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学术思想的脉系 徐小圃温阳法在儿科临证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26 00:00:00

徐小圃温阳学术思想及其在儿科临证中的应用

徐氏儿科中医流派奠基者徐小圃(1887-1959),是近代沪上著名儿科医家,其法宗仲景伤寒的重阳温补学术理论,熟谙北宋以来儿科学家如钱乙、陈文中、万全、陈复正等的学术思想和医疗典籍,吸取各家精华。其临证细致,用药果敢,屡用峻剂以起沉疴,流派特色鲜明突出,经验宏富,声誉卓著。徐氏行医之初,曾偏重于“小儿纯阳,无烦益火”的理论,用药主“清”。后由于其子患“伤寒病”垂危,请挚友祝味菊先生诊治,用附子等药化险为夷,深感温热扶阳之重要,逐渐形成小儿“温阳益阴”的理论,治疗小儿疾病疗效卓著。

1温阳学术思想的脉系

1.1起源于《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始于《周易》,《周易》中的乾与坤分别代表阳与阴,乾由纯六阳爻组成,故为至阳,其性纯阳刚健,乃天元之始,万物之父。在阴阳这对矛盾中,古人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1]。后《黄帝内经》一书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因病机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阐述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黄帝内经》虽未明确提出温阳法,但“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及“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等论述,强调了人体阳气重要性[2]。《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清者温之……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阴病治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载有“温”字内容就多达58篇,涉及“温”内涵的篇章亦广泛,其理论对创立温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1.2承上启下于《伤寒论》《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为主的辨证论治专著,并将杂病融会贯通其中,其理法方药之原则为临床各科之绳墨,也广泛应用于儿科。受《内经》重视阳气思想的影响,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保护、调理、强壮、振奋阳气,以达正胜邪去、阴阳平秘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内经》中“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的思想,书中桂枝、干姜、附子运用尤为多见。伤寒论的治法中有辛温解表、温阳散寒、温胃止呕、温化痰饮、温中补虚等;麻黄汤、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皆是温性方剂,张仲景是温阳法的临证实践者。

1.3陈文中乃儿科温阳之开山鼻祖宋代陈文中所撰的《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为儿科温阳学派的开山之作。《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力倡补养脾胃、固护元阳,治疗痘疹应用温补治法,临诊多用温补燥涩之品,香砂六君及丁香、肉桂、附子、生姜,开创了儿科的温补治法[3]。陈文中温阳之施,还体现于其“惊风一疾,寒热分治”,主张“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陈氏以补脾益真汤治疗小儿胎禀怯弱,外实里虚,因呕吐乳奶、粪便青色而成慢惊风。方中附子、肉豆蔻、草果、官桂、丁香、木香温补元阳;临床上对于暴泻、久泻之后出现的慢惊风,运用温壮元气法治疗[4]。陈文中以温养阳气独树一帜,开宗立派,有力地推动了儿科学术的发展。

2徐小圃温阳法在儿科临证应用的特色

徐小圃先生在行医之初,曾偏重于“小儿纯阳,无烦益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小儿热病最多”的观点,治疗以清为主。然而因其求诊者绝大多数为久病失治或辗转求治的重危病症患者,阳气受损、正不敌邪者居多;且对祝味菊先生用温阳药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服膺,逐渐采用温阳扶正法,并形成“温清并用,注重温阳扶正,强调阴阳互根”的学术特色,师其法而不泥法,创立儿科独特的温阳法,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认为“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是抗病主力,而在儿科尤为重要。”[5]

2.1擅用附子徐小圃灵活选用各种温补肾阳药物,其中尤以附子力大效宏,故常为首选。徐氏应用附子的临床指征为[5]:神疲乏力,体软,面色白,畏寒,四肢清冷,不欲饮,溲清长;或舌光而不欲饮,或口干不欲饮;脉细或濡细,或沉迟,或虚数。这些虚、寒症状,出现其中一二项即可应用,不必悉具。

2.2灵活运用温阳九法徐氏后人在整理其医案时,发现可将其应用附子的经验归纳为“温阳九法”[6-7],认为附子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应用,既可各司其职,又可相互牵制、防偏纠弊,使阴得阳助,阳得阴济,即附子与潜降、解表、健脾、清热、化湿、利水、泻下、收敛、滋阴、固涩等药同用。

温潜法是温阳药与潜降药同用温肾潜阳、阴平阳秘;温解法是温阳药与解表药同用助阳解表、扶正达邪;温培法是温阳药与健脾药同用温肾健脾、脾肾双补;温清法是温阳药与清热药同用温阳清热、并行不悖;温泄法是温阳药与泄浊通腑药或利尿药同用扶正泻浊、通利二便;温化法是温阳药与化湿药同用温阳祛湿、通权达变;温和法是温阳药与疏肝理气药同用扶正理脏、调畅情志;温滋法是温阳药与补血滋阴药同用潜阳育阴,阴阳双补;温固法是温阳药与固涩药同用温阳扶正、固涩二便。

