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之“逆”

发布时间:2020-12-31 20:07:36

  逆,是“屰”的后起字,《说文解字》谓“屰,不顺也”,有违背、抗拒之意,与“顺”互为反义,古代文献中常见逆与顺并用之例。中医学中,“逆”字出现频率颇高,但词义不一,表述内容涉及症状、病机、诊断、病证、治则等方面。兹就此作一梳理。

\n

  症状之“逆”

\n

  作为症状,逆指肢冷,又称手足逆冷、四逆,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所谓逆者,手足寒也。”《素问·阳明脉解》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故阳气衰微,或阴寒内盛,即可致四肢失煦而然。此外,尚有一“厥”字也代表肢冷,如张仲景在《伤寒论》谓:“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并认为厥是由“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至于二者的区别,一般的观点是,四肢厥冷是手足冷不过肘膝,其证有寒有热;四肢逆冷是手足冷过肘膝,其证纯寒无热。

\n

  病机之“逆”

\n

  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升降出入。气机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则为顺;不升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太过则为逆,只是习惯上把不升反降者谓之气陷,而把不降反升者谓之气逆。肺气上逆者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肝主升发,然升之太过则为肝气逆,临证可见上逆与横逆两种形式。上逆者缘于郁怒伤肝,《素问·举痛论》提出“怒则气上”,使肝气升而上冲,扰犯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目赤,甚则昏不知人;横逆则常因郁怒伤肝,疏泄失职,《素问·五运行大论》认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故而易乘脾犯胃。乘脾者可见脘腹胀满、痛而即泻、泻后即安,犯胃者可见脘痛呕逆、嗳气泛酸等。

\n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此处逆为上逆,冲上者则为突然而较剧的逆上。而火性炎上,暴病多实,即《医宗必读》中“阳邪急速,其病必暴”,故冲上者多见于火热之证。

\n

  作为病机,厥、逆实则同义,如《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论“厥,谓气逆上也”;《类经》中“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素问经注节解》中“厥凡三义:一谓逆也,下气逆而上也,诸凡言厥逆是也……厥逆即厥,非有二也”。

\n

  诊断之“逆”

\n

  疾病的传变过程 外感邪气都有其自身的传变规律,如伤寒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或少阳经,由表入里,或由阳经传入阴经等;再如温病由上焦手太阴肺传入中焦足阳明胃,又传入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或由卫分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等,均顺传,属常,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如伤寒直中,即《医学心悟》曰:“初起不由阳经传入,而径中三阴者也”;或温热病由卫分而径传至心包,即《温热论》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为逆传,属变,病情多较严重。

\n

  对病证预后的判断 顺证是指病情按一般规律发展,正气未衰,抗病能力尚足,病邪难以深入,预后较好,如麻疹疹点红活均匀,继而疹回热退,此为顺证。逆证是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正虚邪盛,突然加重,有恶化趋势,如麻疹因风寒闭束,疹暗淡不透,咳喘鼻煽;或热毒壅滞,谵语烦躁,疹色紫赤;或气虚神乏,疹浅淡稀落难出;或下利不止等,均为逆证。《黄帝内经》把“胃气”有无作逆证的判断标准,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还详细记述了病变“五逆”,并作为对病人死亡时间的预测在症状上的判断依据,如《灵枢·五禁》记载内证五逆为“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五逆也”或“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灵枢·玉版》记载痈疽五逆为“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

\n

  另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论述养生之道时告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所谓内格,则是指《素问直解》中的“阴不交阳,阳不交阴,上下表里不通”。

\n

  病名之“逆”

\n

  厥逆 此病始见于《黄帝内经》,但所指不一,如《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素问·腹中论》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名厥逆”;《灵枢·癫狂》曰:“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等。现今则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四肢逆冷而能复苏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n

  咳逆 即咳嗽。如《诸病源候论》曰:“咳逆者,是咳嗽而气逆上也”“咳病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遂不下,故为咳逆”。

\n

  呕逆 即呕吐,是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n

  呃逆 古称哕、哕逆,指胃气上逆动膈,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n

  逆经 指经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证。现于经前或经期者,多属内热壅盛,迫血上行之实热证;现于经后者,多属阴虚血热内扰。

\n

  冲气上逆 指患者自觉有气上冲或气逆攻冲、有形可征的病证,与“奔豚”相似而范围更广。关于奔豚,又名贲豚,《难经》谓:“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伤寒论》谓:“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一般认为由七情内伤,寒水上逆所致。其上冲之理多与冲脉有关,而《素问·骨空论》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临证可见气从小腹上冲,或呕吐、恶心、咳唾、吐血,或腹内拘急疼痛、胸脘攻痛,或妊娠恶阻等。

\n

  气逆 指火热之气逆乱上冲之证。如《杂病源流犀烛》曰:“气逆,火病也……皆由火热上冲,气不得顺之所致也。然则治逆,惟有散火,而散火必先降气,气降则火自清,火清而逆自平也。”

\n

  血逆 指因瘀血停滞所致食下即吐之证,如《医学入门》曰:“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下即吐,吐曰血逆”。

\n

  风逆 指外感风邪所致的一种病证,即《灵枢·癫狂》曰:“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

\n

  水逆 指由水饮不化,停伏于胃,胃失和降而致的蓄水重证,临证可见呕吐清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等。

\n

  火逆 《伤寒论》中指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而导致的变证,如《伤寒来苏集》曰:“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以火迫劫汗,并亡离中之阴,此为火逆矣”。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一般以神、色异常表现为主,如发黄、烦躁、惊狂、谵语等,且极易波及血分。

\n

  治法之“逆”

\n

  中医学诸多治法可分为正治与反治两大类。正治法,又称逆治法,即《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曰:“逆者正治也,从者反治也。逆病气而正治,则以寒攻热,以热攻寒。虽从顺病气,乃反治法也”。另有《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微者逆之”,指轻浅单纯的病证,可逆其病气而治之,也属正治。

\n

  此外,《伤寒论》中把凡是治疗失误而致疾病性质或程度发生变化者,统称为“逆”,确立的变证治疗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有用“逆”来代指医者差错,如一逆指治疗上犯了一次差错,再逆指治疗上又犯一次差错,小逆指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如“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及“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等。(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n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

(LQ)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