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认识一药多能现象
发布时间:2021-05-24 11:47:12
发布时间:2021-05-24 11:47:12
众所周知,中药学目前多按照功能加以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消导药等。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便于掌握同一类药物在药性、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共性,也利于同类药物间按作用的强弱、作用部位的异同分组类比,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但中药普遍存在着“一药多能”的现象,因而这种分类显然不能反映药物全貌,主要功能之外的次要功能很容易被忽视,进而影响药物的恰当应用。兹就此加以析议。
一药多能
一般说来,中药的功能有对因、对症、对证、对病等多种类型,其描述的基本形式是动宾词组或动宾短语,每个词组或短语代表一种功能,如祛风、散寒、清热、泻下、解毒、理气、活血、益气、滋阴、宣肺、宁心,及发汗解表、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和解少阳、温中健脾、疏肝理气等。以此标准来看,绝大多数中药具有两个及以上的功能,如陈皮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枳实的破气消积、化痰散痞;麦冬的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半夏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生姜的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葛根的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等,中药多功能现象十分突出。
功能间关系
与认识人体一样,中医学对中药的认识也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其生于天地之间,同样具有自身的整体性与统一性,一味药物的各个功能之间也大都有着密切关联。
一般而言,药物的主要功能是其基本或直接作用,次要功能则是其与主要功能相关的间接或延伸作用,即主次作用之间具有一致性。如麻黄为解表要药,主入肺、膀胱经,发汗是其基本作用,而由于肺合皮毛、主通调水道,因而辛温宣散即可通过发汗以解肺闭、通水道,进而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再如黄芪为“补药之长”(《本草纲目》),是益气药首选,擅补肺脾之气,由于肺主卫气、主通调,脾主肌肉、主运化,故而通过补益肺脾一可益卫固表,二可托疮生肌,三可利水消肿。又如肉桂,由于味辛性热而功主补火助阳,同时也擅于解除寒凝不通,进而可散寒止痛、温通经脉;还因于入肾经而能将上越之火导回命门之中,即引火归元。还如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药品化义》),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之力无与之匹,通过泻下攻积,即可给热毒以出路;另外还入血分,其推运之力可活血祛瘀;由于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不除而血难归经,故而通过祛瘀还能止血。
除了上述直接与间接、类似于因果的关系外,还有不少药物的各个功能呈现并列的关系,其间并无多少关联,如仙鹤草,收敛止血是其主功,而补虚、消积、止痢、杀虫则相对独立;再如车前子、苍术的明目,虎杖的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葛根的解酒,白茅根、连翘、槟榔的利水,侧柏叶的化痰止咳、生发乌发,桃仁的止咳平喘,远志的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白术的止汗、通便等,都与其主要功能无明显关系。
原因分析
关于中药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一个由无意发现到有意观察、由生活实践到临证实验、由个体体会到群体验证的过程。平心而论,依古人认识事物的方法与条件而言,要弄清一个药物的某一功能已属不易,更遑论多个功能。可以想见,这一定是一个充满艰辛、危险,又极为复杂、漫长的过程。因而能对一个药物的多个功能作出如此细致且基本准确的描述,殊为难能可贵,当然其中也夹有不少难解之谜。
由此,关于中药的功能可有如下基本认识:第一,药物的作用与生俱来;第二,药物的作用是人们根据体验中的感受作出的判断与总结;第三,中药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一个环节,其功能表述与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具有一致性。
中药能疗疾治病,在于其本身各自具有的特性与作用,即所谓偏性。利用其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等的偏盛偏衰,即以偏纠偏。此如徐灵胎所言:“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中药大都源于天然,所具有的偏性体现于其性能,涉及其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产地、采集、炮制等各个方面,其功能即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反映。一般而言,气味决定着药物的基本作用,归经决定着药物的作用部位,升降浮沉决定着药物的作用趋势,产地、采集决定着药物的最佳状态,而炮制不仅可减毒增效,而且可改变其性能与功效,进而决定着药用的最佳形式。正是上述各种因素的交集造就了中药的多功能现象。当然,按现代的观点讲,每味中药都是一个复方,所含成分大都极为复杂,当不同成分作用于人体不同靶点,就会显示出各种作用,这应该是中药一药多能的根本原因。
但也应该注意,这种由成分论功能、把功能与某种活性物质对应起来的研究方法,在业内一直存有争议,主要问题是认为其破坏了药物的整体性,割裂了内在的关联性。一些中药的提取物治疗疾病的针对性增强了,适应性却降低了,与其母体的作用已大有不同,严格说来也不再属于中药,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葛根素、黄芩素、甘草素、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延胡索甲素等。实际上中药的各种成分发挥的是整体的综合作用,一些次要的或看似不相干的成分其实也都起着背景性作用。若剔除这些成分,其整体作用则也会大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古人有一个非常普遍、朴素的,现今又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观点:药物集采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各自进化出相应的感知、喜恶与适应能力,形成各自的特性与特点,而对于此则很难用成分论解释清楚。
中药的多功能固然取决于自身的客观因素,但从对中药的认知过程来看,通过尝试而发现其某种功能,肯定夹杂有主观因素成分。许多名老中医的经验主要体现在用药上,即是通过长期、大量临床实践及用心体会,形成了个人对药物的独到认识与应用心得。此外,民间还有大量的所谓单方、偏方、验方,其中不少有关药物的功能或用法在文献中并未见及。由此而言,这种随认识逐步深入而发现的药物功能,也是导致中药多功能现象的重要原因。
应用事宜
选用中药,当依理循法,首先应考虑的当然是其主要功能,但同时也决不能轻视或忽略其次要可能。因为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各种功能在同时发挥作用,无法做到因取而舍,当利用其一种功能发挥治疗作用时,其他功能则可能成为副作用。一般说来,治疗作用多来自于药物的主要功能,副作用则多源于其次要功能,这也是除自身毒性外,药物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的原因。
针对突出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其不良反应这一问题,中医学摸索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炮制、配伍、药量、煎服等。如附子的使用,多依法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等,而生用则须久煎;再如大黄治疗冷积便秘时,为防其苦寒伐胃,常与附子、干姜、党参、甘草同用。
综上可知,认识药物功能需要反复求证、逐步积累。尽管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资源,但因受认知方法、条件与水平的限制,对药物的认识存在着不完整、不深入、不准确等问题,臆测、附会的现象也不少见,因而应持的态度是对已知者加以验证、甄别,对未知者加以探索。不难想象,通过临床与现代实验,定然还会不断有药物新的功能被发现。尤需强调的是,无论选用药物的哪一作用,都决不能单纯强调其药理成分,而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注重合理配伍,充分发挥协同、综合作用。(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解析八纲辨证之寒热辨证
下一篇 : 和解少阳时能汗吐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