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泄泻经验方藿梅汤加减应用
发布时间:2013-07-08 00:00:00
发布时间:2013-07-08 00:00:00
小儿泄泻四季常有,以夏秋多见,由于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故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外易为六淫侵袭,内易为饮食所伤,使脾胃受损而发泄泻。治疗应以健脾化湿,消食止泻为法。陈宝贵教授治疗小儿泄泻常用其师柳学洙先生的经验方藿梅汤加减应用,每多获效,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藿香3~5克,乌梅3~5克,扁豆5~10克,通草2~5克,槟榔2~5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每日2次。具体据患儿年龄及体质调整用药量。
方解:方中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为主药,扁豆健脾,乌梅酸能生津收敛,二药为辅,通草分利二便,槟榔行气导滞为佐,甘草甘缓和中为使。诸药配伍,共收健脾化湿止泻之功效。
加减变化:兼食滞者,加炒麦芽5克,内金3克;兼外感者,加银花5克或苏叶5克;湿重者,加苡米6克;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克;脾肾阳虚者,加补骨脂3克,肉桂1.5克;脾虚气少者,加党参5克,茯苓5克。
典型医案
肖某,男,4岁,2008年9月2日来诊。
主诉:因饮食不节而致大便泄泻已经3月余。来诊时每日大便十余次,便质稀,有时夹杂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食少,舌质淡,苔白,脉细。辨证为泄泻之食伤脾胃证。治以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为法。
处方:藿香5克,乌梅5克,鸡内金5克,槟榔5克,扁豆10克,通草5克,茯苓6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9月6日二诊:药后便减,食增。又取3剂而愈。
按:依据大便泄泻3个月,每日十余次,便质稀,舌淡,苔白,脉细,可诊断为食伤脾胃之泄泻,可用藿梅汤加减治疗。上方中加内金以消食,加茯苓以健脾利湿。辨证明确,病本不重,故可6剂而愈。
《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中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泻作矣。”又《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可见小儿泄泻之因主要与脾胃不和,饮食不节有关。陈宝贵教授指出,小儿泄泻之治主要以健脾和胃,化湿止泻兼以消食为主。但小儿泄泻之治与成人不同,因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所以健脾和胃、芳香化湿、消食之药,以平和之药为最佳,常用药物有扁豆、山药、茯苓、藿香、焦三仙、乌梅等,这些药物不损伤脾胃和津液,稳妥且效佳。其他药物如苍术、白术、干姜、黄连等,这些药物比较辛燥或苦燥,有伤阴败胃之弊,一般需配合使用。
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点,故小儿泄泻病情较重时,易于伤津耗气,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木旺土虚,肝木生风,可出现慢惊风。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泄泻日久,可致疳证。此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防止病变发展。
上一篇 : 治小儿腹泻 小儿口腔溃疡经验方
下一篇 : 小儿脾胃病的治疗 陆长清 陆氏调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