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血瘀理论阐述皮肤衰老的机理
发布时间:2018-04-01 00:00:00
衰老又称老化,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功能退行性改变[1]。皮肤是人体衰老过程中最明显的器官,其衰老程度直接反映机体的老化水平[2]。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现已有报道明确提出皮肤衰老是内源性生理因素和外源性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由于皮肤暴露于体外,容易受到紫外线等外源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皮肤衰老[4]。美国皮肤病协会也指出皮肤老化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害所引起,这个过程即称为光老化[5]。了解皮肤衰老的成因,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已成为皮肤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中医学认为皮肤衰老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机体阴阳失衡,脏腑机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关[6]。近年,随着对中医衰老机理的探索,不少学者提出了“血瘀致衰”的理论,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延缓和防治衰老,收效颇佳[7]。本文主要从中医血瘀理论对皮肤衰老的机理进行探讨。
1皮肤衰老的表现
衰老皮肤常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皱纹增多,弹性减少或消失,皮肤变薄,易脱屑瘙痒,皮肤增厚,变硬,失去光泽,皱纹增加,常见色斑及疣状物[8]。自然老化皮肤多表现为细小皱纹、皮肤松弛、干燥和粗糙;光老化皮肤多表现为弹性丧失、皱纹粗深、皮革样外观,常伴有色素沉着异常和毛细血管扩张[9]。《黄帝内经》开创的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面皆焦,发始白……;丈夫八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面焦,发鬓颁白。……”《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已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可见,随着机体衰老,皮肤也必然出现老化外貌。血瘀伴见皮肤衰老的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萎缩、松弛、起皱,皮肤暗黑、无光泽,肌肤甲错、斑痣丛生等症状[10]。
2皮肤衰老—血瘀相关的中医理论基础
衰老—血瘀相关理论始于《内经》,书中虽无血瘀之名,但有“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记载[11]。《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三十岁,……,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到年衰之人“精耗血衰……血气凝泣”。这些均表明人体出现衰老的重要原因在于血瘀。血瘀是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失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是中医诊断学的立论依据,皮肤作为机体最易显露的器官,在衰老过程也易首当其冲,突出显示了衰老的全过程,因此,皮肤的衰老亦存在血瘀征象。发不得血养,则脱落不长,皮肤得不到血液滋润,则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色素沉着,亦可见皱纹、发焦等。
血瘀既是皮肤衰老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又是加重皮肤衰老的关键因素。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以此养生则殃。”《灵枢·平入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遭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天年》中云:“其不能终寿而死者,……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综上可见,气血运行通畅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充盈,周流不息,内调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全身机能活动得以正常维系。“气乃神之祖”,气血充盈,精神旺盛,则机体衰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顺畅则面色红润,肌肤润泽;反之,若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必致停而为瘀,加速机体衰老的发生。综上所述,机体衰老是促进瘀血形成的条件,而血瘀又是促进皮肤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12]。
3血瘀致皮肤衰老的病机探讨
中医学对于人类衰老的机理有其独特的认识,《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对于衰老的看法有“先天禀赋论”“阴阳失调论”“脏腑虚衰论”“精亏神损论”“气血虚衰论”“痰阻血瘀论”六种。参见《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对于衰老的论述,关于血瘀的形成、致病和致衰机制,本文认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主要表现在肾虚精亏致瘀、气血亏虚致瘀、阴虚血热致瘀、实者主要表现在气机郁滞致瘀、寒凝血脉致瘀、痰凝互结致瘀三个方面。各病理因素相互作用,交叉影响,最终导致血运无力,血行不畅,血脉瘀阻于肌肤脉络,从而加速皮肤衰老的产生。
3.1肾虚精亏致瘀
肾藏精,肾精化肾气,肾中精气盛衰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根本,是判断机体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面皆焦,发始白,……;八八,则齿发去”,这段经文充分表明,衰老的进程取决于肾中精气的强弱。肾为阴阳之根,肾中阴阳盛衰主宰着五脏气血津液的盈亏。现代名医赵锡武所言:“人体年老而衰者,由于肾脏之精涸不续于诸脏之故”。肾精充足,肾精化肾气,肾气旺盛,从而推动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肌肤腠理得以气血濡养,腠理充实,皮肤紧密而富有弹性,气血上荣于头,则面色红润而富有光泽。肾气分阴阳,肾气充盈,肾阴肾阳旺盛且相互平衡,肾阳旺,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全身之阳皆衰。若肾虚阳气不足,产热减少,阳虚生寒、寒客于血脉而致瘀血内阻;若肾中阴精不足,精血同源,津枯血少,脉道瘀塞不通、最终导致血瘀的发生;综上可见,肾脏虚衰,肾精亏虚,精不化气,气不化阴阳,肾阴肾阳虚衰,血脉营运失常,终致肾虚血瘀之衰老征象。出现反应迟钝,腰酸耳鸣,发脱齿摇等老态。皮肤失其精血濡养,变得粗糙、晦暗枯槁无泽等皮肤衰老征象。可见,肾虚血瘀是导致机体衰老、皮肤衰老的根本病机[2]。邓悦等临床研究发现在机体逐渐衰老过程中可伴见各种“瘀”的征象,如老年斑、巩膜混浊、皮肤色素斑等多种疾病[13]。吴中朝等依据中医理论和古代文献研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肾阳虚衰为主,瘀血内阻为标是人体衰老之本[14]。
