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发布时间:2018-03-06 00:00:00

邓铁涛(1916—),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精心研究中医理论,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擅长诊治内科杂病,并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主编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国医大师邓铁涛提出心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且多与五脏气机失调、虚损相关,故认为扶正固本顾护五脏之气尤为重要。针对现代火神派偏用大剂量辛温燥烈之品,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提出独特补气方法。邓老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造诣颇深,尤其在遣方中巧用五爪龙、太子参、桂枝、附子、细辛等补气温阳类药物调节气机从而提高补气疗效且不过于燥热,避免“壮火食气”,体现了“少火生气”之意。现将邓老师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气”理论

1.1“气”的生理与病理

人体之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等。气又可概括为阴、阳二气,气在人体内发挥着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和中介作用。一身之气布散于五脏则成五脏之气,五脏之气禀受元阴元阳相互作用与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而形成五脏不同的生理特点,即肺气主宣降、肝气司疏泄、脾气主升清、心气行血脉、肾气司开阖,故气与五脏相关。心为火脏,以气阳为要,其生理功能有赖于其他四脏之气的调节。肺为气之大主,朝百脉以助君火;脾为后天之本,气之生化之源;肝着心气之根,以木生火;肾中藏元阳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本源。

气的运动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体现了人体内在的生命枢机。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则气逆,而见眩晕;阻滞不通则气滞,可致胸痹心痛;郁塞于内而不得外达则气闭,而致气厥;外出太过而无法内守则气脱。故气机失调当以调气为要,方能使气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机体恢复稳态。

1.2“气”与“火”的关系

明代张景岳曰:“少火生人之元气,是火即为气。此气为正气,……若正气有余,便是人生之元气。人生元气生于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而为阳气之根也。故命门之火旺,则蒸糟粕而化精微,所谓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者是也。是火即是气,……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1]。说明少火即正气,少火生于命门,命门之火藏之于肾,即水中之火也,亦即相火,此火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故当饮食入胃,在阳气的作用下,水谷化生精微,上输于心,滋养君火,君火下通于肾,肾气通过三焦温煦脏腑组织,以维持脏腑功能,此为少火生气。

2“壮火食气”之弊

岭南之地,土卑地薄,湿热交纵,若使用益气助阳之品,需从小剂量开始,酌情加量,不可盲目大剂量使用,否则易助长火热之邪。曾有一患者因“反复乏力、汗出2个月”水煎人参50g服用,服后3h出现烦躁不安,腹部胀满,恶心欲呕,鼻衄不止等症。邓老师立即给患者服用莱菔子20g水煎液配合萝卜汤约300ml,1h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本病案邓老师巧妙应用中药“十八反”处理人参中毒,并提出即使是人参这样的补气上品,剂量过大亦可出现“壮火食气”之弊。

“万病皆损于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附子超大剂量的应用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2],但使用附子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3]。邓老师在小剂量使用附子(3~5g)的同时,多用甘草与其配伍降低毒性甚至达到解毒作用,避免“壮火食气”。正如《本草正》记载:“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能解其毒。”现代研究亦证实甘草有解毒作用[4-5]。

3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

3.1胸痹心痛(冠心病):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营卫之气的盛衰依赖于后天之本,即脾胃之气的强弱。冠心病为“脾土虚弱,木不生火,营卫不足”所致。正如张仲景所言之“四季脾旺不受邪”,因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所以五脏皆有脾胃之气,故调中州可调四脏,从而阴平阳秘,疾病自除,故在本病的治疗上,强调以补气为要,方用邓氏温胆汤[6]加减。黄芪为该方之要药,但部分患者虚不受补,为避免久用黄芪而致“壮火食气”,邓老师善用五爪龙配合桂枝代替黄芪,认为二者相配益气补虚功同黄芪却不温不燥、补而不峻,正合“少火生气”之意[7];并佐以白芍柔肝养肝,助木升火。全方温土以助营卫,益气以充君火。

