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真寒须助阳

发布时间:2015-10-25 00:00:00

民间有谚云:“夏有真寒。”这是指夏天人体因阳气充实于体表,体内阳气则显得不足而出现的阳虚内寒证。夏季天热,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加之冷饮、冷气、贪凉,易引一系列病症。阳虚内寒总的致病机理是寒凝血滞,会出现一系列诸如腹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状;阳虚内寒脾阳虚,则严重地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腹泻及胃肠功能紊乱;阳虚内寒表阳虚,则出现伤风、哮喘、咽喉不适等。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毛孔开放后易使体内阳气显得不足,而伏阴在内,出现阳虚内寒症,常因冷饮、冷气、贪凉引发疾病。
 

冷饮致病是由于夏天人体全身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饮用过量冷饮或冷食后,胃肠受到冷的刺激,血管骤然收缩,而使血流量减少,出现一系列病症。冷气致病是由于在空调环境中,一是温度设定得太低,与室外温差大,一进一出、忽冷忽热导致病变;二是微生物滋生,容易感染微生物引发疾病。
 

因而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汪绮石《理虚元鉴》云“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在盛夏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体内的阳气。应尽量喝白开水、绿豆汤等消暑,不要一味地贪食冷饮冷食。不在露天乘冷过夜,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可戴“兜肚”。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入睡时,最好关上空调以及避免电扇直吹身体或头部;冷气房不要长期关闭,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当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居住环境要切忌潮湿,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常言说得好:“吃饭先喝汤,到老不受伤。”喝热水热汤,以出汗将人体的热量散发出体外,排尿也可带走一部分热量,使人感到凉快。洗热水澡和使用热毛巾擦身,不仅可以保持皮肤清洁,而且还能促使皮肤透气,有利于机体排热。“睡前洗脚,胜似补药”,用热水洗脚的时候虽然感觉有点热,但洗后倍感凉爽、舒适;睡前热水烫脚还能起到助眠的作用。经常性地适度参加户外耐热锻炼,提高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亦是“以热制热”的好方法。此外,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在闷热的环境里增添凉爽舒适感,还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阳气。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