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的理论渊源 疲劳症的三因辨证

发布时间:2018-12-29 00:00:00

疲劳症的三因阐述

疲劳,顾名思义,就是体力和(或)脑力不舒适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状态(一般指1个月以上),经休息却不能缓解,包括一些伴随症状,如精神倦怠、情绪低沉、头晕、健忘、失眠多梦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疲,劳也”。“劳,剧也”。疲劳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战国文献,如《六韬·武锋》篇:“不戒可击,疲劳可击”。与今天“疲劳”一词词义基本相同,有疲乏、困倦之义,在中医古籍中又常被描述为“懈怠”“四肢劳倦”“四肢不举”“四肢不欲动”等,在民国医籍中多用“倦怠”“神疲”“神倦”等词代替[1]。由于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变化,西医很难确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疲劳致病涉及多个脏腑与气血的功能正常与否。

疲劳的理论渊源

中医的疲劳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云:“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疲劳在中医古籍中出现的频率并不多,通常被称作“疲极”“罢极”“倦怠”“困薄”等。如《圣济总录·虚劳门》云:“劳伤之甚,身体疲极”。中医学的疲劳包括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两方面。汉代华佗的《中藏经·劳伤论第十九》认为“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很显然疲劳属于“劳于神气”阶段而非“伤于形容”的程度阶段,是程度很轻的身体负面反应,经过休息或者营养摄入可以较为迅速的恢复。但疲劳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身体器官的损伤,如《景岳全书·卷十六·虚损》认为“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这已不是本文所探讨的范畴。

疲劳症的三因辨证

宋代陈无择引申《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说,提出“三因学说”,认为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扑金刃,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笔者认为疲劳症的病因也不外此三因,治疗亦不离其三因。

1.从外因论治

1.1从暑论治暑热型:暑热多迫津外出,耗伤气阴;暑湿易困脾,导致清阳不升,脾失健运而致病。《医方考·卷一·暑门第四·十味香莆饮》中提及“暑能伤气,故身体倦怠,神思昏沉”。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五·暑证》也说:“若夏月于盛暑中,过于劳倦,因而中暑者,其劳倦既已伤脾,暑热又以伤气,此本内伤大虚之候,当专以调补为先,然后察其有火无火,若有邪无邪,而兼治如前可也”。说明感受暑邪可以导致体重,也就是倦怠乏力。

1.2从湿热论治《湿热病篇·湿热证》云:“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表明了感受湿热邪气后可出现神思不清,不想说话等神倦的症状。

2.从内因论治按照三因学说的理论,内因主要为七情所伤。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过度是可直接伤及五脏的精气。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七情直接伤及内脏。

2.1从脾论治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主肌肉四肢,其主运化又与运动体力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同时,脾主升清阳,清阳实四肢,都说明脾参与形体运动。脾伤,则“饮食不能运,食不运则血气日消,肌肉日削,精神日减,四肢不用而生胀满泄泻等证”。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脾病者身重”,倦怠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2.1.1气血不足型:思虑日久伤脾,气血乏源。虽说产生疲劳的原因众多,但是气血不足是产生疲劳的基础。《素问·举痛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劳倦日久,则耗气伤行。《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亦云:“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欹”。明代《医便》中提及“虚弱之人,诸血最虚……是以四肢懈怠,足不能履,手不能持,耳不能听,目不能视,肠不能通而多结也”。

2.1.2脾气亏虚型:“脾气虚则四肢不用”。清代《医述·卷七杂证汇参·脾胃》中提及“脾旺则饮食运动,脾衰则运动迟难。凡人食后神倦欲睡者,脾气馁而不能运动故也”。李杲《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曰:“脾胃之虚,怠惰嗜卧”。李中梓将脾胃虚损归为饮食伤和劳倦伤来分治,前者用枳术丸,后者用补中益气汤。民国时期《推拿抉微第一集·认证法·泄泻》中提及“脾土虚作泻,所下白色或谷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神疲,唇舌俱白,口气温热,宜理中汤,或六君子汤”。

2.1.3脾虚湿滞型:痰湿日久碍脾抑或是脾气虚日久生湿,使人倦怠,正如《景岳全书·杂证漠·痰饮》云:“湿痰多怠惰软弱”。疲劳感常与四肢困重并存。《金匮》亦云:“水在脾,少气身重”。清代《古今名医汇粹·卷五·病能集三(杂证十三门)·汗证》中提及“又湿气乘脾,亦能作汗。症见身重困倦,脉见缓大,声音如从瓮中出者,多属湿症”。

2.2从肝论治怒则伤肝,肝气实;悲哀伤肝,肝气虚。肝主筋,《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之合筋”,筋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更说“肝为罢极之本”,全身骨骼、关节、肌肉的协调运动实质上受肝的调节,机体运动能力的大小、程度更与肝密切相关[2],肝将由脾输布来的精微之气浸淫濡润于筋与筋膜,令关节滑利、屈伸有力自如。

