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阻肺 整体思维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1-11-17 00:00:00
发布时间:2021-11-17 00:00:00
编者按:慢阻肺是一种肺部气流受限的慢性肺病,是一种持续性、不可逆的呼吸功能损伤的疾病,较为难治,危及生命。中医对此病治疗较有优势。在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之际,本报4版与7版联动刊出中医药防治慢阻肺的系列文章,使广大医患了解中医药治疗此病的特色优势,在一呼一吸之间,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治疗慢阻肺整体思维很重要
贾海忠,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联盟”副主席,北京慈方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获“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荣誉称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以持续呼吸气流受限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会出现高热、
中医病因学认识
慢阻肺发病的病因,大致可分为外因(如吸烟、吸入空气中粉尘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内因(个体免疫力差、气道高反应等)。
贾海忠强调,中医治疗慢阻肺时,要避免被病因上的认识误区扰乱临证思路。中医病因学和西医病因学有很大不同:西医在治病之前需要找到导致疾病的确切原因,然后才能施治;而中医在病因认识上虽然也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之分,但往往是根据病邪引发疾病后的症状反应来判断病邪的性质,如依据患者表现出来的是热象、寒象还是燥象等各种不同情况,以进一步确定治疗思路。所以中医治病很多时候看上去是祛邪,其实是在调理人体自身的反应性。
从肺脾肾论治
从外邪的角度分析:冬天易感受风寒发病,如机体阳气充盛,则可形成外寒内热病证;夏季发作者多为感受热邪或风热,若素体有痰湿,便会郁结成痰热。从发病者正气虚的角度分析,一般来讲有肺气虚、脾胃气虚、肾气虚,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贾海忠指出,临床中可以用来治疗慢阻肺的方剂很多。如感受风寒发病者,可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外寒内热病证,可以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以热邪为主者,可以用千金苇茎汤、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
在融合医学基础上圆机活法
在慢阻肺发病早期,患者多就诊于西医院呼吸科,求诊于中医者多病情演变较为复杂,此时的辨治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而贵在圆机活法。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贾海忠认为,这句话所表达的内涵可看作是把中西医理论融合到一起的高明认识。他认为,人体最核心处毗邻的是“神机”,与外界接触的则为“气立”。人体内最核心的是血液,与血液最近的是心脏、循环系统等,都属于“神机”;与外界接触的如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属于“气立”。基于这一理论,论治疾病就可从病因、气立、神机三处入手,简约且灵活。
如从“神机—气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则可将肺、气管看作是与外界相通的“气立”部位。外邪侵袭这些部位,就形成了呼吸系统炎症,进而阻塞气道而发病,症见呼吸不利、憋闷气喘。“神机”的各个部位出现问题,影响到肺,也会发病。因此,治疗慢阻肺既要祛邪,又要调理全身,即《素问》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临床中,慢阻肺患者往往合并有胃肠道症状,如
贾海忠认为,目前中医临床中
中西并重疗效确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冯淬灵
冯淬灵,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约1亿人,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是我国居民死因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
吸烟、被动吸烟、生物燃料、空气污染是慢阻肺发生发展主要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疾病进展、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急性期常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现代医学治疗一般以抗感染、
稳定期规范治疗及合理管理是预防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稳定期管理得当,会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花费。
中医多手段提高疗效
慢阻肺隶属于中医“肺胀”“喘证”范畴。中医认为,虚、痰、瘀贯穿慢阻肺疾病始终。气虚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气虚初起多为肺脾气虚,渐至肺脾肾三脏俱虚,并可气损及阳,或阴阳两虚。阴虚初起多为肺阴虚或肺肾阴虚,逐渐演至肝肾阴虚,也可部分损及阳气。痰浊、瘀血既是脏腑虚损导致的病理产物,又是慢阻肺病机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本虚与标实相互为患,相互兼夹,迁延不愈,导致痰瘀互结阻于肺络。临床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六腑。
气道黏液高分泌和细菌耐药是急性加重期西医治疗的瓶颈,大样本证候调查表明,接近四分之三的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属痰热壅肺。循证证据证实,在急性加重期,于西医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复方可以促进疾病向愈,缩短病程。有诸多医家针对急性加重期的证候特点自拟中药复方,多项临床研究从减少气道黏液高分泌、减少耐药、提高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及抗炎等多方面揭示了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证明中药复方与西医治疗有协同作用。
