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 和中降浊调糖饮加减

发布时间:2017-09-23 00:00:00

  赵某,男,54岁,山西运城人,2017年5月16日入院。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近3月渐现口干,体重下降7公斤,近一月来周身乏力渐重,求治于我院,行纯中药治疗。症见:口干而黏,乏力困倦,每至餐前饥饿感明显,进食量大,眠差,大便黏腻不成形,日2~4次。舌质淡暗,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诊断:消渴病(痰浊中阻)。

  治疗:和中降浊调糖饮加减。

  治则:燥湿健脾,化痰降浊,和中调糖。

  处方: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川厚朴10克,淡豆豉10克,建泽泻30克,云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川桂枝6克,芦根10克,首乌藤5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糖尿康片10片,黄连降糖片6片,均日服3次;六仙饮日1包,代茶饮。至24日,糖高口干,虑为津失布散、升降失司,故于上方加升麻10克,川牛膝30克,以升清降浊、输布精津;加炒枳壳10克,理气行津;炒苍术、炒白术均加至30克,以增燥湿健脾、运化水谷精微之功;减糖尿康片为8片,黄连降糖片6片,均日3次,口服。

  6月6日函诊:口干乏力消失,服药18天,血糖调控达标,减糖尿康片为5片,黄连降糖片5片,均日3次口服。

  7月1日函诊:口干乏力消失,用药43天,均达正常水平,遂停服黄连降糖片,继服糖尿康片。

  8月18日函诊:神清气爽,无任何不适,即使连续感冒服疏风清热颗粒(含蔗糖型),血、尿糖仍正常。嘱定期复诊。

  医案分析

  中年男性,平素嗜食肥甘厚味,《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肥甘之品聚湿生痰,湿浊中阻,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调,谷精不布则谷精壅滞血中,血糖渐升而发为消渴。痰湿困阻则口中黏腻不爽;湿阻中焦津不上承可见口干,如《丹溪心法·消渴》篇说:“酒面不节……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湿浊困脾,谷精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反而再聚为痰浊,是以多食为充,故现多食;湿为阴邪,性趋下,故见大便黏滞不爽;脾虚失于运化,精微营养物质不能运达四肢,肢体失于濡养则乏力,湿性重浊、中焦湿阻亦可见乏力困重、苔白腻。四诊合参,证属痰浊中阻证。予和中降浊调糖饮以,燥湿健脾、化痰降浊、和中调糖,配合成药、茶饮口服,经短短18天治疗,各项指标均达正常水平,随访观察3个月,血糖平稳。停药3天,连续监测,血糖仍平稳,胰岛功能较前显著改善,且患者口干、口黏,乏力等症均消失,疗效确切。

  用法要旨

  痰浊中阻,当以燥湿健脾、化痰降浊、和中调糖为先。和中降浊调糖饮系胃苓汤化裁而来,该方以和立法、以和为用,调和升降、调和脏腑,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灵活化裁疗效确切。《外科十法》

  调脏养脏,脾胰同病当脾胰同调。该患者治疗前口干、多饮、体重下降,提示其胰腺功能紊乱、机体功能失调,脾胰同病则脾胰同调,而纯中药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高血糖回落,最终稳定于理想范围,提示紊乱的胰腺功能逐渐恢复,机体调节功能逐渐归于平衡。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也从客观上印证了纯中药控制血糖的科学性。

  辨证施治,是保持调糖稳效的关键。本疗法因人制宜、辨证施治,致力于治本为主、标本同治,改变其致病之因、发病之基、转逆之结,则犹如釜底抽薪、剪草除根,不但疗效显著,而且作用稳定持久。该患者停药3天血糖漂移度低,平素进食含糖食物后血糖无明显波动,长期随访,血糖得以高效稳效控制,均为该正确治疗理念的有力佐证。(作者单位为开封市中医院)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