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学是论述五官七窍生理结构及特点

发布时间:2018-10-22 00:00:00

五官又称七窍,五官科学是论述五官七窍生理结构及特点,介绍其相关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诊疗的一门学科。

五官与七窍

中医学对五官七窍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的卜辞中就载有“贞旨自病(自者鼻也)”“贞病耳”“贞病舌”“贞病口”等内容。《左传》载:“耳不听五声为聋”,这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黄帝内经》一书系统地论述了五官七窍的生理病理,提出“脏窍相关”的理论,奠定了治疗五官科疾病的基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五官七窍的相关内容,使其日臻完善。五官科学是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学科,单纯的印象诊断不能满足其临床要求,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多种检查仪器拓宽了五官科医生的视野,促进了中医五官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七窍”一词首见于《内经》,意指眼、耳、口、鼻等窍之外显器官,五官七窍居于头面,别于其他二窍,故称“上窍”,宗“清阳出上窍”之意又谓之“清窍”。叶天士云:“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七窍之用,鼻嗅、目睹、耳听、口和,皆神机之使。“七窍”是感知外界变化的重要器官,其内属五脏,交通于外,具有沟通人体内外的重要作用。五脏精气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疾,可验于七窍,名医李东垣就有窍为脏之用的论述。

络病理论在五官疾病的运用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络病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基于现代解剖学研究可以得知七窍供血均来源于末梢动脉。人体内耳依赖于血管供应以维持体液稳态、离子平衡和代谢,耳蜗的血流障碍导致内耳瞬时病理改变,引发多种耳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与内耳微血管痉挛有着密切联系。而微血管通透性改变,可导致过敏性鼻炎病的部分症状发生。单纯从现代解剖学的微循环内容来解释五官七窍疾病略显单薄,将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纳入五官科疾病的诊疗中颇具意义。

络脉瘀阻、络脉空虚及络脉损伤是络病常见的三种形式。邪入脉中,气机壅滞、阻塞络脉,导致络脉升降出入不达为络脉瘀阻。络脉空虚是指病程日久,络脉输布渗灌气血功能障碍,气血不能充盈于络。络虚则外邪易侵,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络瘀,二者相陈相因,可呈现“正虚邪恋”状态。络脉损伤主要是指邪气对络脉生理结构的损伤。随着络病学理论发展络脉痉挛、络息成积等病机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络病理论。而络病理论的完善更促进了五官科疾病诊疗的发展。如针对突发性耳聋与迷路水肿的相关性,结合络病学理论,根据“血不利则为水”原则,运用通气散配合苓桂术甘汤加地龙、僵蚕等虫类药,气血水并调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且达到了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效果。这一模式对于探索运用中医理论阐释疾病发生,指导用药的理法方药模式具有很大意义。

络病理论在五官科疾病的应用是一个大命题,值得深入研究发掘。络病理论的纳入对于丰富五官科疾病病机内容,揭示疾病机理,指导方药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姚鹏宇)

上一篇 : 五谷养生粉

下一篇 : 人参寿身配方举例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