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 辨汗诊病汗与五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3-25 00:00:00
发布时间:2017-03-25 00:00:00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颇多,本文系统梳理《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经文,包括汗的概念、汗出机制、汗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汗证、汗的诊断价值以及发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致病因素将汗出异常予以五脏分证。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汗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表现,汗证亦是临床常见病证。汗出异常在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计有200余处,其中许多内容被目前临床所忽略。为全面系统了解汗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就《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予以系统梳理。
1
汗的概念
汗,《说文解字》注:“汗,身液也。”《素问·评热病论》云:“汗者,精气也。”说明人体通过肌肤腠理排出体外的液体即为汗。对此,后世医家也多有阐发,如清·高士宗注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清·吴鞠通亦云:“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蒸化而为汗。”说明汗即人体的阳气作用于阴精物质,阴精在阳气的气化作用下排出的液体。
2
汗出机制
《黄帝内经》有关汗液的形成与调节机制的论述十分丰富。所谓“汗者,精气也。”表明汗与精津同源,汗出与阴阳、营卫、脏腑关系密切,此外,汗出还受四时气候、情志变动、生活起居等因素的影响。
2.1 汗与营卫气血阴阳的关系
生理性汗出的基本原理是阴阳相和、营卫调和。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其本意是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后人常借此说明汗出的机制,即阳气的气化功能与阴精在“和合”的状态下相互作用则产生汗液。营卫之气的协调运行是汗液正常排出的基本条件,《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本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均论述了由上焦所宣发的卫气,具有控制汗孔开阖,调节汗液排泄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素问·举痛论》说:“营卫通,腠理开,汗大泄。”说明卫行脉外,营行脉内,阴阳二气,表里相从,卫气运行有度,营气随之而行,水谷所化生的精气输布全身,腠理开阖正常,汗液得以正常排泄。
2.2 影响汗出的其他因素
《黄帝内经》中尚有相关条文论述了除阴阳、营卫等因素外其他引起汗出的条件,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天热衣厚则为汗”“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暑,汗。”指阳热过盛,腠理开泄,汗出过多。说明气候变化影响汗出,天气炎热时人体气血浮越,腠理开泄,通过出汗发越阳气。起居生活变动与情志波动亦会引起汗出,如《灵枢·经脉别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论述了“饮食饱甚”、“惊而夺精”等一些导致汗出的因素,说明饮食变化、情绪变动等起居活动皆会通过影响气血的变化而导致汗出。
3
汗与五脏的关系
汗的形成与营卫阴阳有关,而营卫气血生成源于五脏化生的精。所以,汗液的产生和排泄与五脏均密切相关。同时,五脏气血津液的功能失调,或内外邪气影响,均可引起营卫失调、腠理开合失度,从而导致病理性汗出,即汗证。《黄帝内经》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运用五脏分证的方法分类研究汗证。
3.1 脾乃汗之源
汗液的化源为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谓:“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津液,津液在阳气的气化作用下可以化为汗液排泄于体表,故脾乃汗之源。若脾气因过劳或者“醉饱行房”受损,致使脾气收摄失常,因而出现异常汗出,如《素问·经脉别论》说:“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又《素问遗篇·本病论》之“醉饱行房,汗出于脾”也是脾气损伤而致多汗。
3.2 心乃汗之主
《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心为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心主血,血由营气津液所化,即《灵枢·营卫生会》所谓:“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即津血同源,而津液由腠理散于体表则为汗,故血汗同源,汗为心液。故《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诫。病理上,当心之气血失常之时,心阳虚则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阴虚则不能敛阳,阳迫津外泄,并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
3.3 肺乃汗之关
《素问·经脉别论》说:“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主宣发卫气,外合皮毛。肺的宣发作用可以化津为汗,并促腠理开阖有度,汗液排泄正常,故肺为汗之关。在病理上,若邪热侵肺,则迫津外出而为病汗并伴有肺气上逆喘咳。另外,肺气不足固摄无力亦能引起“灌汗”。
