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摄养的养生思想 养生之道在平时保养

发布时间:2015-06-02 00:00:00

医学之宗朱震亨,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是中医学史上有名的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书。由于他的故乡义乌赤岸镇有一条丹溪,朱氏子孙世居其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或朱丹溪。朱震亨是中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家,也是名副其实的养生家。他不但在医学理论上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养生学上也颇有建树。

养生之道在于平时保养

朱震亨非常重视养生,认为病后救治不如病前预防。一个人若平时不注意保养,有病之后寄希望于药物治疗,就往往成为徒劳之举。养生防病犹如以土防水、以水防火,道理是一样的:涓涓之流不加堵塞,必然发展成为滔天之势;荧荧之火不去扑灭,必然形成燎原之势。事物在萌芽状态不去预防,待到酿成大祸,悔之晚矣。水火如此,人的身体更是这样,所以人们一定要重视平时的养生保健,千万不可等到酿成疾病再求医治疗。

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养生保健主张,并且把他的主张应用于自己的生活,收到极好的效果。当他已经70多岁时,依然形体矫健,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而光泽,周围的人莫不惊讶和羡慕。有人问他有何养生之法,他说:“无他也,唯滋阴摄养、茹淡、恒动也。”

滋阴摄养的养生思想

朱震亨的医学观点主要体现在《格致余论》中的两篇论文,即“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这两篇论文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朱震亨倡导的滋阴摄养的养生思想,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对于祛病延年确实有效。他的母亲平素多痰饮之病,年过70后再没有发作,医学之宗朱震亨认为是善于养阴的结果。他的母亲还患有脾胃病,他用滋阴的药方让母亲常服,再加上平日注意保健,因而获得高寿,在87岁时无疾而终。

茹淡的饮食有益养生

朱震亨认识到饮食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饮食得当,有益养生,反之则足以致病减寿。在他老年之时,他的饮食是基本不加调料的,不追求美食,唯求清淡之味。他的茹淡养生观点集中体现在《格致余论》中的“茹淡论”。

他指出:提倡茹淡,不吃经过烹调的膏粱厚味,正是去除人为之味,食自然冲和之味,于人有益。他还将《黄帝内经》中谷、畜、菜、果之“畜”更换成了“菽”。菽是豆类的总称。他指出,谷、菽、果、菜性属阴,是人体补阴的佳品,易消化的同时又具有疏通作用。

对于各种食物,在吃法上也有讲究。比如,粳米性甘而淡,像土之德,属阴而最具补益作用,但必须与菜同时吃,防止由于饥饿顿食,摄人过多而导致脾胃损伤。因为菜能协助达到食量充足,又具有疏通而使食物易消化的作用。反之,如果谷物与肥鲜同食,厚味得谷为助,积聚日久就会生出各种疾病。总之,医学之宗朱震亨的“茹淡”主张就是以清淡自然之食养阴护胃,反对多吃辛热厚味之食,以免伤阴损胃。

倡导“恒动说”养生保健

朱震亨在养生保健上还倡导恒动说。他在《相火论》中首先提出生命之所以能够延续皆由于动,曰:“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

传说在朱震亨家乡附近,有个姓冯的财主已年过半百,三个儿子夭折了两个,只留下老三。冯财主将老三奉为掌上明珠,天天不离荤腥,大鱼大肉不断,结果冯老三胖得连站都站不稳。冯财主听说朱震亨能治各种疑难杂症,便去求治。朱丹溪看后便摇头说:“这是肥胖症,难治!”冯财主为子治病心切,便一再恳求朱丹溪。朱丹溪沉思了一会儿说:“要治好这种病,必须找到一种叫‘妙灵丹’的药。这种草药生长在大安寺塔后的乱石堆里,而且必须让患者自己去找才灵验。”冯财主为了给儿子治病,只好让儿子按照朱丹溪的话去做。每天一大早,冯财主的儿子便上山去找“妙灵丹”。日复一日,春去秋来,这种药始终没有找到,而冯财主的儿子却变得强壮了,体重大大减轻。一天,他在山上的乱石堆里突然发现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冯老三,冯老三,活动就是妙灵丹。只要勤劳心善良,何须四处找仙丹!',冯老三这才悟出朱震亨给他治病的“妙方”。刘少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