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皮肤病经验

发布时间:2018-02-20 00:00:00

禤国维教授(以下尊称“禤老”)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在中医皮肤病学研究颇有建树,继承先贤理法,吸取现代新知,长期致力于皮肤病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医德高尚,深受患者爱戴;禤老对待学生和蔼亲切,无私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后辈们。笔者有幸能跟随禤老学习,收获颇丰,现将禤老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谨守病机,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均遵循着一定的机理,即为“病机”,而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抓住病机,即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则责之”。禤老在对不同皮肤病的病机把握及制方遣药上,具有其独到见解。

1.重视补肾,从肾论治禤老认为,肾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亦是一身阴阳的根本,肾虚不足,百病由是而生[1]。对于痤疮一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此乃肺经血热而成,而禤老认为皮肤顽疾,久必及肾,结合现代人多熬夜、喜食煎炸、情志过极等原因,提出痤疮的病机除肺经血热外,主要仍在肾阴不足,相火过旺[2]。故在治疗痤疮时,禤老常以滋养肾阴立法,常于方中应用旱莲草、女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根据病情酌加以蔓荆子、桑白皮、侧柏叶等清热泻火凉血之药。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顽疾,禤老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亏损、热毒内炽是其主要病机,故在治疗上强调补肾阴以平调阴阳,临床上常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2.调理脾胃,强调清补对于湿疹、特应性皮炎,禤老多从脾胃入手。禤老认为,湿疹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虚。脾虚而风湿毒邪蕴于肌肤,郁滞不散,发为湿疹。故治疗上常以健脾利湿祛风立法遣方,且强调补而不燥。在其治疗湿疹的经验方中,多应用茯苓、薏苡仁以健脾胃,渗湿利水,而少用党参、红枣、枸杞等温补品,盖温燥之品易动血生风,进一步加重皮肤瘙痒等症状。禤老亦根据患者自身的特异性而加减药物,如皮肤病兼有胃病者,加入佛手而改山萸肉为蕤仁肉,佛手既能护胃,又可疏解肝脾之郁气,若出现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则更为适合[2]。山萸肉味酸,改为蕤仁肉可避免加重胃病。面对小儿患者,禤老喜用布渣叶,盖小儿消化功能较弱,而布渣叶即可清利湿热又可消食化滞,适合用于皮肤病兼消化功能较弱的患儿。

中西结合,西为中用

临床上,禤老并不排斥西医药,常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治疗湿疹时,除使用中医中药外,常联合使用依巴斯汀片、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嘱患者晚上服用,以减轻瘙痒、提高睡眠质量、阻断恶性循环。在使用外用激素类软膏时,禤老的一大特点就是同时联用中药制剂外用软膏,以减轻激素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如,糠酸莫米松软膏和消炎止痒霜联用治疗湿疹等。禤老对中药有深刻独特的认识,除了在掌握药物归经、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基础上,常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充分挖掘中药的作用。禤老在湿疹的治疗上,常运用北沙参、乌梅两味中药。《名医别录》[3]记载北沙参有“去皮肌浮风”“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的功效,而《神农本草经》对乌梅功效的记载为“去青黑痣,恶肉”,“除死肌”。可见,两者均可用于肌肤腠理之疾。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北沙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与北沙参粗多糖相关[4],乌梅具有抗氧化,调节机体内环境,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5]。在这两味药物的使用上,禤老对其用法及用量的把握十分谨慎,对于湿疹而兼有外感或大便稀溏者,则不用北沙参,因其甘寒滋腻,恐脾虚运化不及,或致邪气留恋。对于初诊患者,北沙参常用15g,复诊时询问其大便情况,若良好则再加大至30g。对乌梅的应用,则需询问患者是否怕酸、有无胃病等情况,再做相应的调整用药。

