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檀从火论治哮病
发布时间:2022-07-19 00:00:00
发布时间:2022-07-19 00:00:00
王檀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肺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尤善治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各种感染性疾病。对哮病的治疗造诣颇深,形成了“哮病主于火”的独特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现将其从“火”论治哮病经验,总结于下。
哮病主于火
王檀经多年临床实践与研究,由“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延伸及扩展,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哮”“哮病主于火”的临床理论。
外感六淫,多从火化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热)是为六淫。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言:“六气皆从火化。”此言六气即为六淫邪气。分言之:外感于寒,邪气客于肌表,玄府密固,气血津液升降失常,怫郁不能通达化火;是以“风木生热,以热为本,风为标,言风者,即风热也”;是以湿性黏腻,易阻滞气机,其郁久不得宣化易化热与湿相合;是以“湿与燥兼”相兼则同化,燥多由“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致,其性“同于风火热”;是以火邪、暑邪本气为火。
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久病体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伤虚损都可导致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受邪则脏病精泻,五脏以虚火多见;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病于传化不力,积滞化热,故六腑以实火居多。在肺,或素有肺热,或肺气亏虚,肺阴煎灼;在肝,因忧思郁结恼怒,有太过与不及之两端,太过则肝阳亢盛化火,不及则肝阴不足,虚火内生;在脾者,或忧思过度,饮食不节,贪食凉饮肥甘,损伤脾阳,健运无力,失于升清降浊,或脾虚夹湿,土气敦厚,脾经火伏;在心者,火气通心,心肺相连,或肝肾不足,君火妄动,或心液耗伤,心经火热。
治法方药
王檀认为哮病治疗,当发时治标,缓则治本,外邪所致,当以发散表邪,清热化痰平喘为主;内伤当因脏腑制宜,更着重健运脾胃,补肾固本。哮病缓解时亦当不忘追本寻源,培土生金。临床上将哮病分为5个证型:①心经火热,常用清心止哮汤加减;②脾经伏火,常用理脾止哮汤加减;③胆胃郁热,常用蒿芩清胆汤加减;④肝经风热,常用镇肝熄风汤加减;⑤肾虚火炎,常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心烦多梦,合导赤散。
典型医案
李某,女,56岁,2016年12月15日初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促气短伴喉间哮鸣,每遇冷空气易发作。自行口服止咳化痰平喘药物未见好转,遂来门诊就诊。现喘促气短,喉间哮鸣有声,活动后加重,头昏蒙不清,偶有咳嗽,咳黄色黏痰,咽痒,口干苦,不欲饮水,平素喜食肥甘辛辣之肴,汗可,脘腹痞满胀痛,矢气出,小便黄,大便秘,里急后重,3日一行。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诊断:(热哮,肠胃湿热型)哮病。
治则: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方药:木香5g,槟榔7g,青皮10g,陈皮15g,枳实10g,黄柏10g,黄连15g,莪术15g,生大黄6g,黑丑3g,香附20g,厚朴5g,杏仁10g,人参7g。共5服,1服/天,早晚分服(因黑丑加热后,其泻下成分破坏,故全方改用免煎颗粒剂型)。
12月31日二诊:诉服药后喘促、哮鸣稍减轻。拟方:白芍30g,天冬20g,玄参10g,龟板10g,赭石20g,茵陈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炒麦芽30g,炙甘草10g,川楝子10g,牛膝25g,秦皮15g,蝉蜕10g,紫石英30g。7服,水煎服。1服/天,2次/天温服。
2017年1月8日三诊:自诉症状进一步改善,活动后稍有气短,哮鸣消失,希望巩固治疗,查舌按脉,重新拟方:黄芪30g,白术15g,人参10g,升麻5g,柴胡5g,当归15g,陈皮10g,炙甘草10g,姜半夏10g,黄连5g,杏仁10g,厚朴10g,秦艽20g,蝉蜕10g,紫石英30g。7服,水煎服。1服/天,2次/天温服。
按此患者哮病10年余,久咳久喘,伴喉间哮鸣为主证,故辨为哮病。患者素体肺脾虚弱,卫阳不固;土不生金,母病伤子。肺与大肠表里相应,中焦虚弱,或高粱酒醴,或生冷茶饮,摄入不节,脾胃运化无力,水液布散,代谢失职,内湿已成,郁久化热,在上炼液为痰,随胃气上逆,携浊邪上犯于肺,阻塞气道,肺气奔腾;在下湿热留浊肠间,故症见喘咳伴哮,脘腹痞满胀痛,矢气出,小便黄,大便秘。治疗宜急则治标,首为消积导滞,清利湿热,方用木香槟榔丸加减,行气破积,泄热导滞,气从以顺,滞得以下,使其肺主气之功渐复。复诊时见湿热积滞已除,仍有喘哮,此为肺金不能制约肝木,冬季阳气内敛,阴精内耗,阴亏而水不涵木,膀胱气化失司,气血津液随肝风上逆于肺,此时忌发散,宜潜镇,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三诊时患者哮病缓解,喘哮不显,脾弱肺虚之本显露。治疗上拟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获愈。(王智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 : 张伯礼论治湿浊痰饮类病
下一篇 : 治低热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