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湿疮”湿疹
发布时间:2013-07-10 00:00:00
发布时间:2013-07-10 00:00:00
郝学君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面肌痉挛、截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湿疹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师从郝学君,现将其针灸治疗湿疹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中医学称湿疹为“湿疮”,但中医古代文献并无湿疮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皮损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若浸淫遍体,滋水较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血风疮或栗疮;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发于手部者,称瘸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或绣球风;发于四肢弯曲部者,称四弯风;发于婴儿者,称奶癣或胎症疮。
病因病机:该病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分类与诊断
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急性湿疮: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唇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继而在潮红、肿胀部位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自觉瘙痒,轻者微痒,重者剧烈瘙痒呈间隙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可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
亚急性湿疮:多由急性湿疮迁延而来,急性期的红肿、水疱减轻,流滋减少,但仍有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或轻或重,一般无全身不适。
慢性湿疮: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湿疮,其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显著或有苔藓样变,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间有糜烂、流滋。自觉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情绪紧张、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时为甚。若发生在掌跖、关节部的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不等,常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等全身症状。
火针与体针结合治疗
根据湿疹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郝学君采用针灸治疗时,多采用火针与体针相结合,对于一般湿疹及顽固性湿疹均有显著的疗效。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粗针具烧红后于选定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的疗法,火针具有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经络通达,气血畅行,因此这种疗法在针灸学中又称“温通刺法”。火针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骨科、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方面。火针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深而速刺法、浅而点刺法、慢而烙熨法等。
他采用火针治疗湿疹时,主要取膀胱经的背俞穴为主:风门、肺俞、膈腧、脾俞、胃俞等,操作方法选择“浅而点刺法”。因湿疹常由于风湿、风热引起,风门穴具有祛风散邪,宣肺固表作用。《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因肺主皮毛,故取肺俞。脾俞、胃俞具有健脾利湿,和胃益气作用。
若属于慢性湿疹,则因久病入络,故取膈腧,膈腧为八会穴之“血会”,具有活血和血作用,且“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通过活血和血,有助于祛除风邪。
疗程:每周1次,进行火针治疗后,72小时内应避免局部沾水,避免感染。
体针疗法
体针疗法则主要取脾经和胃经穴位为主,如: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中脘、天枢等。其中足三里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化痰,补益正气作用。三阴交具有健脾利湿,滋补肝肾作用,主治湿疹、水肿等。阴陵泉具有健脾利湿,消肿止痛作用。中脘、天枢具有健脾和胃,疏理中焦,升清降浊作用。
湿疹患者大多有瘙痒症状,甚则影响睡眠,可以取肩髃、风市、百虫窝等穴位。肩髃具有疏经通络、散风清热功效,主治风热瘾疹。《百症赋》还记载: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风市具有疏通经络,散寒除湿功效,主治遍身搔痒。百虫窝清热凉血、散风止痒,主治下部生疮、风疹、皮肤瘙痒。
若热盛者,可取曲池、支沟、血海等。曲池疏经通络、散风止痒、清热消肿,主治疮疥瘾疹。《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记载曲池: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支沟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三焦主通调水道,故支沟有良好的利湿作用,且热随湿去,因此,具有清热利湿功效。血海调经统血,祛风止痒。《内经图翼》记载血海穴:先补后泻,又主肾脏风,两腿疮痒湿不可当。《胜玉歌》则记载: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若体虚者,还可以取气海、关元穴,培补元气、益气温阳。
疗程:针刺每天1次,每周5~6次,每次留针30分钟。
在预防与调摄方面:一是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二是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羊肉、鱼腥海鲜等发物。三是饮食上还应该忌酒,因饮酒易生湿热,导致湿疹复发或加重。
典型病例
柴某,女,32岁。患者5年前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开始出现红斑、丘疹等,在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湿疹。经治疗后,病情缓解。此后,进食刺激性食物,导致湿疹反复发作。半月前,患者病情复发来院住院治疗,经采用静脉输液,外用中药等方法,病情有好转,欲求针灸治疗。
症见:周身红斑丘疹、渗出,结痂、瘙痒,以四肢为重,舌体偏胖,苔白,脉细数。
中医诊断:湿疮(脾虚湿盛,湿热蕴结)。
治疗:健脾利湿,清热祛风止痒。
治疗:火针取风门、肺俞、膈腧、脾俞、胃俞等穴。体针取中脘、天枢、关元、风市、血海、百虫窝、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肩髃、曲池、支沟等穴。严重皮疹区进行局部围刺。针刺3天后,搔痒症状明显缓解。治疗10天后,皮肤红斑丘疹已经明显消退,仅见黑色色素沉着,皮肤已经平整,无突起,瘙痒症状不明显。治疗2周后,患者病情缓解,遗留局部皮疹色素沉着,出院。
上一篇 : 临床分三型辨证施治寻常痤疮
下一篇 : 天冷当心冻疮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