痧疹出,微汗与俱。疹密布全身,稠逾其他痧孩。痧布达五日之久,而胸闷不除,大热不减,当予麻杏石甘汤重剂,始获痊愈。一月后,又微感风寒,复发嗜寐之恙,脉转微细,与前度仿佛。此时,依然以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剂予之,四日而瘥。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亦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此处麻黄附子汤(含甘草)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组成相同,唯此方麻黄三两,而彼方二两而已。两条经文相参,可知麻黄附子甘草汤为少阴病水气证而设。言少阴病,必有“脉微细,但欲寐”,此证所见“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脉微细无力”正与少阴病符合,故取麻黄附子甘草汤而愈。唯病至五日,痧疹出。痧疹即麻疹,由麻疹疫毒所染,多由肺热郁闭、感受疫毒而发。而麻杏石甘汤正可清肺热、祛疫毒,故取之有效。后又复发嗜寐,脉转微细,仍不离少阴病范畴,唯病邪已微,仍取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剂而愈。姜佐景云:“麻黄能开肺气,附子能强心脏,甘草能安肠胃,三者合则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能治虚人之受邪,而力不足以达邪者。”此例夹议夹叙,证治清晰,方药合拍,足可效法。(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