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脾胃论》之脾胃学说对中医美容的指导作用

发布时间:2017-02-13 00:00:00

中医美容附属于中医药学发展而来,其历史悠久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根据中医理论的指导,采用中药调理脏腑、调节阴阳,达到美容养颜、祛斑除皱、延缓肌肤老化进程的目的。现代美容多采用西医的外治疗法,虽见效快,但疗效不稳定,文献也屡见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而中医美容采用内调法治疗,不良反应小,而且疗效持久稳定,已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如何继承中医学家的医疗思想和临床经验,已成为当前研究中医美容理论的焦点。身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丰富了脾胃学说,并著有《脾胃论》,主张补脾胃、升阳气,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充盛则元气充足,若胃气伤,则五乱互作,害人五脏。李东垣强调调理脾胃的重要性,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运用“补中益气、益气活血”等独特的治疗方法。现在学者普遍认为,中药美容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血液循环、减少黑色素生成来改善肤色,以及通过抗氧化来保护肤色等,因此,本文将从李东垣脾胃学说并结合中医药美容的机制对当前中医美容理论的应用进行新的探讨。

脾胃学说对改善肤色的指导作用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一般可通过望诊,即从人的面色面容方面看人的气血盛衰情况。古语有白绢裹朱砂之说,即健康的肤色应是白里透红。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就是血液流通顺畅的情况与肤色的健康相关,人体面部肤色在血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表现红润的健康状态;血量不足或血流不畅将导致面色晦暗,甚者色素沉着,暗沉生斑。从中医学角度而论,脾虚则化生无力,不能化生精微,使水湿上泛,与风寒之邪相搏;或因气机郁滞,郁久化瘀,脾虚则推动气血力弱,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使颜面气血失和而使色素沉着、瘀阻成斑。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化水谷为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则气血旺盛,可见肌肤红润富有弹性;反之,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气血津液不足,不能濡养颜面,可见面色淡白,萎黄不泽,或面如土色,暗淡无光,或肌肤皱褶,肌肉松弛。鉴于李东垣脾胃元气论及肺之脾胃虚论,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可见其他疾病的发生,而脾胃虚兼见肺病者,可表现面色恶而不和,因此,有学者提出“以色治色法”,即以药取其色,以白除黑[1]。根据中医五色归五脏的藏象理论,白色属肺,肺属金;黑色属肾,肾属水,肺为肾之母,而脾属土,脾为肺之母,因此,根据“子病治母”的理论,即可用白色药物治疗色素沉着,根据历代美白药物药性归属统计发现,大部分白色药物入肺经的同时也归属于脾胃经,如,经典方七白膏(白茯苓、白附子、白及、白芷、白术、桃仁、白蔹、冬瓜仁、辛夷、细辛)[2]。作为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方——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是“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因肺为气之本,脾为肺之母,脾胃虚则肺气的生化之源不足,故用黄芪补肺气、益皮毛而固腠理,辅以人参、甘草,泻火热而补脾胃中的元气。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营血亦亏,当归和血调营,助人参、黄芪益气养血,白术燥湿健脾,亦可助黄芪补中益气。陈皮理气和胃,醒脾调中,升清化浊,气旺则血行,使黄芪、人参补而不滞。同时用以升麻、柴胡升举下陷的阳气。其立方之旨不外乎补脾益气,升阳调中,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脾气健运,升降有序,气机畅达。现代方剂学认为,该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在临床美容应用中证属脾虚健运而使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或土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气血不能濡煦而使皮肤暗淡者皆可采取健运脾胃的方法使脾升清功能正常,进而使清阳上升,水谷精微上荣头面,改善肤色。

脾胃学说对保护肤色的指导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美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抑制酪氨酸酶以及抑制黑色素细胞的增殖等方法达到美白的效果。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决定了肤色的深浅,其中,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3]。有学者研究表明,紫外线诱导产生的氧自由基可促进酪氨酸酶的表达,使黑色素形成增多,提示人体内氧自由基可使皮肤老化加速无光泽,说明抗氧化活性对美白皮肤、保护肤色的重要性[4]。中医认为,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源泉,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之息息相关。李东垣也提出“养生当实元气”的思想,又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所以,现在临床上延缓皮肤衰老的方法除了补先天之本外,还可从补后天脾胃之本入手。脾为中土,其病每无定体,临床中应考虑到肝、心、肺、肾的有余与不足,或补或泻,但必须抓住脾胃这个重点,因为五行之间不单存在互藏的关系,还有相克的关系,唯有脏气均、生化协调,才会使机体处于一种正常生理状态,当脏气衰或生克制化失常时,就会产生诸多疾病。《脾胃论》中也提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元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由此可见,元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一言概之,脾胃病则元气衰,元气衰则折人寿。

作为补益脾胃的主方——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奠定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其脾胃学说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减而来,主要是在脏腑用药法基础上又运用了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在治法上更进一步。近年来,研究[5]表明,四君子汤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改善衰老细胞的超微结构,对延缓衰老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酸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生物活性,其抗炎作用明显,而单味白术不仅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对抗红细胞自氧化溶血,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茯苓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同时在保肝、抗肿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人参中美白嫩肤的活性成分尚未确定,但人参皂苷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这些药物大多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黑色素合成,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延缓皮肤衰老,维持皮肤弹性和色泽,对保护肤色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能延缓老年机体功能退化和衰老性疾病的进程。

小结

综上,不难发现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的脾胃学说在美容方面的相关理论虽未形成体系,但对中医美容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总之,皮肤黯淡无光、色素沉着以及皮肤老化褶皱多与人体脾胃功能失常加速机体衰老的进程有关。并且其他脏腑的病变,将直接或间接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从而引发或加重与脾胃相关的损美性疾病。因此,中医美容应当遵循整体观念,结合中医药美容机制,以调节脾胃为中心,兼顾其他脏腑功能,以调和阴阳气血为根本,做到治内以养外,提升美容效果,进一步展现人的自然美和健康美。

参考文献

[1]邢继霞.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及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新中医,2013,45(6):12-13
[2]吕明圣,张旭帆,王瑢睿,等.《备急千金要方》治疗颜面损美性疾病用药规律初探.河南中医,2015,35(4):703-705
[3]JungSY,JungWS,JungHK,etal.ThemixtureofdifferentpartsofNelumbonuciferaandtwobioactivecomponentsinhibitedtyrosinaseactivityandmelanogenesis.JCosmetSci,2014,65(6):377-388
[4]SuwannalertP,KariyaR,SuzuI,etal.TheeffectsofSalaciareticulataonanti-cellularoxidantsandmelanogenesisinhibitioninalpha-MSH-stimulatedandUVirradiatedB16melanomacells.NatProdCommun,2014,9(4):551-554
[5]雷超,张力华,苏婷.加味四君子汤对衰老大鼠的脾脏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941-2944

【作者】李悦;朱爱松;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