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运中土法临床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17-04-05 00:00:00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而肾中命火是脾胃运化的动力源泉,我们临床运用温运中土法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兹将相关临床应用心得介绍如下。

1理论依据

1.1中土的生理特点

1.1.1土要温脾胃运化水谷,须依赖阳气的温运、温化才可完成。肾中命火是脾胃运化的动力源泉,脾胃阳气根于肾。肾气亏虚,命火不足,则脾胃腐熟水谷无力。《普济本事方》[1]云:“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脾运化水湿,水液的代谢及输布亦赖肾阳的蒸腾气化,《素问·水热穴论》[2]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1.1.2土要灵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使清者上升,浊者下降。《素问·六微旨大论》[2]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与天地相参,体内气机升降有序,人体生命才能维持动态平衡。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五行属土,五脏精血皆源于中土的运化,中土为五脏气机升降的枢纽。黄元御《四圣心源》[3]云:“中气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浊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脾主升,才能木火相生;胃主降,才能金水相生。升降相因,共同维持机体动态平衡,完成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1.1.3土要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经过胃纳脾运而后消化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提供精微营养物质,还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杂病源流犀烛》[4]云:“脾也者……赡运用,散精微,为胃行精液,……其职掌太仓之运量,而以升为德,……其属土,配资生坤元,故为十二经根本。其势居中央孤脏,以灌四旁,注四末,……古人谓为后天之本,信然也。”若脾胃虚弱,则五脏六腑失其充养,易致虚损;胃气壮实,五脏六腑皆强壮。胃气是人体的根本,故古人云:“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

1.2中土的病理特点

1.2.1寒湿困脾外感寒湿,或过食生冷,易致寒湿内停;嗜食肥甘,易致湿浊内生。外感内伤,互为因果,导致脾阳困阻,运化失常。寒湿困脾,湿滞气机,故见脘腹痞闷,腹痛便溏;寒湿内滞,胃失和降,则见嗳腐吞酸,腹胀便秘;寒湿内盛,气化不利,可见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湿遏清阳,浊阴上逆,故见头身困重,泛恶欲吐;寒湿中阻,火不下潜,也可见口苦齿衄,性急难眠等症。

1.2.2寒湿伤阳受“炎症即火热病症”认识的影响,目前临床多喜用寒凉清热药物治疗炎症,易苦寒败胃,久则脾胃阳气受损。阳气入夜潜藏,白昼升发,熬夜影响阳气潜藏,日久易损伤阳气。现代人生活作息失常,熬夜习以为然,以致阳虚患者越来越多。过食生冷,过用苦寒,日久损伤脾阳,先天肾阳失其充养;熬夜伤阳,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先天后天恶性循环,导致脾肾阳虚,虚寒内生。脾阳亏虚,寒凝气滞,可见脘腹胀痛,喜温喜按;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故见纳呆便溏,完谷不化;脾肾阳虚,温煦失职,则见畏寒,四肢不温;气化失常,水湿不化,可见口淡不渴,尿少肢肿;脾肾亏虚,生化乏源,则见头晕乏力,神疲肢倦。

2治法方药

2.1温降中土法

寒湿困脾、病性偏实者,我们以镇八方加减。镇八方由朱茯神、砂仁、炙甘草、生姜、淫羊藿、藿香、青皮、厚朴组成。藿香既能够解表、芳香化湿,又能和胃降逆,配伍生姜,既能走表,又能走里;砂仁化湿和胃,茯神利湿,作用偏于下焦。诸药将湿邪从三焦分消。青皮升肝,厚朴降肺于大肠,一升一降,轮转而轴灵,助中土圆运动。甘草既走中焦、益中土,又可调和诸药;茯神以朱砂为衣,色赤入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奠安神明为要,以朱茯神为君,且其质重能降,既能助温降中土,又能将离火降于土中,况砂仁又可纳五脏之气归肾;淫羊藿引阳入阴,引阴交阳,使阴阳合和。诸药均偏温性,故尤能化中焦之寒湿。总之,一切滞气无不化焉,故此方为威镇八方之法。

运用镇八方时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加减,如太阳卫表经气不利、循经疼痛加桂枝、苍术、白芷;汗多加白术、生姜易煨姜;胃脘寒凝疼痛加五灵脂、小茴香、肉桂、丁香;反酸明显加乌贼骨;腹冷便溏加高良姜、干姜;便秘严重加生大黄、枳实、槟榔;肝气郁结加香附、延胡索、郁金;胸闷加瓜蒌、枳壳;矢气肠鸣加木香、乌药;食欲不振加山楂、炒麦芽;痰多苔腻加半夏、陈皮;头晕加天麻;口疮加白残花。

2.2温补中土法

寒湿伤阳、病性偏虚者,我们常运用温补中土法,以附子理中汤化裁。附子理中汤由炮附片、干姜、炙甘草、晒参、白术组成。方中炮附片温助命门之火,火足可生土,火旺则土暖,先后天并补,亦可温化寒湿;生晒参、炙甘草厚土,补脾益气;白术厚土运脾,健脾燥湿,助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亦可化湿行水;干姜温中散寒化湿;炙甘草味甘补脾,调和诸药,兼炮附片之毒性。全方契合中土特性,暖土厚土运土,人体阳气可潜,生机无限,正合“火土合德,天下大成”之意。

