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 辨证论治病案举隅

发布时间:2016-07-18 00:00:00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其他神经症状,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多见于青年人,尤以女性较多。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学习压力大、考试成绩不理想、与他人关系冲突等是发作的诱因。近年来,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增高。儿童常以“喜长出气”“常叹息”而就诊,可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常伴易激动、头晕、失眠、多梦等。现将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孙浩老中医治疗此病的经验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所致。发病过程中,常伴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是一种因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以循环系统活动失调为主的疾病,属儿童行为-心理障碍范畴。孙浩认为,本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悸”“郁证”等范畴。《内经》中有“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论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共同调节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肝为心之母,如果七情变化过激、过急、过久,肝失疏泄,肝郁日久,肝木乘脾,脾虚无以养心,心失所养,神失所藏而发为本病。所以其病机可以归纳为:

肝郁血虚,心失所养心肝之间,母子相生,若情志不遂,气机郁滞,则肝失条达,肝气有余,肝血不足,母不生子,心脉空虚,血运失常,则不能养心。

肝郁抑脾,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木克脾土,脾失健运。

肝郁气滞,心脉痹阻肝失疏泄,则肝郁血滞,脉道不利,心络为瘀血滞涩,痹阻不通,心神失养。

因此,情志失调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该病病位在心,与肝、脾密切相关。

辨证论治

肝郁脾虚证症见胸闷,太息,胃纳不佳,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薄荷、白术、白芍、当归、茯苓、麦芽、红枣、甘草、酸枣仁等。

心脾两虚证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面色欠华,纳呆食少,口淡无味,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而无力。治以健脾养心兼以疏肝。方用归脾丸加减。常用药物:黄芪、党参、酸枣仁、茯神、远志、龙眼肉、当归、香附、枳实、白术、甘草等。

肝气郁滞证症见胸闷,胸痛,太息,口苦,易激惹,或嗳气,或腹痛腹胀,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有力。治以疏肝行气,解郁除烦。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赤白芍、酸枣仁、磁石、甘草等。

病案举隅

章某,女,11岁。半月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父母训斥后常出现深叹息,发作剧烈时每分钟10余次,自述时有胸闷,心慌,入睡后消失。曾就诊于本市多家医院,多次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正常。西医建议予普萘诺尔治疗。家长因害怕西药副作用遂请孙浩老中医诊治。

刻诊:叹息剧烈,前胸起伏,自述胸闷,心慌,无发热及咳嗽。精神欠佳,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弦。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辨为肝郁血虚,心神失养。

处方:柴胡8克,黄芪10克,薄荷5克(后下),茯苓10克,茯神12克,当归8克,酸枣仁10克,郁金8克,磁石30克(先煎),炒麦芽10克,炙甘草3克,红枣5枚,5剂,水煎服。嘱其家长注意开导,嘱患儿精神愉悦,5天后复诊,诸症悉减,上方去磁石,加煨白芍12克,续服5天而愈。

按:心脏神经官能症其发病主要由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如受惊吓、愤怒、悲伤、不良暗示等)作用于易患个体(如神经质倾向,接收暗示性强,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等)所引起的一种以神经-内分泌为介导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紊乱。受社会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影响,儿童背负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等原因,目前呈现发病年龄偏小趋势。西医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治疗。

孙浩认为,本病往往由情志刺激所致,病位在心,与肝、脾密切相关。所以,疏肝解郁要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本例患者首诊方中柴胡、薄荷、郁金疏肝解郁;黄芪、茯苓、甘草、红枣、茯神、当归、酸枣仁健脾养心安神;磁石重镇安神;炒麦芽在此既可健脾助运,又可疏肝解郁。二诊时诸症已渐愈,磁石有碍脾胃之运化故去之,加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

此外,孙浩指出,本病的治疗“全在病人能够移情易性”,嘱咐家长需配合治疗,否则不恰当的解释反而对患者形成恶性刺激,易加重病情。应让患者对医生产生良好的依从性,保持愉快的心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高军时乐)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