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李时珍对“火郁发之”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4-01-10 10:06:37

•李时珍认为火郁为气机壅滞,火热遏伏于内,不得透达于外所致,其传变既可上灼下迫,亦可扰中内窜。

•火郁证重点在“郁”,单以清热解毒治疗不完善,提出需宣布敷散,如承流宣化之意,即火郁当“发之”。

•《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治疗火郁证的相关方药亦具特色,李时珍擅用辛味药物,重视运用鲜药,广施内外诸法,这为现代治疗火郁证提供了宝贵的临证经验。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该篇言“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自此确立了五郁治疗之法。“火郁发之”为五郁治法之一,后世医家亦在此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家李时珍历经数十年编撰的医学巨典,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用药经验,是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的集大成者。书中本草学内容、百病主治及药物细目之下均有对“郁”的论述,其中关于“火郁证”的阐释较为详实。现以《本草纲目》为底本检阅、探析李时珍对于“火郁发之”理法的认识,总结治疗火郁证的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对“火郁发之”理法的认识

气机壅滞,怫热郁结导致“火郁”

火郁以气病为基,常兼他邪

郁者,怫郁,为气机壅塞不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十剂》中言:“郁塞之病,不升不降,传化失常,或郁久生病,或病久生郁。”虽未言气,实为气之升降出入失常,气血运行乖戾,故而成郁。火郁者,是因外感六淫,或伤于七情,或内邪氤氲,亦或正气虚羸导致气机壅滞,火热遏伏于内,不得透达于外所致。

《本草纲目》的主治卷中并未将“火郁”作为单独病名,而是将其分述于“火热”“痰饮”“邪祟”“心下痞满”“心腹痛”“耳”“寒热”“肺痿肺痈”“咳嗽”“喘逆”“口舌”等细目之下,认为火郁是诸病证共同的病理基础。《本草纲目·十剂》中论及火郁时,将其与气、血、痰、食、湿五郁并列举之。其后在主治卷中亦强调火(热)郁常兼夹他邪,如《本草纲目·痰饮》中指出“湿热火郁”,《本草纲目·心下痞满》中论及“湿热气郁”,《本草纲目·口舌》中言“口臭是胃火食郁”等。

传变多上灼下迫,扰中内窜

火郁于内,不得外散,则易传变,上灼下迫,扰中内窜。

上者,多为心肺官窍等上焦之所辖。《本草纲目》主治卷中详载了郁火所致诸病,上灼于肺,则肺失宣降,以成“喘逆”“肺痿肺痈”“咳嗽血”。上灼于心,则易动血耗血,如“咯血出于心”;亦或《本草纲目·口舌》中言“出血是心火郁”。上灼官窍,则官窍不灵,可致“耳鸣、耳聋”,亦可导致咽痛,如《本草纲目·咽喉》言“咽痛是君火,有寒包热”;亦或《本草纲目·音声》言“痖有寒包热”;或如《本草纲目·鼻》言“鼻鼽,流清涕,是脑受风寒,包热在内。”

下者,多为肝肾、大小肠等下焦之所属。《本草纲目·痔漏》载“痔属酒色郁气血热或有虫”。

中者,即指脾胃。郁火扰动中焦,则脾胃运化失常,升清降浊失司,如《本草纲目·口舌》载“口臭是胃火食郁”;《本草纲目·心下痞满》中亦载“有不因下而痞结者,从土虚及痰饮食郁湿热治之”。

内者,指脏腑。郁火内窜于中,上下冲逆,横行脏腑,如《本草纲目·心腹痛》载“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故令心腹痛也”。

宣布敷散,如承流宣化之意,即“发之”

火郁者,病于壅,当用宣剂以发之。《本草纲目·十剂》中论及郁塞之病,指出“必药以宣布敷散之,如承流宣化之意,不独涌越为宣也。”火郁,外现为热,实为气机壅滞,故畅达气机,清透郁热诸法均可谓之“发”。