肝气郁结型:肝气郁结型是疲劳症的主要病机[3]。李用粹云:“气不周流之关键在于肝气不舒”。《类经·卷三》所言:“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罢极”。肝气郁结则肝失疏泄之职,又加重气机不利,以气机不利为先导,引起一系列连锁的脏腑虚实寒热的病理改变,气滞不行,筋脉失养,导致疲乏日益加重;并且因疲乏而导致的运动减少,也加重了气机的阻滞,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如《潜斋医话》提出:“劳病之因非一,总缘情志不舒,所谓七情不损,五劳不成者,真至言也”。养肝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治法[4]。

2.3从肺论治肺气虚型:肺主一身之气,最易受到外邪和身体内部不和谐因素的干扰,肺气调和则气机调畅,脏腑营卫气血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之气敷布全身内外,也就是说,肺气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宗气的生成,直接影响其它脏器的功能发挥。正如《读医随笔》云:“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虚则短促少气,实则喘喝胀满……宗气有郁结病,有劳倦病”。“肺气虚弱,疏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则真气不足,精微物质无法疏布充养全身而疲劳之候日增”。清代《血证论·卷六·痿废》中提及“肺气热则津痿。不能灌溉于足。疲乏不行。清燥救肺汤治之”。

2.4从肾论治肾主骨而藏精生髓,乃运动技巧作强之官,因此肾与疲劳的关系亦极为密切。

肾虚型:肾病也会有“嗜卧”之症,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体力产生的动力和源泉,肾气亏虚则出现机体功能活动低下。过劳伤肾,以房劳为甚,亦有劳伤他脏,久病及肾者,终致腰酸乏力,外体倦怠等疲劳之候。《灵枢·海论》提到肾虚则“髓海不足……懈怠安卧”。《黄帝内经》论述“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有“嗜卧”之症。“各脉者肾也……太过则令人懈惰”。人到老年肾气衰败是衰老的结果,易疲劳本就是衰老的特征。明代《医学纲目》中提及“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懈怠安卧,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者是也”。清代《外科证治全书·卷五·通用方计七十七方》中提及“六味地黄丸治肾水亏损,小便渊离,头目眩晕,腰腿酸软,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倦,失音失血,水泛为痰,病为肿胀等证”。

2.5从心论治心血虚型:心脏的功能异常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藏神的功能失常,以及神志方面的改变。思虑过久,情志不遂,耗伤心气、营血,心血不足则周身失养,血不化气,心神失养,容易出现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如绮石《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曰:“或劳神伤心,而心神耗惫”。心不主神,则可出现神气不足和神不守舍,精神不振、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等症状纷扰而至。

3.从不内外因论治

3.1饮食不节在《脾胃论》中有“夫饮食不节则伤胃,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大热”。饮食失宜损害脾胃,精血生化乏源,则四肢肌肉失养。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三所说的“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

3.2烦劳过度如《素问·举痛论》中云:“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也”。说明体力过度消耗可以导致气的消耗,而出现气虚,气虚可表现为神疲乏力。而劳心太过,则易耗损心血,至心气亏虚,神气不振,出现精神不振,疲劳的症状,正如《不居集·心经虚分阴阳》曰:“心经使心费神,曲运神机,心血必耗,心气必亏……如脉微弱不数,涩弱少神,因阳气衰而神自衰”。

症候性疲劳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症,迄今为止颇有争议,近年来“过劳死”的不断发生,提升了人们对其的关注。其实,疲劳本就是脏腑多部位功能紊乱的报警信号[5],正如“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纵使检查不到,机体却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仍需重视。明绮石在《理虚元鉴·治虚药讹一十八辨》中也提出治疗虚劳的法则,“先以清金为主,金气少肃,即以调脾为主,金土咸调,则以补肾要其终”,明确指出疲劳症的治疗需要多脏兼顾。当然,饮食调养亦是很重要的干预方式,如张景岳说:“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大酸,无食一切生物,宜食甘淡”。

参考文献

[1]葛晓舒,彭坚.古代医家对疲劳症的辨证与论治.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60-63

[2]马作峰,张六通,姜瑞雪,等.论疲劳源于肝脏.广西中医药,2008,31(1):31-32

[3]林晓柔,宋烨闻,武颖,等.疲劳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及用药规律探讨.北京中医药,2016,35(2):102-104

[4]陈水星,孙静.中医论治疲劳4法.吉林中医药,2007,27(9):11-12

[5]贾丹兵,李春杰,林乃民,等.症候性疲劳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学报,2011,39(5):76-79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作者:李仙晓韦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