3.2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少量附子,微升少火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又称少火,少火不足,君火自弱,而致心气不足;《脉经》曰:“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说明了心衰病补气的重要性。邓老师认为,心气不足为心衰病主要病机,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减,其中附子为补气温阳之要药,历代医家善用附子之人可谓不胜枚举,但对附子的灵活运用邓老师首推张仲景。清代陈修园亦提及“‘气味辛、温,有大毒’七字,悟出附子大功用”[8]。研究表明,张仲景应用附子的剂量并不大,常用量附子1枚合约6.9g,大者1枚亦约10g,多不超过13.8g[9]。故邓老师提出,使用附子应效法张仲景“微升少火”之意,小剂量(3~5g)使用,扶植少火,并佐以炙甘草既可解毒又可增加补气效力。阴得阳生,阳得阴助,阴平阳秘。3.3眩晕(老年性高血压):补气为要,平调阴阳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老年性高血压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正如《丹溪心法》所云“无虚不作眩”。老年人后天之本虚弱,脾土无以灌溉五脏之气,气虚为主要病机,方拟赭决七味汤加减。其中黄芪为君药,意在补益脾气,调和阴阳。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黄芪运用较大剂量而仍需加量时可选用五爪龙代替部分黄芪,同时配合使用麦冬、石斛等养阴之品制黄芪温燥之性,取“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意[10]。

3.4心悸(病窦综合征):益气温阳,补少助君根据发病特点,病窦综合征归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因脉为心之府,也有医家因其脉以“迟、涩、结、代”为特点,将其归属为“脉结代”“迟脉证”进行论治。不论是《伤寒明理论》中的“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还是《濒湖脉学》提出的“迟而无力定虚寒,代脉都因元气虚,结脉皆因气血凝”,均不难看出气虚而致阴寒内生为病窦综合征主要病机。邓老师遵从“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之法,方选自拟黄芪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脉;细辛辛温通阳,以利阳气之敷布,在黄芪补气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附子(5g)、细辛(3g)取微微升火之意。另外,邓老师喜佐以太子参、麦冬增益气之功,弱附子、细辛之烈。

4典型病例

患者,女,72岁,2006年6月2日初诊。主诉:反复心悸、乏力6个月。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45次/min;阿托品试验(+);患者拒绝植入起搏器。体温36.2℃,呼吸18次/min,心率45次/min,血压102/55mmHg。刻诊:神清,乏力,恶寒,时有心悸,偶有头晕气短,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胖、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心悸,阳气虚衰证;治以益气助阳复脉为法,方拟黄芪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炙麻黄10g,炮附片5g(先煎),细辛3g,干姜5g,黄芪30g,仙茅10g,淫羊藿15g,炙甘草10g,党参15g,麦冬15g,大枣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2006年6月2日二诊:心率48次/min,诸症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剂。

2006年6月24日三诊:近几日无明显不适,稍口干,舌淡胖、少津、苔干,脉迟。治以益气助阳复脉佐以养阴为法,处方:炙麻黄10g,炮附片5g(先煎),细辛3g,干姜5g,黄芪30g,仙茅10g,淫羊藿15g,炙甘草10g,太子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g,大枣10g。后患者坚持每月来诊1次,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2007年2月20日复诊,患者自诉无明显不适,可进行正常活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8次/min。多次门诊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按语:本案例患者辨病为心悸,辨证为阳气虚衰证。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又称少火,少火不足,君火自弱,而致心阳不足,推动无力而致乏力心悸,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气生于少火,少火源于肾中元阳,效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旨,正所谓“附子无姜不热”,小剂量炮附片配合干姜温补肾阳而不燥烈;细辛通达表里,沟通阳气之径,配伍麻黄宣散之力使阳气通达周身;并配伍黄芪、党参、仙茅、淫羊藿补火助阳,加炙甘草既可解毒又可增强补气之力,佐以麦冬、大枣调和诸药。后患者复诊一派气阴两虚之象,遂予太子参易党参,佐以生地黄滋阴,使阳生阴长,阴阳调和。方以补气助阳,顾护阴阳水火,意在调平阴阳,阴平阳秘。

来源:中医杂志作者:金政吴伟邓铁涛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