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是治疗重症肺炎有益的新方案
发布时间:2019-08-01 17:17:04
发布时间:2019-08-01 17:17:0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n摘 要
\n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n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n研究中心:中国33家医院。
\n受试者:共710例18~75岁患有重症肺炎的成年人。
\n干预:血必净组受试者给予血必净治疗,100ml,q12h;安慰剂组给予视觉上不可区分的安慰剂。
\n主要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是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风险评级第8天的改善程度;次要结局指标为28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主要结局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组203例(60.78%)和安慰剂组158例(46.33%)肺炎严重指数(PSI)风险评级改善率的组间差值14.4%,95% CI为6.9%-21.8%(p<0.001)。血必净组53例(15.87%)和安慰剂组84例(24.63%)受试者在28天内死亡,组间差值8.8%,95% CI为2.4%-15.2%(P=0.006)。血必净组和安慰剂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0天和16.5天(P=0.012)、ICU的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2天和16天(P=0.004)。与安慰剂组相比,血必净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共有256例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血必净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119例(35.63%)和137例(40.18%)(P=0.235)。
\n结论:使用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显著提高肺炎严重指数(PSI)风险评级改善率,显著降低28天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n6月3日,国际重症医学顶级期刊《重症医学杂志》(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在线发表了由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商洪才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宋元林教授为第一作者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对71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数据分析,证实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显著提高肺炎严重指数(PSI)风险评级改善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研究结论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彰显了血必净注射液的巨大疗效潜力和临床价值。
\n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是临床迫切需求
\n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所有年龄组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全球第六大死因。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我国65~69岁和大于85岁人群的肺炎病死率分别是中青年人群的23倍和864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简称:重症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症阶段,患者大多合并脓毒症,并伴有以呼吸功能衰竭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入住ICU治疗。研究表明,尽管使用常规抗感染治疗,ICU内的重症肺炎病死率仍高达23%~47%,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患者的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更长。因此重症肺炎属于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是全球性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之一。
\n目前诊疗指南推荐的重症肺炎治疗仍以抗感染、生命支持和处理并发症为主。抗生素是治疗的核心,但针对重症肺炎并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现有的化学或生物药物尚无证据显示能够降低病死率以改善预后。检索20年来的国际文献,鲜有成人重症肺炎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报道,表明国际上对重症肺炎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匮乏。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药物以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是临床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n“血必净“循证医学研究凸显疗效优势
\n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主要奠基者王今达教授,于1970年代提出治疗危重病的“三证三法”中医治则,即“清热解毒法治疗毒热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证、扶正固本法治疗急性虚证”。并首次证实了内毒素及其诱导的炎性介质是感染性多脏衰的主要病因,并据此提出了“菌毒炎并治”理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清代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组方,历时30年研制成功了兼具化瘀解毒功效,以治疗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为适应症的血必净注射液,填补了脓毒症治疗药物领域的空白。
\n血必净是由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二类新药,于2004年上市。主要成份: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功能主治:化瘀解毒。用于温热类疾病,症见发热、喘促、心悸、烦躁等瘀毒互结证;适用于因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脏器功能受损期。
\n血必净上市以来,围绕其临床定位开展了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涉及呼吸、急诊、重症医学等多个学科,丰富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体系。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2018版《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中,血必净名列“中药大品种(全品类)科技竞争力百强榜”第14位;在“中药大品种科技论文卓越榜”排名第2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血必净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治疗领域列入4项治疗指南、8项国家级诊疗方案和5项专家共识。
\n历史证明中医药对急危重病治疗具有特殊作用。近年来,在呼吸系统疫情流行时中医药对救治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疗效优势且积累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医学界应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的独特优势,当现代医学治疗严重感染的策略遭遇瓶颈时,有必要选择具备研究基础、符合功能主治、已显示出一定疗效优势的中药制剂,按照国际标准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疗效。2011年开展的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血必净对于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有明显作用。在既往研究基础上,经专家组优化研究方案设计,按照ICH GCP标准再次组织实施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和临床价值的确证性临床研究,力争在重症肺炎的治疗策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临床重大问题。
\n重症感染性疾病救治方法创新获国际认可
\n2013年,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火箭军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武汉军区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33家三甲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呼吸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组成协作组实施了“评价血必净对重症肺炎疗效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710例符合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于2016年结束,历时36个月。
\n研究主要结局评价显示,在重症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重症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8.8%及相对死亡风险35%;显著提高肺炎严重指数(PSI)风险评级改善率14.4%;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5.5天和ICU住院时间4天;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
\n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成果能够问鼎国际重症医学顶级期刊,说明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得到了国际权威同行评议专家的高度关注,通过了严格审核并获得了一致认可,研究结论属于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必净是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治疗重症肺炎等急危重症患者不可替代的抢救药物,并对重症感染性疾病救治方法的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n本研究的选题着眼于重大疾病的全球疾病负担,聚焦于西药治疗的瓶颈与短板,致力于解决国内外临床治疗的需求;立足于血必净已有的研究基础,提炼了临床疗效优势指标;突出了创新与临床价值。研究实现了“优先选择重大疾病;聚焦临床治疗瓶颈;体现研究的创新性与临床价值;符合血必净适应症”的设计目标。
\n本研究是呼吸与急危重症医学领域首次联合开展的中药复方药物循证医学研究的里程碑项目。血必净也是第一个以治疗呼吸系统严重感染和脓毒症的药物问鼎国际顶级重症医学期刊的中国原创研究。研究成果不但为血必净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脓毒症等急危重病的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产生积极影响。论文的成功发表,为血必净正在开展的药效物质基础、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等系列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的实施,构建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建立了高质量、可复制的RCT研究模式,为血必净继续获取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探索了方法,建立了标准。(本报记者 任壮)
\n链接
\n《重症医学杂志》(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创刊于1973年,是美国重症医学会会刊,属Web of Science 数据库Q1区杂志,2018年影响因子:6.971,5年影响因子:7.514。自该杂志创刊以来,中国大陆学者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为184篇,占论文发表总量11868篇的1.55%。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D)
上一篇 : 据时令特点,调三伏治则
下一篇 : 经络注血疗法治咳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