临证应用时,常加用丁香、豆蔻、砂仁,法半夏,桂枝以增其效。丁香温胃散冷积,通降胃气;豆蔻温中止呕,行气化湿;砂仁温中行气,还能纳五脏之气归肾,助阳气潜藏;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桂枝色赤入心,温通气血,疏通气血往来之通路,合甘草为桂枝甘草汤振奋心阳,升发阳气,条畅气机。纳呆、食欲减退明显,可加炒麦芽、山楂消积开胃;胃痛明显,可加五灵脂、小茴香散寒活血止痛;胃寒明显,可改豆蔻为吴茱萸加强温胃散寒之力;寐差,可加朱茯神引阳入阴,宁心安神;脘腹胀闷明显者,可加厚朴、木香降逆顺气[5]。

3临证要点

3.1病有表里,治分次第

根据伤寒六经的理论,若邪犯太阳,阳明经气亦可受其影响。故临证时若存在太阳卫表之经气不畅,如循经部位出现冷痛不适、少汗、恶风寒、脉浮紧,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从而达到外疏通而内畅随的状态。

3.2舌脉合参,降补有别

寒湿阻滞中焦,脾胃运转失常,偏实主要影响胃降的功能,出现嗳气、反酸、呃逆等胃气上逆症状;寒性收敛,易凝滞气机,常现胃痛、胃胀、便秘等中焦壅滞之症。治疗多用温降中土法,常以镇八方加减。日久寒湿内盛,中阳受损,此阶段多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临床常用温补中土法,以附子理中汤化裁。凡见舌苔厚腻、鼻音重、口气重、食欲减退或稍食即胀者,首要考虑中焦壅滞,胃气不降,脉见关脉壅滞,或见弦、紧、滑、大脉者,多属偏实证,方用镇八方加减。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薄,脉见关脉不足,以虚、弱、细脉为主者,结合病症,多属偏虚证,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依据病症寒湿偏重的不同及临床不同表现对症加减。

3.3合理煎煮,内外合治

良好的药物煎煮方法是药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具体方法是将炮附片、生晒参温水浸泡半小时,去渍加温水武火煮沸后,再转文火煎2小时,并嘱患者口嚼炮附片判断是否口麻,待不口麻后再纳入他药共煎半小时,取汁再煎半小时,两汁混合分两次早晚温服,多于餐前1小时服用。在使用砂仁、豆蔻时一般不强调后下,共煎可以加强降下的效果。中药内服的同时,常以外治法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如药物外敷,小茴香半斤配合一两生姜末及3根葱白末,同入锅中小火炒热,以粗布包好热敷,冷则再炒。尤以肝寒、胃寒者效佳。配合艾灸,可灸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气海穴以温补元气;还可采用摩腹法,每日早晚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缓慢画圈按摩。当发现腹部有硬结疼痛处,按之由浅入深,痛消移至他处。

3.4养护结合,事半功倍

多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饮食起居不当有关,而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亦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转归。须嘱患者禁食辛辣生冷食物,并特别强调要早睡早起。

4典型病例

患者,女,45岁,2015年1月15日初诊。主诉:寐差5年余,加重1个月。刻诊:入睡困难,寐浅易醒,一夜可醒数次。晨起精神不振,头部重胀不适。纳食不馨,胃脘胀闷,时有恶心欲吐。大便二三日一行,排便乏力,质偏稀。颈僵酸痛,少汗,四肢凉。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寸关紧。诊断:不寐。辨证:寒湿困脾,处方:桂枝20g,苍术15g,藿香15g,朱茯神20g,石菖蒲20g,厚朴15g,青皮15g,砂仁15g,炒麦芽20g,炒山楂20g,炙甘草5g,生姜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上午9时、下午3时分两次温服。2015年1月29日二诊:夜寐改善,仅凌晨3点易醒。精神稍好转,头部重胀感减轻。纳食有增,偶有恶心欲吐,胃脘胀闷感减轻,大便日行一次,质偏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辨证:脾肾阳虚,寒湿中阻。处方:炮附片60g(先煎2小时),党参30g,白术15g,桂枝30g,砂仁15g,丁香15g,白豆蔻15g,法半夏20g,朱茯神15g,炙甘草5g,生姜5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上午9时、下午3时分两次温服。药后效可,夜寐转佳,有时可一夜安睡。精神好转,头部重胀感不显,纳可,胃脘胀闷感及恶心欲吐感消失。守法续进调理。

按语:本案中患者病程日久,脾肾阳气不足,故四肢凉,纳食不馨,大便质稀,脉细。然其颈僵酸痛、少汗、脉寸部紧皆为太阳经气不利之症,胃脘胀闷,时有恶心欲吐,大便二三日一行,脉关部紧乃中焦壅滞之象。此时当先畅表通里,初方以镇八方加减。加桂枝、苍术畅通太阳经气,兼散寒湿,山楂、炒麦芽化中焦之滞以开胃纳,石菖蒲化湿和胃,行气开窍。二诊时患者诸症有减,结合舌脉变化,知其卫胃始通,虚像得显。改用温补中土法,加丁香温胃散冷积,通降胃气;豆蔻温中止呕,行气化湿;砂仁温中行气,还能纳五脏之气归肾,助阳气潜藏;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考虑其气机尚未完全畅通,仍以桂枝通畅阳气,易干姜为生姜加强走散之力。

参考文献

[1]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
[2]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3-138.
[3]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99.
[4]田思胜.沈金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4.
[5]贺晓婷.基于数据挖掘的郭立中教授从温肾运脾论治慢性胃炎的病案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作者:孙苗苗王珊珊郭立中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