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七道:太极图蕴含的七个思想
发布时间:2023-11-27 10:29:38
发布时间:2023-11-27 10:29:38
图1 太极图。
太极图(见图1)所表达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关于今天样式的太极图有些学者认为其出现最早也不过宋朝,有些学者则考证类似的图形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无论考证结论如何,太极图所蕴含的思想却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一代代被完整地传承了下来,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思想。同样,太极图的思想也是中医的思想源泉、核心。太极图是中国古人所认为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气化模型图,也是人体的气化模型图。太极图的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顶层设计,是一个顶层设计图。因此想明白中医理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中医究竟是什么?首先必须要了解太极图和它蕴含的思想。
一般人只看到了太极图是阴阳鱼的旋转变化,代表了阴阳之间的消长以及互根互用,但太极图所蕴含的思想远远不止于此。中国先贤表达了至少七个思想,即“太极七道”:太极圜道、天地之心、太极阴阳、太极正圆、太极中和、太极之眼、太极浑圆。这七个思想就是太极图所蕴含的核心思想。
太极七道蕴含于万物之中,太极圜道周而复始,太极中和混元归一,天地之心生生不息,太极图表达了古人的终极追求,也是中医的终极追求。
1 太极圜道
太极图首先是个圆。不要小看这个圆,这个圆是太极图思想的根基,它象征了万物气化运行的自然之道,古人称之为圜道。何为圜道?《吕氏春秋·卷三季春纪·圜道》云:“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见图2)”万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变化即是圜道。
图2 太极圜道图。
圜(yuán),通“圆”,圆形之意。又名圜(huán),通“环”,环绕之意,我们可以称之为圆运动。这个圆运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古称“圜道”。万物皆秉此道,万物都有动、萌、生、长、大、成、衰、杀、藏之圜道。只要有生有灭就有圜道,万物皆有生灭,故万物皆有圜道。从生命到宇宙、从星球到原子,无不有生有灭。生即“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灭即“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从生到灭即是圜道。如果从生到灭是圜道的一次循环,那么万物,或如四季轮转、昼夜循环,这是循环往复之圜道;或如生命,通过种子和遗传基因完成生命的不断繁衍,这是循环往复之圜道;或如生命的新陈代谢循环往复,细胞的不断凋零不断再生,这是循环往复之圜道;或从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但能量依然守恒,能量在不断转化中依然如圜道般循环往复,这是循环往复之圜道。生灭的过程即是圜道,万物皆有生灭,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圜道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太极图以此为基础,故曰太极圜道。
2 天地之心
云之行冬夏不辍,水之流日夜不休,象征了圜道循环的生生不息,而生生不息才是中国古人的终极追求。“生生谓之易”,第一个生是动词,第二个生是名词,如何生此“生”,让生生相续?《周易》的回答是“天地之心”。
“天地之心”一词源于《周易》的复卦(见PDF):“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何以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是阴极而尽,一阳始生之卦。阳气为刚,阳气归来故曰“刚返”。“反”通“返”,返回之意,阳气返回亨通无碍,故曰“亨”,亨则顺。复卦上卦是坤,坤象征柔顺;下卦是震卦,震为动,故曰“动而以顺行”。动而顺,故“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即亨通无碍。阳气再一次返回,故曰“反(返)复其道”。阳气多长时间返回来?卦云“七日来复”。为何是七日?“七日来复,天行也。”为何是天行?天地循环一周要经历六合,即天地东南西北,又称六虚,《易传》云“周流六虚”此之谓也,在卦象中是以六爻代之,在卦爻辞中则以六日为象征,六日代表循环一周,第七天阳气返回,开始第二周,如此循环往复,故曰“七日来复”。七日是循环的重新开始,故曰“复”,恢复、归复、反复之意。如果一次循环象征了一次生命的从生到死,那么圜道的循环往复就象征了生生不息,七日来复象征了让圜道循环往复、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故曰“天地之心”。
为何称为天地之心,因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此为生之机,故名之,古人于此多有描述。如宋代张载《横渠易说》记载:“地雷(复卦)见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心惟是生物,天地之大德曰生也。雷复于地中却是生物。彖曰:终则有始,天行也。天何尝有息?”