火郁首病在气,常兼他邪,当治气祛邪。李时珍在主治卷中多载有气火并郁之例,如《本草纲目·心下痞满》载栀子“解火郁,行结气”;若火郁夹有他邪,当兼而治之,《本草纲目·痰饮》载火郁兼有痰湿,选用栝楼以“降火清金,涤痰结”;《本草纲目·口舌》载口臭为火郁兼有食积,选用大黄、橘皮、缩砂等以泻热消食;《本草纲目·下血》载用黄连治疗“积热下血,四制丸服”。

火郁传变甚广,可以根据病位得不同,采用多种方法“发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十剂》中引用张从正之言“《经》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则达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是矣。凡风痫中风,胸中诸实,痰饮寒结,胸中热郁,上而不下,久则嗽喘满胀、水肿之病生焉,非宣剂莫能愈也。”指出火郁上灼心肺官窍者,当“因而越之”,如《本草纲目·火热》以“升散”之法治疗火郁。火郁下迫者,当“引而竭之”,如《本草纲目·癃淋》载栀子“利五淋,通小便,降火从小便出”;《本草纲目·胀满》载大黄“主肠结热,心腹胀满”。火郁内扰于中,当“泻之于内”,《本草纲目·心下痞满》载用黄连治“湿热痞满”,以柴胡治“伤寒心下诸痰热结实,胸中邪气,心下痞,胸胁痛”。火郁在皮者当“汗而发之”,《本草纲目·火热》载水萍“暴热身痒,能发汗”,玄府开,则气机畅,郁热得以透散。

对“火郁发之”用药的总结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常通过阐述药物的功效分析医理。在《本草纲目》火部目录中,他就指出“本草医方,皆知辨水而不知辨火,诚缺文哉”,故设火部专篇专论,其前亦在主治卷中论火热有“郁火、实火、虚火、气分热、血分热、五脏热、十二经热”,其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总结了大量相关用药经验。

擅用辛味药物

肝者“喜条达而恶抑郁”,调畅一身气机,其内寄相火,主升主动。郁火者,虽可病于五脏六腑,但以肝病为要,所谓火郁发之,即顺应肝木升发之性,条达气机。《素问·脏气法时论》载:“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药性赋》言“辛,能行,能散”,其与肝性相符,同气相求,用之尤宜。但辛味药多兼温热之性,恐其引动相火,故《灵枢·五味》即明示:“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然李时珍认识到郁火之证,郁重于火,辛味之品不应弃之,辛凉(寒)、辛温(热)、辛苦之品皆可用于治疗火郁之证。

李时珍认为辛温(热)药物升散之力最强,可以以热散热,适用于治疗郁火在表或证属“寒包热”的疾病,如《本草纲目·火热》载运用白芷“散风寒身热,浴小儿热”,荆芥、防风“并散风热”。

辛凉(寒)药物既畅达肝气,亦能清泄郁火,如《本草纲目·火热》载以薄荷汁、水萍辛凉宣透郁火;《本草纲目·喘逆》载以石膏治“痰热喘急,同寒水石末,人参汤下。或同甘草末服”。

辛苦药物,以辛开散,以苦降泄,分消上下之势,清透郁火,如《本草纲目·心下痞满》载川楝子“入心及小肠,主上下腹痛,热厥心痛,非此不除。同玄胡索末,酒服”,吴茱萸治“湿热痞满,同黄连煎服。”

重视运用鲜药

鲜药应用历史悠久,因其气浓力全,清润通利,轻灵速效的特点,古今医家临床常用于温热病、外伤治疗及危急重症抢救等。据《本草纲目》记载,李时珍亦常用鲜药绞取汁内服治疗火郁证。如薄荷汁治“骨蒸劳热”(《本草纲目·火热》);竹沥“去烦热,清痰养血”(《本草纲目·痰饮》);藕汁“入脾肺,消宿血、咯血、痰涎血”,韭汁“和童尿”服(《本草纲目·咳嗽血》);山豆根治“卒腹痛,水研服,入口即定”,马蓝汁治“绞肠痧痛”(《本草纲目·心腹痛》);橘叶治“肺痈,捣汁一盏服,吐出脓血愈”(《本草纲目·肺痿肺痈》);大小蓟取“汁,和酒服”,生地黄“汁和童尿酒服”,赤小豆“绞汁服”治疗舌衄(《本草纲目·口舌》);牛蒡根“捣汁服,亦煎”,射干“捣汁服”,乌敛梅“同车前、马蔺杵汁咽”,“龙胆、大青、红花、鸭跖草、紫葳并捣汁服”清郁火,治疗咽痛喉痹(《本草纲目·咽喉》)。

