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皮肤科学术渊源

发布时间:2017-07-11 00:00:00

吴门医派及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对中医皮肤科发展的影响

中医学沿袭千年,在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别悬殊的影响下陆续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作为江苏地域性医学流派,继承了传统中医思想并提出了崭新的中医思维模式,不仅促进了区域中医事业的繁荣兴盛,并且随着专科的分化向不同的学术领域渗透,对中医学术传承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中有关中医皮肤科的学术渊源及学术理念,概述如下。

1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的形成及学术影响

吴门,苏州旧称,主要包括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地区以及浙江西部地区。孟河是常州市的西北边陲小镇。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思想的影响下,吴门、孟河地区以儒从医者为多,或承其家学,或授于师门,得天独厚的社会文化氛围和自然地域特点为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吴门、孟河医学文化促进了当代周边地区中医院的学术兴盛及医学繁荣,如苏州市中医院、昆山市中医院、常熟市中医院、张家港市中医院、太仓市中医院、吴中区中医院、吴江市中医院等,对江苏省中医院的中医学术和专科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江苏省中医院在建院之初就荟集了叶橘泉、曹鸣高、承淡安、邹云翔、丁福华、邱茂良、马泽人、张泽生、许履和等大批吴门、孟河医家。国医大师干祖望、徐景藩、周仲瑛、夏桂成,省级名中医单兆伟、刘沈林、管汾、吴淞、徐福松等在学术思想上也都受到了吴门、孟河医学的影响。中医人才积淀奠定了江苏省中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并形成了多条学术传承脉络,如马培之-贺季衡-张泽生-单兆伟、马培之-邓星伯-许履和-徐福松等。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是本省成立最早的中医皮肤专科,其创始人管汾出自孟河传人干祖望及许履和门下,自科室成立以来,曾多次组织学习班,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授课,为中医皮肤科学术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2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皮肤科学术渊源

中医皮肤科源出中医外科,现存皮肤病资料主要散见于外科典籍中,而明清时期是吴门医派、孟河医派重大发展转折期,也是中医皮肤科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门医派的鼻祖是金元时期的朱丹溪,朱丹溪门人戴思恭则是吴医学派形成的引导者[1]。元末明初,戴思恭徙吴行医,传王仲光而使“吴中医称天下”,明代中叶,薛立斋成为“苏之医派崛起于后”的代表人物,至清代温病学派的兴盛,前后数百年间,形成了举世瞩目、经久不衰的吴门医派。其中戴思恭、薛立斋、王维德对后世吴门皮外科的影响最为显著。明代戴思恭,原浦江人,晚年移居吴县,著有《秘传证治要诀》等书,认为痈疮之患要注意鉴别,防其恶变,施药因人而异,强调疮疡痈疽病因归于“火热之邪”,治疗主张滋阴降火以去其根。明代薛立斋通晓各科,尤善外科,著有《外科发挥》《疠疮机要》等,其临证重视整体辨证,认为外科疾病均发于内,治疗主张以调整气血为主;诊断注重四诊合参,尤关注望诊和切诊。王维德,江苏吴县人,“全生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外科证治全生集》,其主要学术思想有:1)创阴阳辨证体系,立阳痈阴疽之说;2)立独特的阴证病理学说;3)倡“阳和通腠、温补气血”大法,创“阳和汤”等阴疽名方;4)重用“消法”,善施“托法”[2]。吴门皮外科的兴盛及发展为后世江苏皮肤外科学术继承及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中叶民间盛传“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3]。孟河医派医家中最为著名的是费、马、丁、巢四大家。孟河四大家取中医经典之精华,熔各派学术于一炉,在认识外感病方面,宗《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但又不拘泥伤寒方,师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而又不墨守于四时之温病,开创了中医学史上崭新的寒温统一的学术风气;在用药方面,形成以“醇正和缓”为宗,以“轻清简约”为法的用药特色。其中马培之对长江流域中医外科学术传承影响较大。马培之,孟河镇人,著有《外科传薪集》《外科集腋》等,“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在内科方面,马培之尤重调理脾胃,提出调营畅中、甘温治痞、调补中宫等多种调治大法;在外科方面,马培之主张凡业疡科者必需先究内科,要“既求方脉刀圭益精”,提出辨病精当、辨证精细,遣方绵密、用药平正,同时注重调畅情志、迅速止痛等诸多学术观点,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马培之还创造性地将运气学说融入实践中,认为长夏湿土司令,太阴用事之时,暑必兼湿,治必分暑湿之孰重孰轻,分别选用辛开清泄或辛开苦泄等法施治,实属创举。马培之门生甚众,最著名者有邓星伯、丁甘仁、贺继衡等。自清朝以来,众多名医出身于孟河医派,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中医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履和教授曾拜于孟河马培之传人邓星伯门下习中医外科,著有《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增评柳选四家医案》,在治疗梗阻性疾病时,许老师宗邓星伯“呕吐最宜苦辛酸药”之法,以辛开苦降止呕通腑气,常以左金丸、半夏泻心汤、温胆汤加减治疗,无论梗阻的部位、程度、性质和类型,但见“湿热中阻,胃气上逆”证候,均用辛开苦降施治,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后期徐福松师从许履和,继续发扬孟河医学特色,从事外科(男科)感染及疑难杂病方面研究。此外,单兆伟得到孟河学派传人张泽生垂青,后从事脾胃科工作,在用药方面继承了张泽生治百病均以胃药收功、用药轻清醇正、兼顾气阴的思想。早期吴门和孟河医派以师承及家传为主,近代以来,传承模式发生了重大改革,形成了师承、家传与院校教育并存的格局,出现了学院教育、函授教育、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等多种传承形式。20世纪50年代,江苏省各地一批名医汇聚成立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通过自编讲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创立了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中央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开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在这次学习中,江苏省中医院大量名医参与其中,包括国医大师干祖望、徐景藩、夏桂成,外科主任许履和、皮肤科主任管汾等。此外,江苏省中医院也设立学术流派传承机构,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独特优势,高度整合人力资源,从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提升中医临床特色和水准,为吴门医派和孟河医派的学术继承提供发展平台。这一系列措施都对中医外科包括皮肤科在内的学术传承及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吴门医派、孟河医派诊疗思想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体现

