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疡科祖训,开拓创新学科

发布时间:2021-07-07 10:37:59

津沽疮疡学派起源于清末民初津沽地区,至今历时一百三十余载,以中医内外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疮疡类疾病为主,兼治外科杂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津及周边地区地域特色的、疗效肯定的疮疡治疗体系。笔者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率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团队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疮疡病学重点学科,并被评为天津市中医糖尿病足重点专病建设单位,担任学科及专科专病带头人至今。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笔者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派,作为专家组成员,发挥津沽疮疡学派优势,在四川指导伤口治疗工作,并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及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笔者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继承老一辈中医外科学家“去腐生肌”“给邪出路”等学术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化腐再生”“筋之血化”等理论,创立了电刀针洞式引流,化腐再生散靶向祛腐等特色疗法,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现将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如下。

益气活血通络泄浊

气血行于脉中,气与血存在相辅相成相生的紧密关系。周围血管病的发生虽然是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多种功能失常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根本的病机是气虚。由于周围血管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多数存在气虚的症状。久病气虚之人,其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异常,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湿瘀则血液流动受阻,从而使血运不畅,甚则血脉瘀阻,最终导致气益虚,瘀益甚。在治疗过程中,应以益气活血为法,注重侧支循环的建立。此疗法之奥秘首推一个“和”字,多以四君、四物、山药、黄芪等平补之药为君,使气“微微有余而化少火”,以收到少火生气之效。以益气养血之法调理脏腑,补益精气,使本来紊乱的体内环境在气的充养流通下归于平和稳定。

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多与“浊毒”有关。其中浊毒以湿浊、痰浊、瘀浊为主,多自外而内侵及气、液、血,呈叠加渐进式进展,最终造成病情的逐步加重。由于周围血管病患者大多为久病气虚之中老年人,其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异常,气为血之帅,血在脉中运行,有赖于气之统率和推动,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如糖尿病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中焦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瘀则血液流动受阻,从而使血运不畅,甚则血脉瘀阻,导致脾气进一步亏虚,无力运化水湿,水湿运行阻滞,则结成痰湿。痰湿阻碍饮食精微正常传输布散,积蓄为浊。因痰湿由液入血致瘀,瘀毒瘀浊入络,则导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早期应以祛湿为主,中期以祛痰为主,后期以祛瘀为主,在疏通大血管的同时构建新的侧支循环网络,以保证下肢末端的血液供养。同时采用藏红花酊剂外敷局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动力,使得血内瘀浊在运动中得以分散,并通过加速的体液代谢被排出体外。

从肺论治另辟蹊径

肺是与人体气血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之一。人体之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而后天之气一部分来自脾气运化的水谷之气,另一部分就是通过肺呼吸而入于人体的自然界清气。肺对于全身各处的气的流行都具有统帅作用,是气的汇集和发出枢纽。肺同血也有紧密的联系,聚集了大量的微小络脉,并直接进行气血的融合与交换,是气血的枢纽,络脉的血气在肺气的作用下朝会于肺,而同时肺气也推动络中血气向经脉方向流动。一旦肺的功能失常,则一身之气会因清气的减少而出现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正气虚衰。同时久病入络,糖尿病发展到合并周围血管病的时期则属“久病”的范畴。因此络脉病变多于肺主气功能异常有关。内治补法以补母实子为法,脾肺同治,在补肺气的同时适当加入健脾药物,泻法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此外,根据“肺合皮毛”理论,通过中药的熏洗、热敷、浸泡双足及患肢,借微热透皮之功,使药物自皮毛入肺,进而直达病所,可最大限度发挥导引之功效。

化腐再生温和清创

化腐再生法乃继承我国著名疮疡病学家李竞教授之“腐去肌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对于以糖尿病足为代表的慢性缺血性伤口进行综合治疗的一种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此法从整体出发,以调动患者自身正气为根本。

当慢性创面坏死组织较少,但与正常组织结合紧密,局部血供不足,机械清创无法将其去除或强行去除容易产生二次伤害的时候,创面处于腐未去而肌欲生的创面床准备阶段,需要去腐生肌相结合治疗,因此在局部处理方面,需要采用较温和的去腐手段,即化腐再生法。临床中多采用菠萝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酶制剂对创面局部变性坏死的肌腱、筋膜进行选择性液化并使之排出体外,同时结合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汤剂内服以及生肌油膏制剂偎脓长肉,在促进局部血液灌注的前提下改善创面生长环境,进而促进创面愈合。研究发现,菠萝蛋白酶能液化坏死的肌腱和筋膜,起到化腐的作用,与可刺激表皮生长的传统的中药生肌膏合用,达到协同作用,改善创面外环境,使其尽快达到适宜创面生长的条件,促进创面愈合。

护场理论中药箍围

经进一步对护场理论进行探讨与发掘,笔者将护场理论应用到疮疡的治疗中,提出应在护场理论指导下顺应向心托举规律,以加速慢性难愈性溃疡愈合。顺应伤口愈合规律,采用必要的手段,使得慢性难愈性溃疡四周“邪”得以局限,肉芽组织自下而上填充伤口,即是中医外科学中所谓的护场形成。护场的形成对于慢性难愈性伤口愈合时间的缩短具有重要意义。至于阴证疮疡,可以通过箍消托补综合外治法可在疮周形成温性护场,从而促进疮疡由阴转阳,达到加速阴证疮疡愈合的作用。在促进护场形成过程中,采用中药箍围红肿消酊剂能够增加创周血供以抗感染、抗炎,促进皮肤脓肿尽早局限,并能缩短创面愈合,进而促进护场形成。

辨证施药干湿结合

糖尿病足坏疽有干性与湿性之分,多由局部血运及感染情况所决定,干性坏疽多因局部血供不足为主,而湿性坏疽则以局部感染为重。因此对于糖尿病坏疽不同类型伤口及同一伤口的不同时期,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干湿辨证法进行处理。而把握干湿转换的时机,适时辨证选择外用药物及清创手段是促进该类创面愈合的关键。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发于足趾者可用手术线在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分界线上方结扎,促使其迅速变成干性坏疽,防止感染灶继续向近端发展,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在积极引流的同时,用酒精红花酊纱条或替硝唑纱条等覆盖坏死组织,加速其脱水向干性坏疽转变。待坏疽疮面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之后,可采用保湿去痂后偎脓长肉的方法,促进疮面愈合。对于不同的糖尿病足坏疽创面,审证使用干性或湿性愈合疗法,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对于创面转归至关重要。

筋之血化活筋保肢

临床研究发现,以糖尿病足为代表的伴有肌腱暴露的慢性创面基底部在创面床准备良好加之中药外用药合理干预的情况下,新生血管长入肌腱并与之粘连,可促使肉芽组织包裹肌腱,从而从根本上逆转糖尿病足感染延肌腱扩散,同时促进伤口的愈合,此为慢性创面肌腱的血管化。因此肌腱属于中医“筋”的范畴,笔者称之为“筋之血化”。化腐再生法内外治结合可促进变性坏死肌腱在局部血液灌注充沛,肌腱底部毛细血管长入并包裹肌腱,促进变性坏死肌腱的逆转,从而促进上皮顺利生长。化腐再生法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和方法,对于糖尿病足肌腱坏死症的治疗及保肢具有重要意义。(张朝晖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