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督扶阳学术思想探源

发布时间:2021-02-01 20:51:31

  《黄帝内经》《易经》强调阳气对生命活动的主导作用,在此背景下形成了振督扶阳学术体系,用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有其独特的诊疗特色和学术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n

  源于阳主阴从理论

\n

  振督扶阳学术思想的形成源于《黄帝内经》《易经》阴阳平衡下的阳主阴从理论。坎中一阳为人身立命之本,决定人之生死寿夭。人体“精血之生,皆为阳气,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强则寿,阳衰则夭。”人体生化之机,阳先阴后,阳施阴受;人体病理之机,阳盛阴退,阳衰阴进。阳化气,主精血津液的生成输布;阴成形,主痰湿瘀血的形成停滞,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

\n

  督为阳海,总督诸阳。督脉灌脊属肾,督脉元气蓄于脐下,自肾间启动,沿督上腾。“太阳与督脉相通”,“五脏之俞,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足太阳经与督脉相通,督脉通过足太阳经的背部腧穴实现总督十二经气,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激发脏腑功能的作用。振督扶阳学术思想强调的正是阳气对人体机能活动的主导作用以及督脉对阳气的统帅作用。

\n

  辨证关注阳气盛衰

\n

  振督扶阳学术思想强调阳气盛衰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阳气盛则健,阳气衰则病。五脏之中,肺为水上之源,“肺中之阳主提携运行之用”,肺阳既病,阳气不得施化,水中阳化更微,致湿淫滋患,易生水肿等证;肺主卫外,金脏阳虚,易受寒侵,则生寒嗽、虚喘等证。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运行,心阳既病,心动失常,易生心悸、怔忡等症;心阳衰少,心脉痹阻,则生胸痹、心痛等症;心主神明,心阳充沛,则阳气内化精微养人之神,心阳不振,心神失养则生癫、郁、燥、狂、痴、癔等证。肝在体合筋,肝阳充足,固守经脉,筋脉濡润得养,肝阳不足,寒邪直中,筋寒挛缩则生痹、痛等证,日久则萎废不用。肾主生殖,与肝同源,肝肾不足,阳失所主,下元虚冷易生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滑胎、阳痿、遗精、早泄等证。脾主运化,以升为用,脾阳不足,升举无力则生水肿、脱肛、久泄、遗尿、崩漏、阴挺等证。

\n

  五脏之气相互贯通,生理上相互促进和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和传变。五脏之阳气为病,可单见某一脏阳气的虚损,又可见两脏三脏同病。但肾中真阳为诸阳之本,肾阳温心阳助其行血脉,肾阳资肺阳助其调水道,肾阳补肝阳助其温筋脉,肾阳养脾阳助其化水谷。故凡救命之本,以补肾中真阳为要。

\n

  人体生理状态下“阳气流通,阴气无滞”,气血津液生化有源,运行有度,自然百病不作。病理状态下“阳气不足,稍有郁滞,百病丛生”,阳气不足,升发无力,则气机下陷;阳气不足,生化乏源,则精血亏虚;阳气虚衰,温煦失职,则寒从中生;阳气虚衰,推动无力,阴气凝敛,聚而成形,津液凝敛成痰湿,阴血凝敛成血瘀,食滞不化成食积;痰湿、血瘀即成则气滞不行。阳失所用,不外乎阳气的温煦、推动、防御、固摄、气化功能失常,体现为精寒水冷、血凝为瘀、液积为痰、津聚为湿、食滞为积、气机郁滞的病理表现。

\n

  治疗重视灸法

\n

  人身以阳气为主,百病生于阳气不足,用药以扶阳为先机。人体之阳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闭塞,阳气不能下降,须透散之,以麻黄、桂枝法宣通开闭;中焦阳气不能上升,须温补之,以补中法托阳上升;下焦阳气不能收藏,须固肾纳气,以潜阳丹、四逆法纳藏真阳。四逆、补中、桂枝三法合用,使坎中真阳后用无穷,阳气通行布散有力,郁闭之邪由里出表,阳先动而阴后动,阴阳和合病乃愈。

\n

  振督扶阳学术思想重视灸法对人体阳气的补养和调理作用。《扁鹊心书》对阳气损伤的治疗以“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振督扶阳灸以督脉和膀胱经背腧穴为施灸部位,以腰骶部腧穴为施灸重点,腰骶为真阳潜藏之处,待下阳充足,引阳上升,再借膀胱背腧穴布散至五脏六腑。振督扶阳灸根据患者病症配伍不同药物,借艾之温通,引药致病位,袪邪出体表。振督扶阳灸集穴位、经络、艾灸、药物四位一体,具有“因病施治”“因人施治”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其调冲任、通经络、理气血、祛邪气的作用。

\n

  内服法之桂枝、补中、四逆合用上中下三部之法具备,以四逆法为前驱,补中法为四逆法助阳升提,桂枝法为四逆法开通道路。更与振督扶阳灸合用内外之法兼备,使阳气回升,荡尽阴邪,真火伏藏,命根永固。

\n

  振督扶阳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强调阳不患多,阴不可盛,并非阳强阴弱的阴阳失衡状态,而是阳重在秘,阴重在平的阴平阳秘,阴阳的和合的状态。《黄帝内经》的重阳思想也是强调阳气的主动作用,阳气流通,阴气不滞,阴阳和合,气血调适,共相荣养,邪不能伤。振督扶阳学术思想有其独特的诊疗特色和学术价值,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杨洪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n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

(LQ)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