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望诊技术的学习和积累

发布时间:2017-01-10 00:00:00

小时候,中医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把脉,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白胡子老中医三指一搭,眼睛一闭,片刻后便对病情娓娓道来,不禁大为崇拜。

学医之后才知道脉诊只是中医四诊之一,望诊方为四诊之首,有经验的医生能够对病情一目了然,既快又准。《难经·六十一难》亦有言道:“望而知之谓之神。”

酒是陈的香,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长期的临床历练,是一个不断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而这都需要时间,因此患者往往对青年中医持有怀疑的态度,就医时一般都喜欢找老中医。若青年中医一眼就看出患者问题所在,相信患者的疑虑立马消除大半,也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医患之间互动良好,疗效也必然提高。

因此我平时特别注重望诊技术的学习和积累。幸运的是我的导师韩学杰研究员在这方面颇有研究,她在北京卫视《养生堂》上关于手诊和面诊的节目创下收视率新高,全国各地患者纷至沓来,我在跟师门诊时有了大量实践机会。后来在参编韩老师《观外识内疾——韩学杰望诊大揭密》一书时,又给了我一次理论提高的机会,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瑞士,中医越来越普及,中医诊所“遍地开花”,本土中医师也逐渐增多。瑞士人对中医早就过了好奇的阶段,对中医的诊疗手段颇为了解,也开始像国人一样注重中医师的年资和经验。

中医在瑞士作为补充疗法之一,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中医诊所之间自身的竞争外,还需要与其他补充疗法竞争,因此有实力的中医诊所除了会在GOOGLE网站和报纸上做广告和发优惠券外,还会举办讲座活动或直接参加展览会进行义诊宣传中医。相比互联网或报纸广告的长期效应,临时举办活动的互动性强且费用高昂,如何能吸引民众参与并提高预约治疗率,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临床实践,我认为中医望诊是在海外推广中医的“杀手锏”。相比脉诊,望诊结果分析时患者是可见的。相比问诊,望诊结果准确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而这两大比较优势,能弥补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迅速建立医患信任。

2014年初来瑞士探亲期间,我参加了瑞士明道中医集团(TCMMINGDAO)Winterthur诊所举办的公益讲座,主讲《看手识健康》和《看脸知健康》。

讲座前我的压力很大,一是当场要给所有观众手诊和面诊,而以前自己的经验积累都来自于华人,光肤色就有差异,这种差异如何解决才不会影响望诊的准确性呢?二是如何能在现场翻译的帮助下短时间内讲清楚如何通过中医望诊来知道和预测健康状况,观众既能听懂又能学会?幸亏得到导师韩学杰老师的远程指点,并对讲座的PPT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同时为解决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外出时我就偷偷打量身边的瑞士路人,根据他们面部的气色神态来推测身体存在的问题,看的同时认真思考,最终解决了对肤色的疑惑。

并且我还上网寻找一些西方的明星政要如小布什、福特总统等人的脸部清晰照,先判断其可能的疾病,然后再搜索相关的新闻进行验证,发现之前自己的判断准确率很高,这下心里就更有底了。

讲座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一印度裔妇女,结合她面部和手部信息,我判断其有便秘,且存在比较严重的结肠问题,提醒她最好去做个检查。结果一语中的,她上个月就预约了下周二的肠镜检查。

她一直等我给其他观众都诊断完后又来找我,说现在很纠结担心自己的病情,但又怕去做肠镜检查,找很多医生看过,都是问个半天也说不明白,未曾想到我虽然年轻却经验丰富,希望我能分析一下她的情况,最好能给她治疗。可惜我第二天要回国,建议她预约其他医生针灸治疗,虽然她很怕针,但还是听取了我的意见。

2015年,明道中医集团参加了Zug州年初的健康展览会和年底的综合展览会,为Zug诊所带来了一定数量的新病人。我参加了年底那次综合展览会,那时我刚在瑞士开始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很新奇也很有挑战性,但凭借掌握的望诊技术,很快打开局面。

参观人员坐下来,我边摸脉边观察其手掌、面部以及舌头情况,同时综合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判断,然后立即有针对性地问询,说出身体的问题所在,判断之精准让对方不可思议,一下就建立了信任,因此预约率也高。

展览会后我在总结汇报中提出中医开拓国际市场的新“四诊合参”,即脉诊、手诊、面诊、舌诊四诊综合判断后针对性问询,简准明快,使患者立即信任中医师,提高义诊效率。然后在治疗过程中逐渐灌输中医药文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最后,望诊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提高“二度”来提高疗效:一是有助于增强医患之间共情互动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二是有助于更好地判断病情,提高用药取穴的精确度。可以说,望诊是海外中医尤其是青年中医的“杀手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