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龙丸

发布时间:2023-08-25 09:11:24

抱龙丸用于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抱龙丸--《中国药典》

【处方】茯苓50g,赤石脂25g,广藿香38g, 法半夏31g ,陈皮25g, 厚朴25g, 薄荷31g ,紫苏叶31g, 僵蚕(姜制)31g, 山药25g, 天竺黄38g ,檀香25g ,白芷25g ,砂仁25g ,防风31g, 荆芥38g, 白附子31g ,独活31g, 白芍25g, 诃子(去核)25g, 荜茇25g ,白术(炒)38g ,川芎(酒蒸)31g ,木香25g ,朱砂47g ,天麻25g, 香附(四制)2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辣。

【炮制】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1丸,一岁至二岁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抱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雄黄(研飞)120克,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30克。藿香叶60克,天南星(牛胆制)500克,牛黄(研)15克,阿胶(碎,炒如珠)90克,金箔(研)、银箔(研)各50片。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饱惊悸,痰涎壅塞;及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抱龙丸--《小儿药证宜诀》卷下

【别名】保肝丸(《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处方】天竺黄30克,雄黄(水飞)3克, 辰砂、麝香(各别研)各15克,天南星120克(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

【制法】上药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盛咳嗽,惊风抽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

【用法用量】温水化服。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至四次服,五岁一至二丸;大人三至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1~2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浆水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候透软,煮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240克,甘草75克,拍破,用水500毫升浸一宿,慢火煮至250毫升,去滓,旋旋洒入天南星末,慢研之,令甘草水尽,人余药。

【摘录】《小儿药证宜诀》卷下

抱龙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处方】赤小豆120克(略炒),五灵脂、白胶香、破故纸(炒)、狗脊(烧去毛)、木鳖子(去壳)、海桐皮、威灵仙、地龙(炒)、草乌(米泔浸三日,净洗,去皮、尖)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治肝肾脏虚,风寒湿邪流注腿膝,行步艰难,渐成风湿脚气,足心如火,上气喘急,小腹不仁,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抱龙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处方】琥珀、人参、天竺黄、檀香、白茯苓各21克,甘草(炙)30克,枳实(麸炒)15克,辰砂(水飞)75克,白山药250克(炒),牛胆南星(炒)15克,金箔50片。

【制法】上各味为细末,和匀,取新汲水为丸,如芡实大,阴干。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镇心解热。主治婴孩诸惊,四时温疫邪热,以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用葱白煎汤或薄荷汤送下,痰壅嗽甚,姜汤调化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抱龙丸--《医方一盘珠》卷八

【处方】明雄黄4.5克,辰砂4.5克,胆星15克,明天麻(姜汁炒)9克,竺黄9克,麝香1.5克。

|<<<<<123>>>>>|

上一篇 : 抱青丸

下一篇 : 抱龙圆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