重视内外治结合

皮肤位于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黄帝内经》提到:“有诸内必行诸外”,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也提到“内之证或不及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提示皮肤病辨证应该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着手,根据表现于外的皮损及自觉症状,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以制定适合每个患者的方案。禤老在传统望闻问切基础上,常配合相关实验室指标,综合考虑疾病病情阶段,给每位患者制定适合其体质的中药调护,如狼疮患者参考其补体、抗体数值变化,加减方药取得更佳疗效。特异性皮炎患儿,通过触摸臂弯、腘窝、脖颈皮肤粗糙情况,判断严重程度及药物治疗效果。荨麻疹患者,则通过皮肤划痕试验,判断好转与否。传统中医诊疗手段配合现代实验室检查,为每位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禤老治疗皮肤病时除了应用内服药物,也常联合使用外治法,包括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等。药物外治法主要应用酊剂、洗剂、软膏等制剂。在治疗脂溢性脱发、斑秃时,常用茶菊脂溢性洗液,清热除湿、祛脂杀虫、散风止痒、润燥生发;用金粟兰涂剂外搽脱发明显局部以改善毛囊萎缩情况;在治疗痤疮、荨麻疹、湿疹、特异性皮炎时,常选用三黄消炎洗剂外擦,配合消炎止痒霜、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联合涂抹,消炎止痒。针对颜面上色素沉着者,选用祛斑露及面膜等美白润肤。针灸疗法也是禤老治疗皮肤病一大特色,常用穴位注射治疗痤疮、湿疹及慢性荨麻疹等病证,辨证取穴后每穴注入0.5-1.0mL药物;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每次从患者身上抽取3-5mL血液再注射回本人臀部,15次为1个疗程。对脱发患者,有条件者行梅花针弹刺头皮促进头发生长,或者建议患者早晚用双手指端以适当力度敲击额角及头发稀疏部位,通过穴位反馈作用促进头发再生。

注重精神饮食调护

皮肤病的病因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外因主要为七情损伤、饮食劳倦和肝肾损伤。岭南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长年有夏无冬、气候温热潮湿。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饮食结构随之改变,肥甘厚腻之食的过度摄入,使得痰湿之邪困阻脾胃,运化失司;加之现代生活节奏紧促,学习工作压力紧张,情志不畅,忧思过度,睡眠不足,导致阴阳失调,脏腑失和,过敏性鼻炎、痤疮、脂溢性皮炎、脱发人群日渐增加。针对这类患者,禤老常因地制宜,在中药调护上根据患者体质加入清热消积、健脾化湿之品,如岭南道地药材布渣叶、木棉花等。布渣叶淡酸,归脾胃经,有消食化滞、清热利湿功效,现代研究显示其有抗炎、镇痛、促消化、解热、抗衰老、降血脂、杀虫等作用[6];木棉花甘淡凉,归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作用[7]。此外,禤老常建议此类患者忌食过辛辣、过燥、过甜之味,过敏者适量忌食海鲜产品,白癜风患者则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黑芝麻、黑豆等,少吃酸性及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再者,根据辨证,予以患者相应的药膳方,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分的睡眠,舒畅情志。药食及情志调节相结合,提高疗效,共同促进疾病向愈。

验案举隅

患者某,女,16岁,2017年1月11日初诊。患者有普秃病史,愈后复发。现见前额片状脱发,眉毛部分脱落,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西医诊断:脱发(普秃)。中医诊断:油风(肝肾不足)。治则治法:补益肝肾,填精益发。处方:松针、昆布、熟地黄、牡丹皮、云苓、蕤仁、白芍、山药、沙苑子、菟丝子、薄树芝、北沙参、太子参各15g,甘草10g。14剂,每日1剂。配合其他治疗:固肾健脾生发口服液口服,乌发生发酊、金粟兰酊外擦,茶菊脂溢性洗液外洗(均为广东省中医院自制中成药)。2017年2月1日二诊:头皮偶尔瘙痒,毛囊好转,大便溏。原方易山药为芡实,加布渣叶15g,北沙参、太子参加至20g,28剂,每日1剂。2017年3月6日三诊:病情好转,随症加减,易布渣叶为蒲公英15g,易太子参为黄芪15g,28剂,每日1剂。2017年3月26日四诊:病情稳定,未见明显脱发,巩固治疗,原方28剂续服。

按: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肝藏血而发为血之余,肝肾精血足则毛发自旺,不易脱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充则毛发失濡养。患者舌淡,苔白,脉细,此为脾肾亏虚,精血不足之象。故本例患者,禤老以六味地黄丸加减以补益肝肾精血,佐以太子参、北沙参以健脾益气养阴,使脾气健运,补肾而不滋腻,气血生化有源。松针、蒲公英、黄芪以生发乌发,益气养血。薄树芝平调机体阴阳,甘草调和诸药。故毛发可渐渐生长恢复。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刘浩林丁超吴科锐李红毅梁家芬禤国维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