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21-08-03 00:00:00

失眠(insomni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困难或不能维持睡眠状态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时间下降,无法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一种主观体验[1],通常包括以下1种或几种类型:(1)难以入睡;(2)难以维持睡眠,特别是频繁觉醒或醒后不能再次入睡;(3)早醒后不能恢复入睡[2]。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出现明显的月经失调开始到绝经1年后的一段时间,围绝经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47.5岁[3]。围绝经期失眠即是发生在女性围绝经期的失眠。国外研究表明,有33%~51%的围绝经期女性存在睡眠障碍[4]。

唐军教授为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医师,重庆市首批中医高级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对脑梗死、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以及失眠、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等有独到的见解。本文总结唐军教授从肝肾亏虚、夹热夹郁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运用补益肝肾、清热解郁治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临床经验。

1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

黄帝内经》把失眠描述为“不得卧”“不得眠”,但围绝经期失眠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并没有明确阐述,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于“绝经前后诸证”“不寐”等疾病范畴。《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由此可见,中医认为导致失眠的主要病机在于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血源于五脏,需要五脏参与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与五脏关系密切,其中又以肝为要。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女子经、带、胎、产皆以血为本,故《临证指南医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灵枢·五音五味》云:“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女子每因经、带、胎、产而伤于血,故而女子患病常表现为阴血亏虚之象。《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妇人大全良方》曰:“女子四十九岁而断精。”均说明更年期女性肾气阴阳逐渐虚衰。肾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虚衰易导致全身阴阳平衡失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髓生肝。”说明肝肾在生理上具有密切的关系。《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藏精,为先天之本,是元气之根,“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肝血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足则肝血旺,因此有“血之源头在乎肾”之说。精血同为水谷之精所化生,二者同源互化,肾精充足,则肝血充盈;血液流经肾,又可与肾精合成为肾所藏之精,肾精与肝血的关系是肝肾同源的基础。在病理上,肝肾又相互影响,《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由此可见,肝血不足会导致肾精无以充养,出现肾精不足的现象,肾精不足又会导致肝血不足,两者相互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常因家庭、工作、生活等,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志异常,从而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滞,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肝阴血不足,这也是导致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因素之一。

2唐军教授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认识

根据围绝经期失眠的病机特点,唐军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女性失眠以肝肾亏虚多见,常兼热兼郁,肾阴亏虚则不能上济心火,阴不制阳,虚火妄动,热扰神明,从而出现失眠、心烦、心悸等;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可见面部烘热、头痛、口干口苦等症;肾阴亏虚,脑失所养,则见健忘;若因素体阳虚,喜食生冷,或感受寒邪,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煦四肢,亦可出现四肢不温。肝血亏虚,脑失所养,则见头目晕眩。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皆有赖于营血的充养,肝阴血不足,冲任失养,则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而不行。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则寐不安;情志不畅,木失条达,肝气郁结,则见胸闷胁胀、急躁易怒。因此,围绝经期失眠以肝肾亏虚证多见。研究表明,从肝肾角度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事件较少[5]。

在治疗上,唐军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围绝经期失眠肝肾亏虚兼热兼郁的特点,以滋肾水、补肝血、清热解郁、宁心安神为治法,自拟滋水补肝汤。药物组成:生地黄20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茯神30g,酸枣仁30g,五味子10g,百合10g,灵芝15g,合欢皮15g,紫苏梗3g。方中生地黄滋养阴血;当归白芍川芎补血调血,血足则肝柔,肝柔则魂藏,魂藏则寐安;山萸肉补益肝肾,为平补阴阳要药;枸杞子补阴滋肾水;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神健脾气,安心神。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含有皂苷、黄酮等成分,主要通过抑制神经中枢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延长平均深睡时间,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6]。五味子补肾宁心;灵芝益气安神百合、合欢皮、紫苏梗行气解郁,且紫苏梗可防滋阴伤脾之弊。诸药合用,肝肾同补,清热解郁,宁心安神,则得寐矣。

3验案举隅

患者,女,53岁。2019年10月14日因“反复入睡困难1年余”初诊。患者1年前因家庭琐事出现入睡困难,每晚可入睡3~4h,易醒,醒后难以入睡,重则彻夜难眠,头昏不适,夜间潮热,偶有盗汗、心慌、胸闷等不适,纳可,二便调,已停经。舌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辨为肝肾亏虚证。治以滋补肝肾,调养心神。方予滋水补肝汤加减。处方:生地黄20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茯神30g,酸枣仁30g,五味子10g,百合10g,灵芝15g,合欢皮15g,紫苏梗3g。8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9年10月21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入睡困难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延长,每晚可入睡7~8h,偶有易醒、夜间潮热,头昏不适改善,心慌、胸闷较前缓解,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患者服药后诸症得到改善,睡眠时间延长,故守上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后患者复诊数次。经电话随访,现患者夜间酣睡,无明显潮热、盗汗、心慌等症状。嘱患者保持生活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按语:该患者处于围绝经期,存在肝肾亏虚的生理特点,又因家庭琐事导致夜不能寐。肝血亏虚,血不藏魂,魂不守舍,肾阴亏虚,虚热内生,热扰心神,故见夜不能寐、潮热、盗汗、心慌不适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昏不适;肝气不疏,故见胸闷;脉弦细为肝肾亏虚之象。治以补益肝肾,养心安神,方予滋水补肝汤加减。方中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柔肝,山萸肉、枸杞滋阴补肾酸枣仁五味子、灵芝、茯神养心安神百合、合欢皮、紫苏梗解郁安神。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解郁安神之功。

4小结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可能与血管舒缩症状[7]、雌激素水平下降、睡眠-觉醒周期[8]、紧张焦虑[9]等有关,一般应用苯二氮类、非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但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如宿醉感、乏力、头晕、嗜睡等,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唐军教授从中医理论出发,运用辨证论治理论,调补气血阴阳,补肾以养肝阴,补肝以滋肾水,肝肾同补,同时兼顾疏肝行气、养心安神等,使阴阳平和而疾病得愈。另外,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身调养。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保持生活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家庭关系和谐等,在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方俊南唐军

贵州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医院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