关于稳定期的中医复方研究,主要集中在补肺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的健康教育、非药物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肺康复是非药物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肺康复可以提高呼吸困难的耐受性,减少过度通气,改善患者的骨骼肌功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等传统运动,以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以调形、调息、调心为手段,从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三个角度,达到强身
近年来,慢阻肺患者的全程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患者教育,只有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药物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验案举隅
王某某,男,65岁,主
总之,慢阻肺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防、可治。在慢阻肺的治疗中,中西医各有优势。中西并重,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让慢阻肺患者“健康呼吸,无与伦比”。
中医肺康复需加强科学推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生王明航
李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呼吸疾病医教研一线工作40年,擅长慢阻肺、老年
康复技术作为疾病“防、诊、控、治、康”全程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重大疑难疾病,疾病负担严重。近年来,慢阻肺患者的康复需求不断扩大,日益受到重视。
中医康复技术是中医学的瑰宝,是名医名家诊疗经验的升华,其遵循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阴平阳秘”等基本理念,侧重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功能调整,在慢阻肺治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康复人才缺乏、康复技术规范薄弱、康复指南缺如等问题。随着我国首部慢阻肺专病中医康复指南的发布及推广应用,困扰慢阻肺中医临床康复的有关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程度解决,中医康复技术在慢阻肺疾病治疗中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中医肺康复具有独特优势
慢阻肺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如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肺康复等)。中医肺康复是在
与主要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西医肺康复有所不同,中医肺康复涉及病种范围广泛,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等),也包括部分鼻部疾病(如慢性
重视辨证施术规范临床应用
为更好指导慢阻肺中医肺康复的临床实践,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分会按照国际循证指南研制规范,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经过专家咨询和现场讨论,最终形成发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
指南内容丰富,包括了临床常用的7大类11项中医康复技术,如简化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穴位贴敷(传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舒肺贴),针刺,
如穴位贴敷类技术,多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虚证类患者,实证类患者慎用。贴敷穴位可选择膻中、关元、肺俞、足三里、天枢等,可根据证候不同灵活选用配穴,如肺气虚可选太渊,肺脾气虚可选脾俞,肺肾气阴两虚可选膏肓、太溪等。
全面评估科学制定康复处方
康复实施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科学制定运动处方。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既往病史、本次发病情况、日常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等,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呼吸肌功能、心肺运动负荷、生活质量、营养状况、认知心理等检测,进行全面评估,进而选择患者能够耐受、符合个人习惯的方式方法,制定运动处方。同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明虚实寒热,进行中医康复评估,选择患者易于掌握接受、方便实施、风险较小的方式方法,确定中医康复技术方案。
在开展中医康复技术时,应严格掌握康复技术的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实施灸法类技术时,若患者出现晕灸应立即停止,过饥、过饱、过劳、精神紧张等不宜施灸。灸量宜先少后多,火力宜先小后大,程度宜先轻后重。灸量、
慢阻肺中医康复指南的研制发布,将进一步助推康复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但在加强指南推广应用的同时,尚有许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如加强康复技术的临床研究,建立完善技术规范,提高证据级别;融合最新科技成果,加强智能化、数字化康复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提升康复技术的科技赋能;开展基础研究,多维途径探讨中医康复技术的作用机制;加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尤其是社区和家庭为主的康复能力建设;加强复合型康复人才培养;充分吸纳西医康复的最新理念和研究成果,加强中西医康复技术结合、融合,不断提升中医肺康复技术能力和水平。
链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于2019年8月23日通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审核,正式批准发布。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GuidelinesforChinesemedicinerehabilit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分别于2020年6月和12月全文刊发。指南主要起草人有:李建生,王明航,张海龙。
该指南的制定严格遵循国际循证指南研制流程,成立了包括西医呼吸专业、中医呼吸专业、康复专业、
上一篇 : 中医提供方 应对“雾霾”及预防感冒
下一篇 : 香薷钦治夏季 感冒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