复卦又称冬至之卦,汉代荀爽说:“复者,冬至之卦。阳起初九,为天地心,万物所始,吉凶之先,故曰见天地之心矣。”冬至一阳生,正是下一年阳气始动之象,于万物凋零之时阳气回复象征了下一轮生命的开始,象征了圜道循环往复的生机,故曰“天地之心”。
3 太极阴阳
太极图的第三个思想——太极阴阳,即大家熟悉的阴阳鱼,代表了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以及互根互用。
4 太极正圆
我们看到太极图不但是个圆,还是一个正圆。为何是正圆?太极图的阴阳鱼将圆分成了两部分,一半为阳,一半为阴,如左升为阳,右降为阴。由于正圆的半径处处相等,也就是左为阳的半径和与之相对的右为阴的半径相等,所以正圆就代表了以圆心为中心的阴阳处处相等,也就是阴阳平衡,表达了阴与阳无处不平衡。因此,正圆除了表达圜道,还完美表达了阴阳平衡,故太极图为正圆。
5 太极中和
太极图是正圆,有阴阳鱼,那太极图的太极在哪?“太极”一词初见于《庄子·大宗师》,后《易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何为太极?极,本义是屋梁,而且是最高的、最中间的屋梁。《说文解字》云:“极,栋也。从木,亟声。”《汉书·天文志》记载:“极,屋梁也。”林义光《诗经通解》云:“极,毛《思文》《传》云,中也。按,屋之中央最高曰极,故极有中义。”由此可见,“极”是至中之象。极,本表示屋脊正中最高的那根栋梁,象征最高、极点、至中。太,《庄子集释》曰:“太,大也。”太极又称皇极。《尚书正义》:“皇,大也。极,中也。”故焦循曰:“太极,犹言大中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中者,天地之太极也。”故太极,至中之谓也。因此,太极图的太极就是太极图的至中之处,而太极图的至中之处无疑就是圆心,因此圆心即太极。
如果太极图的正圆表达了阴阳平衡,那么阴阳平衡于何处?显然阴阳平衡在圆心,即阴阳平衡于太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和于何处?《文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于中央。”中央,圆心也,太极也。因此太极是最中和之处。《说文解字》(汲古阁本、和刻本)云:“中,和也。”中即和,太极中和,在太极图里的表达即是圆心。
我们知道太极图中阴阳是不断变化运动着的,因此这个“中与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中的“中和”,即“冲气以为和”。冲,《说文解字》云:“冲,涌摇也。从水,从中。”甲骨文“冲”字为(见PDF):(见PDF)像两岸之水;(见PDF),是“中”字。冲,像河的两岸之水(以之象阴阳)相和于中。而水是动态的,两岸之水汇于中,是相互冲撞后和于中,故《说文解字》云:“冲,涌摇也。”涌动摇摆,动态之谓也。两岸之水动态的冲和于中,象征“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阴阳冲和于中的状态。“冲”一字形象地表达了阴阳之气在涌动、摇摆中相互冲撞、交流,最后协调、调和达到“和”的状态。《广韵》云:“冲,和也,深也。”一个“深”字更是生动地表达了阴阳相和时是阴阳碰撞,且要深入相和,这才是“冲”要表达的和之意。“冲”字表达了动之和。有人说阴阳平衡就静止了,显然没有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义。
这个太极中和有什么用?我们回过头来看太极图,看看圆心象征了什么。首先,圆上所有的点的变化都是围绕圆心而转的,没有了圆心,圆就不复存在了,圜道也就不存在了。其次,圆心可以掌控圆上所有的点,如《黄帝内经》所言“执中央以运四旁”,也就是说圜道运行的每一步,都是围绕圆心进行、受圆心控制。最后,阴阳平衡,必平衡于圆心,圆心是阴阳冲和之处。圆心之象——太极中和,其意深矣。
清·惠栋曰:“《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周易》之“中”,《道德经》之“冲和”,《庄子》之“太极”,《中庸》之“中和”,《大学》之“诚”,《鹖冠子》之“元气”,《灵枢》之“枢”,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太极中和成为中华文明之源,也是中医之源。
中医的健康观
中医认为的健康是什么?中医是怎么定义健康的?中医是如何定义疾病和死亡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合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要,其实是要在两者相和。阴平,阴要与阳相平衡;阳秘,阳要与阴和,阳秘则阳不过亢,则阴阳相和。因此阴阳相和,精神乃治,即健康,故曰圣度。《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和平,即阴阳相和、阴阳平衡,以阴阳平衡为期,这个“期”即最终目标即是健康,中医认为的健康标准就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于何处?平衡于中,阴阳和于中,故曰“和平”。“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天命”即是健康。人体阴阳中和、阴阳平衡正是《黄帝内经》对健康的定义。