2.3温法在儿科临床的具体应用

2.3.1辛温解表法主治外感证如感冒、肺炎、麻疹、湿温等,在表证阶段见寒象者,化裁运用桂枝汤,灵活运用桂枝。桂枝与羌活合用是徐氏治疗风寒感冒的独创组方,桂枝辛温解肌,羌活“透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两药相辅相成。徐氏认为表证阶段见寒象者,只要审证正确,运用得当,见正气尚旺,邪气盛,正邪相争,而出现壮热的表现,均可用辛温解表法。

2.3.2温肺化饮法治痰饮病,擅用干姜、细辛、五味子[8],三味药均性温入肺,三药相配,则一散一收,使收中有散,散中有收,收散相伍,从而使饮邪去而咳喘平,其配伍具相反相成之用,使邪去而正不伤,体现了温药和之之义。

2.3.3温阳扶正法肺炎心衰、麻疹并发肺炎等儿科急症,加用附子温阳扶正,并辅以黑锡丹、益智仁、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温培脾肾、回阳救逆。

2.4徐小圃温法医案解析[5]

2.4.1风寒闭肺,宣肺开闭,温肺化饮张幼。壮热无汗,咳嗽不畅,气急鼻扇,痰鸣神蒙,涕泪俱无,舌白,脉浮紧。徐氏急以温开。麻黄汤加减,用生麻黄4.5g、川桂枝4.5g、杏仁9g、白芥子4.5g、制南星4.5g、象贝母9g、橘红4.5g、远志肉4.5g、生姜汁(冲服)15滴,苏合香丸(研细,鲜石菖蒲9g煎汤化服)。患儿服药一剂后,神识转清,乃于原方去苏合香丸,再进一剂。三诊时得汗热减,涕泪俱见,脉紧转缓,故去桂枝鲜石菖蒲,麻黄改用水炙,续进二剂而愈。此案风寒闭肺,故予麻黄汤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患儿痰气闭结,神识朦胧,重用二陈汤加白芥子、制南星温化痰浊,并配行气解郁,逐寒开窍之苏合香丸,以获良效。

麻黄汤方中麻黄、桂枝、甘草、杏仁4味药物,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医宗金鉴》评说:“名曰麻黄汤者,君以麻黄也。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属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

麻黄、桂枝同为辛温之品,入肺、膀胱经。麻黄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透毛窍,乃发汗之要药;桂枝既透营达卫,助麻黄解表散邪,以增强其发汗之功,又温通血脉,畅行营阴,使头痛身疼之证得解。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一发卫气之邪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行血滞,共奏发汗解表、温通和营之功。正如《伤寒论辨证广注》所云:“今麻黄汤内用桂枝者,以寒伤营,桂枝亦营中药,能通血脉而发散寒邪,兼佐麻黄而泄营卫之邪实。”

2.4.2寒喘阳虚,辛温开肺,温肾潜阳孔幼。一诊:哮喘复发,行削色,胃呆纳减,舌白,脉濡滑,治以辛开温潜。蜜炙麻黄3g、细辛3g、五味子3g、淡干姜4.5g、白杏仁12g、白芥子4.5g、川厚朴3g、广郁金9g、制南星6g、姜半夏9g、橘皮4.5g、炙百部9g、黄附片(先煎)9g、黑锡丹(包煎)9g、活磁石(先煎)30g。二诊:哮喘已平,咳呛未除,舌白,脉弦滑,再宗前法。蜜炙麻黄2.4g、细辛3g、五味子3g、淡干姜4.5g、白杏仁12g、姜半夏9g、橘皮4.5g、鹅管石3g、炙百部9g、黄附片(先煎)9g、活磁石(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黑锡丹(包煎)9g。

哮喘复发,乃寒喘兼阳虚,治以辛温开肺,温肾潜阳。徐小圃主方六味青龙汤温肺化饮、平喘止咳为治寒喘常法;患儿行削色、舌白,乃肾阳不足,肾不纳气之象,故加附子、黑锡丹温肾扶阳、纳气平喘;附子合活磁石、生牡蛎,共起温肾潜阳,以达阴平阳秘。

2.4.3卫虚多汗,调和营卫,温潜固涩甘幼。卫虚多汗,易感外邪,寐则盗汗,咳呛有痰,小便清长,舌白,脉软。温潜固卫。川桂枝3g、生白芍4.5g、黄芪皮12g、黄附片(先煎)9g、活磁石(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麻黄根4.5g、浮小麦12g、糯稻根10g、陈蒲葵(包煎)30g、姜半夏9g、橘皮4.5g。

本案例甘幼见多汗、盗汗,但小便清长,舌白,脉软。徐小圃先生诊断辨证为气阳不足,无以卫外而为固。方中桂枝、白芍和营益卫;牡蛎散(黄芪、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重点是启用附子,附子与磁石、牡蛎相配温肾潜阳、收涩止汗。

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注重阳气,擅用温阳法治疗小儿疾病,其法多样,灵活应用。其遣方用药思维与看待寒凉矛盾的方式值得我们反复推敲与思考,把握小儿的体质特点,根据病症寒热虚实是理解中医儿科的温阳法的关键。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作者:姜之炎肖臻马晶李晓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