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睡惊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7-02-23 00:00:00

小儿睡惊症是指在深睡眠期(或称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的第Ⅲ、Ⅳ期,儿童突然发出尖叫或呼喊,伴有惊恐表情、自主神经症状和不自主的动作行为表现的一种病症[1-2],在中医被称为“夜惊”,对于它的描述散在见于“不寐”“夜啼”“客仵”等疾病范畴之中[3]。本病常为家长所忽视,认为只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但是长期而持续的睡眠障碍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逐渐发展为儿童明显的行为问题,如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强迫症、遗尿症等[4]。

睡惊症的病位非独在“心肝”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与临床疾病谱的变化,对睡惊症的认识也有待深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阳通过阳跷脉、阴跷脉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正常人体的睡眠依赖于自身的“阴平阳秘”,阳气能够入于阴分则夜寐眠安。小儿在生理上原本具有“心常有余”“肝常有余”“阳常有余”的特点。若由于饮食积滞内热或外感邪气化火,引起心火的内扰或者肝阳的偏亢,皆可导致卫阳出入阴分的失调,阴阳平衡偏颇而造成夜惊[5]。这种传统理论一直约束着对小儿睡惊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影响睡惊症的研究和发展。事实上,睡惊症与脏腑的关系非独在“心肝”两脏也,胆气受损亦是引起睡惊症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临床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小儿睡惊症的发病中,受惊、打骂常为主要诱因,且患儿常表现出胆小、容易紧张等明显的性格特点。另外除夜寐不安、惊啼叫扰的主症外,患儿还呈现目下、鼻周唇周泛青,脉弦滑、苔腻等体征。这些伴随症状是不能完全用阴阳失调、心火内扰、肝阳偏亢来解释的。其实古代医家也认识到小儿睡惊症与胆的关系。如在《太平圣惠方》中曰:“胆虚不得睡者,是五脏虚邪之气……伏气在胆,所以睡卧不安,心多惊悸,精神怯弱”。

小儿睡惊症从胆论治的理论基础

1.小儿体禀少阳,在腑为胆明代万密斋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指出:“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形象地描述了小儿体禀少阳、生机勃发的特点,同时表明了少阳在小儿的生长发育中的主导作用[6-7]。少阳在腑为胆,通于春气,主于疏泄。小儿体内气机的升降、血量的调节、津液的输布、阴阳的转化都与其关系密切。可以说少阳胆气的充盛与否直接影响着小儿的各种生理病理活动。

1.1胆对睡眠起着调控的作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气血津液运行的基本形式,是阴阳平衡的基础。胆因其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对于阴阳调节起决定性作用。若由于惊吓外邪等原因导致胆气受损、枢机不利,则营卫之气的运行就会受阻,营阴卫阳不相顺接而睡眠失常,睡中惊起[8]。正如《太平圣惠方》中曰:“胆虚不得睡者,是五脏虚邪之气……伏气在胆,所以睡卧不安,心多惊悸,精神怯弱”。

1.2胆与勇怯关系密切《素问·奇病论》中云:“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即揭示了当一个人处事时总难以下判断,步步不前,与其胆气虚损有很大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类经·藏象论》云:“肝胆相济,勇敢乃成”。在五脏六腑中与勇怯与胆紧密相连。小儿脏腑娇嫩,对于惊恐紧张等耐受能力原本就比成人低,胆气受损的几率也远远大于成年人。若暴受惊恐,突然受到惊吓,势必损伤小儿稚嫩之胆气而出现惊恐、怯懦的表现。如沈金鳌在《幼科释谜》中云:“小儿脏腑脆弱,易于惊恐”。

2.胆病波及心、肝胆为中正之官,内藏胆汁精华,可消化运腑,令五脏得有所养;心为君主之官,主君火而藏神,五神之统一者。《重订严氏济生方》曰:“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也”。只有在心气平和安逸,胆气充盛不怯的情况下,心胆交和才能决断思虑,无生烦惊[9]。否则即如《金匮玉函经二注》所言:“烦惊虽系乎心,未有不因于胆,何者?……胆气不足则疏泄不及,上为宗气不利,心气失和,心神无主,则易生惊惕恐惧”。因此,小儿睡惊症的患儿严重者可伴有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症状。另外在经络上,心胆亦互相联通。《灵枢·经别》曰:“足少阳之正……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五脏六腑中,肝与胆互为表里关系密切,因此胆病也多波及于肝。《素问·宣明五气》云:“肝藏魂”。《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灵枢·本神》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魂为阳,血为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肝魂之存舍有赖于肝血功能的正常。胆损及肝或影响肝藏血的功能,出现梦游、梦呓及幻觉等严重伴随症状;或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导致肝气外露,青色显现于面等体征。故临证之时常见患儿出现面色泛青或眼周、鼻周泛青的特点。