《黄帝内经》进一步描述健康人:“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灵枢·通天》)“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因此,中和之道也是中医之道,是中医的治病之道。《伤寒论》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和,是病愈之道,自和者则自愈,治疗使之和者,则治愈。因此,中和之道即健康之道,这是中医的健康观,反之阴阳失和则为病,阴阳分离则为死,而中医的脉诊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此即胃气与真藏脉。
胃气中和
我们都知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说,人若能进食病虽重但仍然能活;若不能进食了,可能就接近死亡了。后来有责难中医者云:中医已经落后了,现在有静脉营养可以维持病人的生命,根本不需要通过胃,而且有些病还要禁食。还有人说肺气更重要,肺主呼吸,人不呼吸可是比人不吃饭死得快多了。其实如果真将中医的“五藏”对应于解剖的“五脏”的话,恐怕哪一脏衰竭了都接近死亡。为什么古人要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难道真的是说人不能吃饭了就会死亡吗?我们来看看胃气究竟指的是什么?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如果单看这句话我们很容易将胃气理解为脾胃之气的胃气,就像肾气、心气一样,但我们看看这句话所在的全文是什么样的:“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春胃微弦曰平”,胃气多而只有微微的弦象,这是春天的平人脉。显然这里的胃气是脉象,是脉之胃气。“胃者,平人之常气也”“平人者,不病也”,平人是不病的健康人,如何判断是不是健康人呢?可以通过脉象来判定,如“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因此,此处的胃气是脉的表现,是人体正常之气在脉的表现。脉之胃气多,即正常之气多则健康,反之正常之气少则是病脉,正常之气没有则是死亡。
平人是正常之人、健康之人,也就是阴阳平衡之人。胃气是平人脉中的正常之气,也就是阴阳平衡之气。我们知道阴阳平衡即中和,所以胃气即是脉的中和之气,因此这样的脉就应该具有中和之象。《灵枢·始终》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张介宾《类经》云:“大都脉来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从容和缓之态,便是有胃气之脉。”故胃气即是中和之气,在脉象上表现为“徐而和”“从容和缓”,在脉速上则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因此,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说脉象有中和之气则生,无中和之气则死。“但弦无胃曰死”,是说若脉只有弦象而无中和之气则死,因此从上下文的所指而言,这里的胃气指的不是能吃饭就生,不能吃饭就是死,不可断章取义。但问题是《黄帝内经》为什么将脉的正常之气说成胃气而不是其他?这就不得不回到太极圜道上来。
胃气与圆心
我们知道脾胃属土,而土居五行之中。如果将五藏六府放在太极圜道转动上,则左为升,肝气主生发,故肝在圆之左。心属火,其气最盛,故在圆的顶点,象征气的生发到达顶峰。肺主降、主收,圆运动到达圆的顶点继而从右而降,故肺在圆之右。肾主封藏,为气之藏,故在圆的终点,象征完结或闭藏。脾胃则居中,也就是圆心,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旁。”
在太极圆道中,其他藏府位于太极圆道之边缘,而脾胃位居圆心,执中央以运四旁。中央是圆心,圆心是核心,圆上所有的点都围绕着圆心转,没有圆心的向心力,外周之线则不能弯曲以成圆,故圆心为本。而脾胃居圆心,因此《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没有了圆心就失去了整个圆,气的升降出入就此消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即死亡。因此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果用圜道来象征,有圆心说明圜道在,圜道在则生,无圆心则说明圜道消失,圜道消失则死。胃气代表了圆心,圆心是中和之气的代表,而中和是健康的标志,也就是平人,所以胃气才被称为平人之常气,反应在脉上才是从容和缓之气,即胃气。
