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之象
发布时间:2020-12-02 22:14:30
发布时间:2020-12-02 22:14:30
•《黄帝内经》继承了古代哲学把“象”作为思维方法的思想,并引入原属于哲学概念的阴阳、五行,通过取象比类来说明人体本身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n•藏象系统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之象的变化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脏腑之间及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
\n•药象,包括四气象、味象、升降象、色象、部位象、形状象、质地象、习性象、时象、地象等。此为古人认识药物自然属性的重要思维方式,对把握药物的功效与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业内一直有“用药法象”的观点。
\n象,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思维单元与形式,即主要通过以“象”类物、缘“象”比附来认识世界。受此影响,中医学广泛地运用了“象”的概念与方法,从“现象”“形象”“意象”“象征”等方面来认识人体,其有关认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至于成为中医药学标志性思维之一——象思维,有学者甚而称中医学为“唯象医学”或“象数医学”。现将“象”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一梳理。
\n自然之象
\n作为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以象喻理是《周易》的一大特色。象其实就是指现象,即“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传》)。《周易》以取象为基础,以卦象来表示,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其中的规律,如《易传》有言:“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圣人立象以尽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n《黄帝内经》继承了古代哲学把“象”作为思维方法的思想,并引入原属于哲学概念的阴阳、五行,通过取象比类来说明人体本身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n阴阳、五行都是源于自然界的物象。如阴阳应象为日月或水火,《黄帝内经》记载:“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还认为“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且无限可分,因而提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五行则是把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且分别应象为“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用于说明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n古代哲学认为,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成,如《黄帝内经》观察天地变化时认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与天地如一”“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在描述天人相应的具体方式时,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由此表达了人天同源、人天同构,进而人天同象、人天同道的观点。
\n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中医学以五行特性为纲,进而推演出脏腑与自然界五方、五季、五味、五化、五音等的通应之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如此构建了人体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五行系统,确立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n人体之象
\n中医学是通过观察外在的征象,推测内在的脏腑变化来认识人体的,《黄帝内经》记载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即“司外揣内”。《丹溪心法》对此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n《黄帝内经》中述及的“藏象”实指脏腑之象,如王冰言:“象,谓见于外,可阅者也”;张介宾亦言:“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言:“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其中即包含了气象(其华在面)、形象(其充在血脉)、法象(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因此,《黄帝内经》所言的藏象系统,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之象的变化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脏腑之间及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
\n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统称为“神”。中医学通过望、闻、问、切的形式,对神加以感知和区分,并通过藏象学说中的系统、整体关联性判断脏腑的常与变。如“得神”之象为: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另有舌象淡红荣润,运动自如;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往来柔和,沉取有力(即具备“胃、神、根”)。异于此者则属于“失神”之象,如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羸瘦等,而病脉中的十怪脉(釜沸脉、解索脉、雀啄脉、麻促脉、鱼翔脉、虾游脉、屋漏脉、弹石脉、转豆脉、偃刀脉)的记述,更是非常生动、形象。
\n此外,《内经》还对一种特殊的意象——梦象进行了分析解读,认为梦的产生都有相应的内在基础,如《灵枢·淫邪发梦》记载:“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n药物之象
\n中药大都源于天然。其生于天地之间,禀受天地之气,依自然环境,循生长规律,成为独具特性、有别于它的万物之一。这些有形或无形的特质,即称为药象,包括四气象、味象、升降象、色象、部位象、形状象、质地象、习性象、时象、地象等。此为古人认识药物自然属性的重要思维方式,对把握药物的功效与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业内一直有“用药法象”的观点。
\n《侣山堂类辨》对药象有很详尽的认识,谓:“五气分走五脏,五味逆治五行,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藤蔓者治筋脉,肉者补血肉,各从其类也。如水草、石草,其性主升;梢杪子实,其性主降;甘香之品,能横达于四旁;寒热之气,性浮沉于上下,在土之根 ,本乎上者亲上,本乎下者亲下;在外之枝干,在根者治本,在枝者行于四肢。此物性之自然也。”《本草备要》也有类似观点:“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本草从新》言之更为简明:“凡药各有形、性、味、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有因性相从者,如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有因质相同者,如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此外,民间有谚云“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
\n综上所述,在以“象”为基本思维方式的古人眼中,大千世界无不是象。古代哲学倡气一元论,即天地万物即是一气所生,因而由物象而意象,即可把天、地、人同而视之。但应该看到,这种取象比类、格物致知的方法,是受限于认知条件下的一种类比推理,是对事物较浅层次的认识,与归纳推理一样,都夹杂着一定程度的想当然的唯心成分,因而存在着逻辑性不强、严谨性不足的缺陷。尽管它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可以提供线索与思路,但对反映现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结论则难免时有牵强附会之嫌。(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LQ)
上一篇 : 五味子降酶忌用于实证
下一篇 : 中医病性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