3.2气血亏虚致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与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两者并行以供给人体各脏腑组织之营养需要。气为血之帅,久病气虚,帅血无力,一方面血液无以化生,另一方面血液运行迟缓,日久必造成血脉瘀阻。正如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所说“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景岳全书》中也指出“凡人之气血犹如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血为气之母,血的亏耗或功能失调,亦必影响及气。血液亏虚,气无所养,亦必导致气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运不畅更加重了瘀血的阻滞,形成一种“虚实挟杂”,“气虚血瘀”的局面。由于瘀血的产生和存在,内至脏腑,外达皮肤得不到正常濡养,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皮肤粗糙、黯淡、皱纹等。可见“虚”是现象,“瘀”是本质,“虚”是归宿,“瘀”是原因。颜德馨等依据气血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结果为研究论据,提出“气虚血瘀是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15]。
3.3阴虚血热致瘀《金匮要略》有载“热之为过,血为之凝滞”。王清任亦云:“血受热则熬成块”。邪热入血,血与热邪互结,热邪内蕴,血液受热煎熬而黏滞,血脉凝结,脉络不通,血液运行迟缓,凝结成瘀,或热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留于体内,均可形成瘀血。《读医随笔》中提出“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瘀热互结,胶结不解,阻于脉络,致使脉络受阻不通,瘀热之邪阻于肌肤,皮肤逐渐显得粗糙、变黑,久而久之,则会引起痤疮、脂溢性皮炎等多种血热性皮肤病,从而加速皮肤的衰老进程。
3.4气机郁滞致瘀气在人体内运行不息,上下流动,升降出入,才能使血液得以正常运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机条畅是保证血行通畅的重要环节。正如朱丹溪所言:“血为气之配,……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因情志不遂或暴怒伤肝,致肝气不舒,肝气郁滞,气郁易转化为血郁,而血郁又为血瘀之先导,气机不利,血运不畅,终致血脉瘀阻。即《奇效良方》所云:“气塞不通,血壅不流”。气道阻塞、血留而不行,瘀滞脉内,气滞血瘀,百病由生。皮肤得不到气血濡润,日久则枯槁成斑。宋《圣济总录》云:“斡旋气机,周流营卫,疏通凝滞,然后气运而神和”。若营卫不周流,气血凝滞,则壮者衰老,老者夭亡。研究显示,肝郁气滞证病人血浆中TXB2显著升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表现血流速度变慢,异常流态增多,瘀血及渗出现象增多[16-17]。
3.5寒凝血脉致瘀《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灵枢·天年》曰:“其五脏皆不坚,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寒邪外淫经络,令血凝涩而不流,内外合邪,则脉络气血瘀阻。《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则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诸病源候论》中提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遇寒则凝,寒邪客于血脉,导致血脉拘急挛缩,血液涩滞不流,脉道不通,凝而为瘀。参考古代医家的论述,可以充分的说明寒邪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所言:“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寒凝致瘀,郁于肌表,久郁不化,肌肤失养,以致皮肤板硬,局部则出现结节或结块,发为红斑。
3.6痰凝互结致瘀痰证理论始于《内经》,但《内经》中并无“痰”字,只有“水饮”“积饮”的记载。《灵枢·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正常输布,有赖于脾气的运化,脾运化功能正常,则痰浊无以化生。若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液不能布散而停滞体内,积水成饮,饮凝为痰。痰致病广泛,可随气的升降,内至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所不至。痰性重浊黏滞,若痰浊流溢于血脉,则脉道阻塞,从而致衰生病。瘀血、痰饮二者成因不同,在疾病形成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可因痰致瘀,亦可因瘀致痰。若血瘀日久,气机运行不畅,气不化津,津液代谢受阻,水湿停聚,亦可形成痰饮[18];正如巢元方所言:“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痰浊、瘀血阻塞脉道,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其血液濡养而出现一系列衰老夹瘀征象。方永奇等[19]“通过对痰证293例的实验研究表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是痰证血液循环的基础,血液黏滞性、浓稠性、凝固性和聚集性增高是其主要表现,从而为痰能致瘀理论奠定了实验研究的基础。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二者胶结不解,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各种病变的发生”[20]。《明医杂著·化痰丸论》曰:痰浊内停易引起多种衰老性疾病,如老年痴呆、中风等,而在皮肤衰老方面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或光亮如油,肌肉松软如绵,皮肤油垢明显等痰凝肌腠、痰留皮肤的病变[21]。
4结语
通过对皮肤衰老的中医机理探讨,笔者认为血瘀在皮肤衰老进程演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皮肤衰老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加重皮肤衰老的重要病理因素。随着对皮肤衰老—血瘀相关理论的不断深入,逐渐凸显出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延缓和防治皮肤衰老方面的独特优势,基于中医血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研究,以促进活血化瘀方药在皮肤衰老防治中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和推广。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作者:张健张小卿张宇吴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