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庭栋 养生注重细节
发布时间:2011-12-09 00:00:00
发布时间:2011-12-09 00:00:00
曹庭栋,清代文学家,也是一个养生家。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元1700年1月3日);卒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享年85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曹庭栋活了90多岁。他的名“庭栋”,有的文献又写作“廷栋”。小名辛曾,字楷入,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嘉善(今属浙江省)人。
曹庭栋生活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值清朝鼎盛时期。他家境殷实,家世文学。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善于写作,一生著述颇多。曹庭栋性情旷达,中年后绝意仕途,闭门著述40余年。他曾将写作时所坐的木榻坐穿,补一补又接着用,这种勤勉刻苦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一生著书十多种,都被收入《四库全书》。
曹庭栋的养生专著有《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五卷。该书旁征博引,参考历代文献307种,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写成。当时曹庭栋已73岁,年逾古稀。《老老恒言》的前四卷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论述老年养生之道,第五卷为粥谱说,内容简便易行。此书既是他阅读历代养生文献的心得体会,也是他自己日常养生防病的经验总结,是集清以前中医养生学理论之大成,是老年养生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于指导今天的老龄化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曹庭栋自幼身体羸弱,曾患“童子痨”,却能长寿达85岁高龄,并且年逾古稀之时,还思维敏捷,写出惠及后人的养生名著,实属难得。那么,他是依靠怎样的养生方法达到这种养生效果呢?
怡养性情,不急不躁
曹庭栋主张,一个人应该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精神有所寄托。他的兴趣爱好就非常广泛。他善书画,挥洒笔墨之时候就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写字喜欢草书,画画喜欢兰竹,因为两者最能任意抒发性灵,使自己的心灵无拘无束。但是写字画画也有宜忌,比如吃饱了以后就不可立即提笔,否则,俯首倚案对脾胃消化食物不利,作品效果也不佳。
曹庭栋还喜欢下棋弹琴。棋可以消遣,琴可以养性。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难,曹庭栋的高妙之处在于他能掌握好尺度。他说,下棋弹琴都不可沉迷其中,因为棋易动心火,琴易磨指甲,过度的话都对身体没有好处。
曹庭栋爱好种植花木,他不求花木品种有多么名贵,只要四季不绝便好。据说他亲手种植的梅花成片成林。他的居所附近还堆起了一座人工小山,周围种满花木,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慈山”。他自号慈山居士便出于此。
曹庭栋还喜欢养鱼,每日观看鱼儿浮沉旋绕,游来游去,既养心,又清目。他还说,如果园圃足够宽敞的话,饲养一两只性情娴静的白鹤也不错,远近观赏,可使烦躁顿消,怡情养性。
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的目的是使自己心情愉快,心平气和。曹庭栋认为,老年人养生最忌讳的就是发怒。老年人肝血渐衰,遇事难免性情急躁。如果人生恼怒,则气逆而不顺,不顺则不舒,不舒则伤气,伤气则伤身。身体受伤,却又于事无补。所以老年人遇到不愉快事情的时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即使事情到了足以让人发怒的程度,权衡一下事与身哪个更重要,转念之间就会怒消云散。所以如果能遇事讲究忍耐,则可以既养身又养性。
起居有常,顺应自然
曹庭栋提倡日常生活顺应自然,衣帽要适体,薄厚要适度,冷则增,热即减,随时调整,不能将就。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遇大风、大雨、大寒、大热的情况,不仅不可以出门,即便留在家里,也要关好门窗,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安静、相对独立的空间,来调养身心。
睡觉的时候应顺其自然,困了就睡,醒了就起。曹庭栋有两种快速入睡的方法,称为操纵二法:默数一二三至百千之数,或默诵诗歌之类,让大脑疲劳后即入睡,这是操法;任思想意识如脱缰野马般驰骋,一切顺其自然,不加以控制和约束,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入睡,这是纵法。平时经常遭受失眠痛苦折磨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两种方法。老年人一般早上醒得都很早,醒后不要立即起床。此时如果身体某个部位有病痛就会感觉出来,所以起床前最好先练练气功导引,活动一下筋骨血脉,然后再缓慢起床,这样可以预防中风等意外的发生。老年人晨起先喝一杯热水,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另外,曹庭栋认为,老年人一年四季都应午睡,他称作“昼卧”。午睡也任其自然,欲起则起,不必留恋,不管睡得着睡不着,只要安卧片刻,对身体就会有好处。
曹庭栋认为,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很重要。比如漱口的习惯。早、晚刷牙可能容易做到,每餐之后漱口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呢?曹庭栋认为,不仅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养成用冷水漱口的习惯。长期坚持用冷水漱口,即使寒冬也不会觉得冰齿。其好处是有固齿的作用,能预防口腔疾病。当年老齿落时,也不会疼痛。可见,漱口虽然是日常小事,但它关系重大,经常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发生口腔疾病,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发挥,人体能得到丰富的营养,这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上一篇 : 如何能够畅通肺气呢?
下一篇 : 冬季谨防三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