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成立于1974年,学术创始人管汾主任在江苏省中医院得到许履和、干祖望的指导,系统学习了中医皮肤科理论,之后不断引进人才,先后培养出大量中医皮肤科优秀人才,如吴淞、魏跃钢、陈力、闵仲生、谭城等多名专家。在皮肤科的创建过程中,吴门医派和孟河医派在学术继承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归纳和总结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独特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弘扬学术流派特色与优势,推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历史意义。现将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中有关皮肤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3.1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吴门医派的最大特色在于对温病学说的继承,温病学说特征之一在于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创立,而将卫气营血思想运用于皮肤病是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在中医史上的改革创举。温病学说是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为基础,汲后世各家学术理论之精华,融临床诸科实践经验之精粹而成。清代叶天士首将卫气营血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4]。此后的温病医家以此辨证方法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管汾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运用到银屑病的治疗中,将银屑病的急性期辨为血分蕴热证,治以清热凉血,药物多选牡丹皮、生地黄、生石膏、当归、赤芍、生槐花等,银屑病后期容易热盛伤阴,多加入麦冬、天冬、黄精等,并且根据上述治疗原则配制白疕合剂,临床治疗获得较好疗效[5]。

3.2辨证细腻,治法灵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孟河医家尤其强调在精确辨证基础上进行施治,注重辨证细腻准确,治法灵活多样,不分内服外用,以获效灵捷为先机[6]。常州名医屠士初认为,“学辨证不难,难在舍从,舍从不慎,往往毫厘之差,千里之谬”[7]。孟河医家都是精通各科的名家,临证治法灵活多样,不分针砭、刀圭、汤药、丸散,不分内服、外用,均以切病获效为要[8]。马培之还强调,外症不能只着眼于局部,更要内外兼治,不仅使用各种丸、散、膏、丹等从内而治,还用刀针相结合,内外并举[9]。管汾继承发扬孟河医家辨证细腻的特色,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张先明确皮肤病诊断再辨证施药,而对于一些难治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更要结合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判断预后,辨清轻重缓急。后期吴淞主任继承发扬中医皮肤病的辨证特色,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同时主张中医辨证与中药辨证的统一。辨药是指了解现代药理及毒理作用,在处方用药时注意对药物的筛选,以提高疗效,避免中药毒副反应。如在扁平疣消退后常有色素沉着,常选用具有增白作用的中药如僵蚕、白薇、白及、白芍等;慢性湿疹、皲裂性湿疹出现患部肥厚、苔藓化时,常加入藿香、黄精、白及、伸筋草、透骨草等具有软化皮肤作用的中药。在治疗方法选择上,管汾也强调方法多样性,例如耳针治疗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梅花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斑秃,艾灸治疗寻常疣,割治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等。

3.3用药轻灵,醇正和缓

孟河医家主张用药轻灵,醇正和缓。轻灵是指药性平淡、药力缓和、用量较轻,但药效突出,具有治病不留邪的作用;醇正是指用药不以炫奇、猛峻求功,而在于义理得当[8]。治法用药看似平淡,但绝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是能更好地治疗疾病。费伯雄曾云:“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后代马培之秉承了费伯雄的“和缓醇正”之法,用药平和,反对滥用峻猛之药;丁甘仁则强调,临证用药要评估患者体质强弱,审查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则无猛峻之剂,缓则无急增之功”。可见孟河医家用药特色之一即轻病用轻药而轻不离题,重病用重药而重不偾事。干祖望私淑李东垣,处方用药轻灵,单味药不超过10g,每剂8~10味;干祖望传人管汾认为,药味药量复杂不仅浪费医药资源并且会失去“药专力宏”的作用。

3.4注重养阴,顾护脾胃

养阴法本属中医传统治疗八法中的补法范畴。在温病治疗过程中,阴液耗伤是温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阴液耗伤程度常关系着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故温病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吴门、孟河学派传人徐景藩认为,胃分阴阳,胃阴者,胃之津液也,乃胃腑根本,胃之受纳腐熟必赖胃阴的濡润,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治疗胃阴不足之证当以甘凉濡润为主[10]。叶天士云:“宜用甘药以养胃之阴”,甘凉的治法能滋胃阴而养胃体,甘能入脾胃二经,凉能制其郁热,甘凉相合能滋养脾胃。徐景藩宗前人之说,甘凉的方剂常用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生地黄、玉竹)及沙参麦冬汤(去冰糖、生地黄,加天花粉、桑叶、白扁豆、甘草)之属以达甘凉养胃之效。在皮肤病临床实践中,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临床表现为皮损潮红、白色鳞屑、皮损增厚等症状,患者多为腹型肥胖者,且多生于立夏-大暑之间火令之时,谭城主任以理法之象推演为“火炎土焦”证,治疗以泻火滋阴、甘寒调候为大法,其自拟方剂坎离方每味药量均未逾10g,用药轻灵,取“轻可去实”之意。综上所述,吴门医派、孟河医派至今生生不息,枝繁叶茂,这与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息息相关。通过总结归纳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皮肤科学术渊源及中医皮肤科的相关临证经验,可以更好地发挥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学术优势与特色,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霞李媛媛张乐其谭城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