3.4 肾乃汗之本
《素问·逆调论》说:“肾为水藏,主津液。”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津液的布散与多脏腑有关,但肾中阳气是推动脏腑气化、促进水液代谢的原动力,所谓“卫出下焦”,即说明肾阳为卫气之根,乃汗出之本。《黄帝内经》中因肾之阴阳异常导致的汗出有多处记载,如《素问·经脉别论》说:“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说明房劳过度,可损伤肾精,致使肾虚汗出。上述经文所指皆属肾虚自汗,它与肾虚寝汗的病机有相同之处,但其汗出表现有异。
3.5 肝乃汗之制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使气运行畅达,气行则津布,故肝的疏泄作用能调控津液的输布代谢。临床所见,肝阴虚患者,在精神紧张或烦劳过度时,每多汗出,并伴见心烦、口干等症。再者,《素问·经脉别论》说:“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若疾走过劳伤筋,又加恐惧伤肝魂,故其汗出在肝。
与后世脏腑辨证的方法不同,《黄帝内经》主要是从致病因素、发病途径与五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入手把握汗与五脏的关系,体现了“审因辨汗,五脏分证”的特点。
4
《内经》常见汗证
《内经》中有关汗证的记载颇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魄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汗等。
4.1 漏汗
漏汗指的是外受风邪,又兼体内有热,风热相迫致汗漏如泄。《灵枢·营卫生会》将其称为漏泄:“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戈未定,汗则出……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素问·风论》也载“有饮酒中风,则为漏风”一证,亦以漏汗为主要表现。
4.2 灌汗
灌汗指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肺脉软而散,属肺气虚弱。张介宾谓此为“肺虚不敛,汗出如水”,实属气虚自汗。《素问·病能论》又名酒风,详述其临床表现,并以泽泻饮治之。
4.3 寝汗
寝汗,又称盗汗,指睡时汗出,醒时汗止。《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说明肾病寝汗,常兼有胫肿、喘咳、身重、憎风等证,系肾气或肾阳虚衰、封藏不固所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太阳所致为寝汗”,是指阴寒损伤阳气之寝汗证。由是观之,《黄帝内经》所论寝汗,主要在于肾气及肾阳虚衰。
4.4 脱汗
绝汗,又称脱汗。是指阴阳离决、阳气将脱之兆,表现为汗出淋漓不止。《灵枢·经脉》说:“六阳气绝,则阴与阳分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经文明确指出,人体六阳经的经气竭绝,阴阳离决,便发生绝汗。
很多医家对此进行分类研究,如熊继柏、牛菲、姜德友等,但这些分类未能将生理性汗出与汗证加以区分。
5
辨汗诊病
汗与临床多种病证有关,辨汗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辨汗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此乃中风之证诊断的重要条件。《素问·痹论》说:“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讲述痹症汗出逢湿加重乃湿痹也。
辨汗是判断疾病预后的线索,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指出辨汗对于五实证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另外,《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说明汗出对于太阳经脉气绝的预后重要性。《素问·评热病论》说:“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说明可通过汗出与他证合参来判断预后。
6
汗法述要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主要指疏解腠理、宣通肺卫以祛邪外出的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讲述了汗法的应用原则及立论根据。
汗法是表证的主要治法,首先是六淫所致外感病,常可发汗体表愈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疮疡早期原表证者,亦可发汗祛邪愈疮,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汗之则疮已。”
汗法不仅可以治疗表证,亦可解郁除热治疗五脏热证。如《灵枢·刺热论》说:“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说明各脏在其脏气当旺之时,可促正胜邪退,汗出而热退病愈。所以运用汗法治疗五脏热证应当把握愈病的时机。
《黄帝内经》还记载了多种取汗愈疾的治疗手段,如针刺发汗法、药物发汗法、药浴发汗法以及药熨发汗法,并对运用汗法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详加说明,如注重辨证发汗、主张发汗宜温、注意综合发汗、重视汗后护理等。
7
结语
《黄帝内经》论汗散见于多个篇章之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多个理论环节,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审因辨汗、五脏分证”的特点显得尤为突出,为临床治疗法则提供重要依据,是中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
上一篇 : 小儿感受风寒后泄泻咳嗽 止咳和胃法
下一篇 : 身高发育 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