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癌症 肿瘤形成诱因?

发布时间:2013-02-14 00:00:00

在1950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11位,在1964年时,肿瘤排名第4位,不是由于肿瘤发病率高了,而是其他疾病发病率降低了。”
    第三个原因是肿瘤的诊断率提高了,以前不知道是什么疾病,现在弄清楚了。“当然,我们也不讳言,目前肿瘤的发病率提高了一倍,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比以前多了。”孙燕院士说。
肿瘤形成诱因?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肿瘤的形成中,大家最关心的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外因,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内因也很重要。
    丰富的肿瘤诊治经验让孙燕院士了解到一个个不同的患癌故事,癌症患者都有着相同的一个诱因——— 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钩心斗角。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目前已经证实的有遗传、营养和内分泌失调、细胞免疫缺损和长期过度应激反应如精神紧张和其他不良刺激等导致各种正常调控机制失调,再加上长期外因的作用,细胞发生一定变化,初期表现为难以治愈的炎性反应、增生或过度增生。
    一般在这些“癌前病变”时期,病变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但如果已经出现“恶变”虽可有一定阶段性,一般是不可逆的。
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不对,但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
    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只不过没发展起来。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从医学上讲,如果人体内能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现在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为了“管束”它,人体内还有抑癌基因。平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维持着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而抑癌基因却变得弱小。
    因此,致癌因素是启动癌细胞生长的“钥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学物质等。多把“钥匙”一起用,才能启动“癌症程序”;“钥匙”越多,启动机会越大。
    很遗憾,我们还无法破解所有“钥匙”,因此还无法攻克癌症。
    孙院士指出,肿瘤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
    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比如,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时间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时间是40多天。由于癌细胞不断倍增,癌症越到晚期,进展得越快。
癌症是绝症?绝对不是,目前恶性肿瘤有一半可“治愈”!
    在发达国家像美国,恶性肿瘤中3/4都可以治愈。他们在上世纪初的肿瘤治愈率为1/3,1/3可以带病生存,还有1/3是治不好的。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肿瘤治愈率上升到50%。21世纪初,他们认为7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而且,美国的肿瘤发病率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治愈率以1.6%的速度在递增。所以美国人认为,他们将治愈好绝大多数的肿瘤。
    孙燕院士介绍说,在我国,像北京、上海大城市及沿海城市,恶性肿瘤中有一半可以治好,我们所说的“治愈”指的是五年内不复发、五年无病生存。但是由于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我们国家,恶性肿瘤的总体治愈率不及40%,所以,人们对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印象是这样留下来的。虽然有个别肿瘤的发病率在上升,但总体来说,我们对肿瘤的治疗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我们看到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下降。
    孙燕院士认为,如果将每年的健康体检全面覆盖到农村地区,加入到新农合医保中,督促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健康查体,那么绝大多数肿瘤都可以在早期发现,并治愈。
    如果人们都能每年查体,查体规范的话,我们可以达到美国现在的3/4的治愈率。现在看来,达到美国现在的治愈率水平我们还需要20~30年。
中药、补药能抗癌?基本上都是骗人的!
    很多久治不愈的癌症病人,都选择多种方法来综合治疗,面对众多的保健品或药膳类的食品,总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配合医院所开药品同时食用。那么,补药以及扶正中药究竟能不能治疗癌症?
    “没有,不可能的,所谓的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补药都是骗人的。”孙燕院士指出,扶正的中药只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并不能代替现代的肿瘤用药。用补药取代现代正规的肿瘤用药也是不可能的。“我是很热爱中医中药的,但药都有它的天性和作用,不能随便替代。”孙燕院士认为,各种保健品,虽均有一定的功效,也称之为功能性食品,但并非“药效”。
防癌 关键是要坚持“四原则”
    “我们总结了防癌有四原则,第一条就是远离致癌因素。”孙燕院士说,致癌因素有许多种,食物当中的亚硝胺和一些化学添加剂是致癌物,抽烟可以致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肥胖而肥胖者容易罹患癌症,肝炎病毒、EB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能间接诱发肿瘤,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导致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增多,这些都是常识。
    防癌的第二条原则是提倡每年进行健康查体。体检不能敷衍,根据所处的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级别的查体。“年轻人注重心肺功能,老年人可以做一个薄层CT和腹部B超,做胃镜前要做胃肠造影等等。体检不是没病找病,查体后可以采取预防措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二级预防可以查出许多早期癌,而早期癌是可以治愈的。另外,查体后,可以发现许多与癌症相关的疾病,我们叫癌前病变。”
    防癌的第三条原则就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癌前病变的定义各国不完全一样,我国定义有100~200种。“胃炎不算癌前病变,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乳腺增生不算,但是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腺瘤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女子宫颈糜烂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堵住癌前病变的口,治未病,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并且能发现早期癌。”
    防癌的第四条原则是保持身心健康。“精神要愉悦,适当地进行锻炼。如果能保证做到这四条,除非个别癌如胰腺癌,一般人都能健康。”
采访后记
孙燕院士的防癌心得
    孙燕院士是我国临床肿瘤学界的权威专家,“我从60岁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宣讲‘防癌经验’了,一讲就是20年……我最不希望患者非得到了中晚期才想到来找我,早采取措施,早从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预防,不好吗?”
    孙院士自己,就是一个从点点滴滴上注意防癌的“标兵”: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除了参加一些会议,平日很少用车,尽量“以步代车”;每年坚持两次体检,因为增加体检次数可提高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只要是以表扬、赞赏他为主要内容的会议,他都很少去,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而当遇到不公平、甚至是诽谤时,他也觉得自己并不是别人说的那么差;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努力做个“没心没肺”的人;烟酒是绝对不沾的,因为没有必要人为地给自己“诱发”肿瘤……
    年过八旬的孙院士用自己健朗矍铄的状态证明——— 他的防癌心得,很有效!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