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实践认识冬病夏治
发布时间:2019-06-27 17:33:56
发布时间:2019-06-27 17:33:56
拜读贵报2019年5月30日张登本老师的文章《“冬病夏治”理论探析》,获益匪浅。然对作者的一些提法和观点不敢苟同,特陈管见与作者商榷,并求同道指正。
\n关于对“伏”的认识
\n作者在原文中说:“所谓‘伏’,有潜藏、藏匿、藏伏之意。是谁‘潜藏’?网络上解释大多为:‘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依据《汉书·郊祀志注》)”,并提出“依据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以及天地自然现象的观察,认为潜藏的是阳气,而绝非是阴气,在此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阶段,‘阳气’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潜伏”的观点。
\n笔者没有读过《汉书》,不知道原文及其本意。但查阅《说文解字》:“伏,司也。臣铉等曰:‘司,令人作伺’”。又查《康熙字典》得知:“伏”有“偃、匿藏、屈服、乞伏、禽类覆卵、三伏”之意;“三伏”条下解释为:《史记·秦本纪》记载:“六月三伏之节始于秦德公,周时无伏。”其中对“伏”的解释为:“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气代谢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由此似乎可以看出,所“伏”者,金气也,而不是阳气。
\n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可知,自然界的阳气在一年中进行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圆运动。即春天阳气从地下出表向空中上升,夏天阳气浮越在天空,秋天在金气的压力下,阳气从空中降到地下,冬天再从地下沉入水中。来年春天再出水到地下再上升到天空。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成为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规律。窑洞里冬暖夏凉和井水冬温夏凉更是阳气这种冬沉、春升的明证。遵循“天人合一”的法则,人类作为自然界万物之一,是与大自然运动保持同步的,即人体的阳气夏天浮越在体表,冬天潜藏在肾脏。所以,在炎热的夏季,阳气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而潜藏,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藏伏”。
\n夏季人体阳气充沛还是虚弱
\n作者认为夏天人体阳气是充沛的。原文开篇即云:“‘冬病夏治’是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这一防病治病的方法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加之在此季节,人体的阳气相对旺盛。所以利用这一时机采取‘夏治’的方法”。
\n笔者认为人体是立体的。按层次由表及里分,表层为皮肤、腠理;中层为肌肉、骨骼、脏腑。由上到下可以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人体的阳气夏天浮越在体表,故夏天体表阳气相对体内阳气旺盛,冬天因阳气潜藏,故体内阳气相对比体表阳气充足。若按作者所云,夏季人体阳气旺盛,那为何还需要养阳?又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扶助阳气、驱散病邪”以致“消除体内沉痼,最终达到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未病先防’的目的”?
\n“冬病夏治”的临床应用
\n笔者在医院运用“冬病夏治”疗法近二十年,认为“冬病”,是指在寒冷的冬天易犯或症状加重的一类疾病,如:呼吸系统的老慢支、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消化系统的慢性胃炎、溃疡、腹痛、腹泻等;慢性老年性腰腿痛以及一些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证属虚寒的一类疾病。
\n在寒冷的冬季为什么有的人患病而其他人不患病呢?笔者认为原因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的“气”包含阳气。这些病患多存在阳气虚的共性,并不是作者所认为的“隆冬季节气候寒冷、气压低,人体阴气盛而阳气伏藏而处于相对减弱状态,抗御病邪的能力相对较弱”。天气的寒冷只是犯病的诱因、外因;阳虚抗病能力弱才是患病的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找出了病因,遵照“治病求本”和“虚者补之”的原则,在这些病人的治疗中需要加补阳之药。
\n那么,一年中什么季节补充阳气最有利呢?地处北半球的中国,在夏季地面接收太阳光照最强,加之地表的散热量最大,此时阳气最充足。我们正可以充分利用“天时”,来补充人体阳气的不足。此即为“夏治”。
\n“冬病夏治”采取的治疗措施可以是服中药,也可以是穴位治疗。实践证明通过穴位施治不仅会大大节约药物,还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先在相应的穴位上施以隔姜灸,然后贴敷以白芥子为主再依病情加以其他药味的药膏。10天治疗1次,1年3至5次。总览全国开展“冬病夏治”的具体时间,有的是采用头、中、末伏的第一天;有的是采用三伏的每一天。而笔者采取的是从夏至至处暑中间的每一天,只要天气晴朗阳气充足都可以施治。
\n“冬病夏治”疗效明显。笔者通过多年的“冬病夏治”已使百余例老慢支患者告别了咳、痰、喘。(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医院)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D)
上一篇 : 升阳益胃汤与泻阴火益胃汤
下一篇 : 医经和经方是两大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