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与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获突破
发布时间:2019-09-20 19:21:33
发布时间:2019-09-20 19:21:33
在脾胃病学科发展的历程中,脾虚与通降理论指导下的胃癌前病变与功能性胃肠病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n“新八纲”建脾胃病辨治新桥梁
\n著名脾胃学专家董建华院士潜心研究脾胃学说,提出脾胃“通降论”,对认识脾胃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
\n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系统整理“通降论”学术思想,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创建脾胃病临证“新八纲”,以辨脏腑、气血为中心,结合寒热、虚实的发病特点与机体状态,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具体抓手,搭建从辨证到论治的新桥梁。继承并深入挖掘脾虚理论,开展脾虚本质研究与健脾药物疗效机制研究,提出“脾主运化”理论的物质基础在内质网,为揭示脾虚证的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提供可能。
\n胃癌前病变诊治及疗效评价体系获认可
\n以解决临床研究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唐旭东教授团队中西医并重,围绕胃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治疗目标定位、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癌变风险预测和评估、中药复方干预胃黏膜“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致力于解决既往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研究不被广泛认同的关键问题,率先建立基于胃黏膜定标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半定量评价方法和综合疗效评价方法。着力于胃癌前病变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化工作,先后牵头制定慢性胃炎相关的团体标准、专家共识、诊疗方案与临床路径等十余部。2019年3月,内镜国际权威期刊《Endoscopy》发表“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变的管理(MAPSⅡ)”,引用的唯一一篇中医药研究文献来自于唐旭东教授团队关于摩罗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评价研究,显示出胃癌前病变中医药循证研究获国际认可。
\n功能性胃肠病创新研究模式树典范
\n唐旭东教授团队深耕于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在内的功能性胃肠病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与应用研究,形成了基于“优势病种—临床研究—疗效机制探索—新药研发”四位一体的创新研究模式。搭建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平台,率先制定“病证结合,分型论治,分期治疗”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案与策略,基于优势病种,提高临床疗效。
\n唐旭东教授团队开展中药汤剂模拟剂以及含低剂量原药安慰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率先研制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临床结局报告(PRO)量表,解决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及临床疗效评价缺乏普适性量表的问题,旨在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建立“病证结合”系列动物模型,突破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无载体的瓶颈,为深入阐明疗效机制奠定基础。在该模式指引下,形成了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内的多项指南标准及行业规范,产生了包括通降颗粒、肠安系列方在内的多项成果,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唐旭东 王凤云 马祥雪)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D)
上一篇 : 创立胃痈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下一篇 : 脾胃病研究70载,学科建设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