广施内外诸法

内服用药

《本草纲目》中内服用药是治疗火郁证最主要的方式,多用于治疗脏腑火郁,根据病位的差异、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药材炮制要求等,李时珍广泛采用汤、膏、丸、散等剂型,其中鲜药汁内服和药材烧灰内服具有特色。

汤剂:即将药材以水或醋或酒,或水酒各半等溶剂煎煮取汁内服,此为《本草纲目》中治疗火郁的常用内治法。如《本草纲目·肺痿肺痈》载薏苡仁治“肺痈,咳脓血。水煎入酒服。煮醋服,当吐血出”。

膏剂:将药材用水煎煮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本草纲目·痰饮》载栝楼“清痰利膈,同半夏熬膏服”。

散剂:指将生药或经炮制后的药材研磨成粉末。《本草纲目·痰饮》载木槿花治“风痰壅逆,研末汤服”;《本草纲目·心下痞满》载香附子治“一切气疾,同砂仁、甘草末服。同乌药末煮服”;《本草纲目·肺痿肺痈》载鸡苏治“肺痿吐血咳嗽,研末米饮服”,防己治“肺痿咯血,同葶苈末,糯米汤服”。

丸剂:即将中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宜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本草纲目·痰饮》载百药煎“清金化痰,同细茶、海螵蛸丸服”。

酒剂:即以酒浸泡药物,然后去药取液内服。如《本草纲目·心下痞满》载香附子“一味浸酒服之”。

药汁:李时珍治疗火郁证,重视应用鲜药,多捣杵或绞取药汁内服。如《本草纲目·咽喉》载乌敛梅“同车前、马蔺杵汁咽”,“龙胆、大青、红花、鸭跖草、紫葳并捣汁服”清郁火,治疗咽痛喉痹。

烧灰:以火将药物煅烧至灰炭,同时一定程度上保留原药药性,即“烧灰存性”。《本草纲目·心腹痛》载败笔头治“心痛不止,烧灰,无根水下”,山羊屎治“心痛,同油发烧灰,酒服断根”;《本草纲目·口舌》载发灰治舌衄“水服一钱。或加巴豆,同烧灰”。

外治用药

中药外治法因其能通过病所、穴位、窍道施药,直达病灶,操作简便,取效迅捷而广为古今医家所推崇,尤其适用于治疗外在局部病变。《本草纲目》全书记载有近40种外治方法,荟萃了外治药物炮制方法和制剂,详述了施药部位,其中大量方法内含“火郁发之”的治疗思想。

含漱:《本草纲目·口舌》载细辛“同白豆蔻含”,井华水“正旦含,吐厕中”,密陀僧“醋调漱”治口臭。

熏鼻:《本草纲目·口舌》载蓖麻油治舌衄“点灯熏鼻自止”。

擦牙:《本草纲目·口舌》载大黄治口臭“烧研揩牙”。

涂敷:《本草纲目·咽喉》载吴茱萸“醋调涂足心”,白芷“同雄黄水和,涂顶”治疗咽痛喉痹。

熨法:《本草纲目·鼻》载以诸如大蒜、艾叶、车轴脂、附子等药置于囟上、顶门、足心施以熨法治疗鼻渊、鼻鼽。

吹鼻:《本草纲目·鼻》载石绿可“吹鼻鼽”。

点喉:《本草纲目·咽喉》载食盐“点喉风、喉痹、咽痛甚效。”(张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