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茯苓泽泻汤
发布时间:2024-05-06 10:30:53
发布时间:2024-05-06 10:30:53
茯苓泽泻汤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一般认为本条病机是胃中有停饮,气机宣降失和,上逆为吐。何为胃反?《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从上述原文看,趺阳脉,即足阳明胃经冲阳穴所在之处,临床专主脾胃症状,故而可诊胃气之强弱。胃反的症状特点有三:食受纳于胃;未被完全腐熟;反复呕吐。“胃中虚冷、胃气无余”为病之本,胃反之脉虽有或浮,或数,或弦,必见无力之象,乃胃阳虚浮、胃气不降,上逆则胃反而吐。渴欲饮水是因水饮困阻脾阳,脾失运化、脾气失于升清致津液不得上承,同时胃反呕吐进一步伤津加重口渴。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本方证属脏虚而寒,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故使气机升降相和、水谷纳运相得,病邪自消。现引用治愈胃反医案一则,以证其道。
丁某某,男,21岁。2023年10月26日初诊。主诉:口干欲呕吐2年余,加重2月。患者自述食欲可,饮凉、过食则夜间呕吐酸水或宿食,伴腹泻,无臭秽,偶有胃脘隐痛;口干渴,喜热饮,无口苦;寐可,晨起心口隐痛心悸,自觉从心下有明显气上冲感至咽喉,无胸闷气短嗳气,整日困倦乏力;大便日1~2行,质干,偶质稀,小便色微黄灼热;双目干涩,情绪急躁易怒。有肺炎病史,喘息急促。舌尖生疮,舌边肿痛,舌质淡胖,裂纹,苔少滑而剥脱。脉左弦细,右沉细弱。
辨证:脾虚水停,胃寒呕吐。
治法:健脾利水,温胃止呕。
方用茯苓泽泻汤合吴茱萸汤合甘草泻心汤:茯苓24g,泽泻12g,生白术20g,生甘草20g,桂枝9g,吴茱萸9g,太子参9g,干姜6g,黄芩9g,黄连3g,清半夏9g,生姜18g,大枣12g。7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分服。
11月15日二诊:服上方后,吐酸、舌痛口疮、晨起心悸气上冲心已无,胃反、口渴明显缓解。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予上方去甘草泻心汤,继服14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分服,诸症皆消。
三月后随诊回访,患者自述再无呕吐。嘱之注意饮食生活习惯。
按 患者呕吐、口渴为主症,可见脾胃功能之弱,挟水饮而病胃反,因胃有停饮,失其和降则上逆而吐,且反复呕吐胃阴亦伤。中阳不运饮停、气不化饮,津不上承而渴,渴而复饮又更助饮邪。一则盖脾主运化,脾气虚不运化,势必影响胃之腐熟及胃气和降,共成脾胃虚寒、宿食不化之胃反证;二则脾气宜升,清阳不升,脾虚湿盛,湿胜则濡泻,因于湿,首如裹,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当致困倦乏力、泄泻。当以健脾利水,助其复健脾胃纳运生理功能,畅通气机升降枢纽。
茯苓泽泻汤温胃利水、化饮降逆;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胃寒呕吐、肝寒上逆、肾寒上逆证,三经同治;而《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中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反复性口舌生疮,疗效甚佳。《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邪热毒聚集,其性上炎,又挟脾胃虚弱,易生口疮。方用生甘草清热解毒又补益脾气,祛邪不伤正。诸方合用,气水同调,祛邪兼顾扶正,使气机上下宣降得通,病邪去而正自安。
从方组来看,一说是为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加生姜,以方测证,当兼有二方之头眩症。茯苓、泽泻利水,桂枝、生姜通阳降逆和胃,白术、甘草补土,使气化而水行。另说为泽泻汤合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加倍茯苓用量而成。茯苓加倍,又加泽泻、白术,大大加强了逐饮利水的作用,其适应证是茯苓甘草汤证见饮重呕剧而渴者。徐灵胎曰“此治蓄饮之吐”。其反胃系饮邪内停所致,虽吐而停饮未除,故仍渴而欲饮,水入胃阳又被遏则复吐,用茯苓泽泻汤温阳以化饮,饮去则吐可止。本证“吐而渴欲饮水”与五苓散之消渴水逆颇为相似,区别是本方重在胃,以呕渴为主症,五苓散重在膀胱,以小便不利为主症。药证相对、方证相应,效果非常。(杨志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 袁红霞 天津市南开区恒仁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治汗证不在止汗而在审证求因
下一篇 : 调和法治脾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