为什么五藏唯独脾胃属土而居中、居圆心?我们知道圆心的作用是以其向心力将边缘之线弯曲成圆,将肝木之气转化为心火,将心火之气转化为肺金,将肺金之气转化为肾水,而这个作用就是圆心化的力量。化,即变化、转化,圆心主化。我们知道五藏对应生长化收藏,而脾胃主化。脾胃为什么主化?化是运化、转化、变化。脾胃运化水谷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变化、转化而营养五藏六府,营养物质再转化为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糖、各种神经和化学递质、激素等,这些无不源于水谷精微的转化、变化而成就人体,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才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脾胃化水谷而营五藏,正是化的力量,故脾胃居中、居圆心,圆心代表中和之气。人以水谷为本,强调了对水谷精微的重视,但其背后更深的含义是人以中和之气为本。否则,心为君主之官,心跳、呼吸停止了人也会死亡,且死亡更快。《黄帝内经》为何不说有心气则生,无心气则死,有肺气则生,无肺气则死。因此水谷精微之气固然非常重要,但它也是象征,象征人体位居圜道圆心的中和之气。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即是圜道,而圜道以圆心为本,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胃气、水谷都是中和之象,中和才是其背后的意。
胃气代表了化的力量,化居中而为圆心。没有了胃气,人体的气化圜道就失去了圆心,没有了圆心,圆就消失了,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即死亡。因此胃气是圆心、是中和之气,也是正常之气,脉的正常之气即中和之气称为胃气,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真实含义是有中和之气则生,无中和之气则死。
综上所述,圆心居中,居中则化,化则万物生,古人以土生万物来象征之,故脾胃五行为土。以太极圆道论之,如果圆上无数的点代表万物的话,那么圆心就是主导,是主导和化生万物的核心,而圆心就是中,是阴阳之相和,阴阳相和才能三生万物。胃气者,中和之道也。
真藏脉
知道了何为胃气,也就知道了何为真藏脉。真藏脉,必死之脉。《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岐伯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
真藏脉,但见真藏而不见胃气也。真藏脉即是无胃气之脉,无胃气则死,故真藏脉现则死?为何脉无胃气则死?前文已述,圆道失去圆心,则升降息出入废而气化绝,故无胃气则死。为什么称为真藏脉?因为脉失去了从容和缓之气,没有了胃气的中和之气,但见其本藏之脉,故称为真藏脉。真藏,指的是只见其本藏而无中和之气,故名真藏。
真藏脉什么样?《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毛折,乃死……”从此可见,真藏脉是失去了从容和缓之气的脉象,即失去了中和之气的脉象,即失去胃气的脉象。失去了胃气代表失去了圆心,失去了圆心,圜道就消失了,而真藏脉实际上就是人体气化圆运动将要失去圆心时,圜道在某处断裂之病理在脉象上的表现。出现某藏的真藏脉,圜道就从某藏之处断裂。例如在人体圜道中,圜道左升之处为肝,如果出现肝的真藏脉,代表了圜道从此处断裂,脉象但弦无胃,失去圆心,圜道断裂,神机化灭则死亡,此即肝之真藏脉。其他心、肺、脾、肾皆是如此。真藏脉就是失去中和之道的脉,是圜道失去圆心而断裂消失的脉,人体失去了中和之道,非病即死。
从此我们看到,太极圜道、太极中和之道作为中华文明中的世界观也被应用于中医,成为中医的人体观和疾病观,成为中医理论建构的核心思想,无论在《内经》还是《伤寒论》以及历代各家,我们都会找到这一思想根基。
6 太极之眼
太极图的第六个思想——太极之眼,即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眼睛。除了表达阴阳的互根互用以外,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这是后人所说的天根、月窟。关于人体的天根月窟以及如何把握人体的天根月窟详见《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一书。
7 太极浑圆
太极图表达的第七个思想即是太极浑圆。浑圆代表浑圆一体,阴阳万物融为一体,包容所有。浑圆代表了万物归一,回归混沌。混沌即阴阳相和,以至和为一体。阴阳圆融,浑然一体,即是元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到终极即是一、混沌、元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东)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广汗法“中、匀、整、久”健康观
下一篇 : 运用《汤液经法图》精准透视中医组方配伍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