治疗方法

1.治病求本根据本病的基本病机——胆气受损,采用温胆化痰之法。虽日温胆,非温凉之意,而是取温和之温也。《古今名医方论》云:“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不喜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是故治胆多以“温和”为要。方选用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为:生姜五片,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两(炙),甘草一两(炙),大枣一枚,茯苓一两半。方中半夏辛温,长于燥湿化痰。竹茹甘而微寒,归肺、胃、胆经,可止呕除烦,清热化痰。再佐以枳实破气消滞,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兼加姜、枣,止呕解毒,和胃健中。全方化痰而不过燥,清热而不过寒使痰热得清,气机得畅,胆气得和。2.标本同治波及于肝见鼻周面色泛青者,加柴胡黄芩以疏肝利胆;见肝风内动抽搐者,加钩藤、全蝎蜈蚣以平肝熄风。波及于心见惊悸不安者,加远志珍珠母、牡蛎以镇静安神;见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者,加黄连以清泻心火;见胸中烦闷者,加栀子、淡豆豉以清心除烦;见眠浅易醒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以宁心安眠。大便干结者,加郁李仁、瓜蒌仁以开郁通便;脾虚容易腹泻者,加升麻、葛根以升举阳气,合黄芪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功;智力欠佳者,加蔓荆子益智仁以开窍益智;口苦、胁痛、小便色赤者,佐以知母黄柏以清泻相火。

验案举例

患儿某,男,8岁,2011年9月18日初诊。主诉:睡觉中突然惊叫、哭喊3月余。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因车祸受惊吓后出现睡觉中突然惊叫、哭喊,醒后不能自知,家长未予重视和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做脑电图、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为睡惊症,自行服用安神类中成药后未见明显改善,遂就诊于我院。刻下症:睡觉中突然惊叫、哭喊,平素胆小,脾气急躁,烦躁不安,小便正常,大便偏干。查体:鼻周、口周色青。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小儿胆惊症。证属胆气受损,波及肝心,治以温胆化痰兼以清心平肝。处方:清半夏10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0g,茯苓20g,柴胡10g,黄芩20g,炙甘草10g,远志12g,珍珠母30g,酸枣仁30g,郁李仁10g,栀子10g,黄连3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1年10月2日二诊:服药后夜里惊起次数明显减低,脾气急躁好转,大便稍干。查体:鼻周、口周泛青。舌淡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数。上方去栀子、黄连,加麦冬10g,石斛20g,三七粉(冲服)5g,瓜蒌仁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1年10月16日三诊:服药后症状均好转,夜眠安稳,大便不干。上方去柴胡、黄芩、瓜蒌仁、郁李仁,改茯苓茯神30g。继服30剂后,临床治愈。

按:该患儿自幼胆小,提示胆气不足,且发病前存在明显诱因,导致胆气受损加剧。胆气受损则疏泄失职,气机不利。卫阳运行受阻,不能潜入阴分即造成睡眠不安,夜中惊醒、哭闹等症。且胆气受损,津气不利,气不行津,津聚为痰,痰热上扰于心,可见烦躁不安,舌尖红;肝胆互为表里,胆病损及于肝,肝气不疏,郁而化火,则兼脾气急、口周鼻周色青,脉弦等。治以温胆化痰,清心舒肝。方选温胆汤为基础,取其温胆化痰之意,合柴胡黄芩以疏肝和解少阳,远志珍珠母酸枣仁以宁心安神栀子黄连以清泻心火。二诊时患儿睡眠惊起次数减少,脾气急躁好转,舌淡红,苔黄稍腻,故去栀子黄连,加麦冬、石斛、三七粉以加强养阴安神之功。三诊时患儿已无明显症状,故去柴胡黄芩,改茯苓茯神继服30剂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AmericanAcademyofSleepMedicin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SleepDisorders.2nded.Chicago,Illinois:AmericanAcademyofSleepMedicine,2005:XII-XV
[2]KassLJ.Sleepproblems.PediatrRes,2006,27(12):455-462
[3]徐荣谦.中医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99
[4]刘智胜,静进.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90
[5]宋柞民,李晓梅,钱进,等.中医临宋证治系列讲座-第15讲小儿夜啼.中级医刊,1997,32(3):53-55
[6]刘弼臣.论小儿体禀少阳.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35
[7]徐荣谦,刘玲.少阳学说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中华中医药杂志,1999,14(4):10-11
[8]潘大为.《内经》中的胆与神志.江苏中医药,2008,40(11):23-25
[9]孙天福.浅析心胆神合论.河南中医,2004,24(10):8-9

【作者】冯海音;徐荣谦;唐坤泉;程玉聪;靳晓霞;王瑞萍;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