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南用温胆汤治杂病验案三则

发布时间:2023-07-14 10:13:18

安徽省名中医李中南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如甲状腺结节、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眩晕、睡眠障碍等,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运用温胆汤治验三则总结如下。

肥胖案

高某,女,43岁,2021年5月4日初诊。患者自诉月经半年未行,半年体重增加超过10公斤,喜食油腻肉食,形体肥胖,无阵发性出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身体昏沉,大便微溏,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滑。

诊断:中满(脾虚湿困证)。

处方用温胆汤加减:陈皮12g,茯苓15g,法半夏9g,枳实10g,胆南星10g,竹茹10g,泽泻20g,车前草20g,薏苡仁30g,泽兰15g,丹参20g,益母草20g,三棱10g,莪术10g,郁金20g,土鳖虫10g,女贞子15g,菟丝子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5月17日二诊:患者诉身体昏沉好转,体重减轻,余同前,检查总胆固醇6.62mmol/L。原方加山楂20g、荷叶10g,继服14剂。

按患者平素喜食油腻,体重增加,中医诊为“中满”,西医病名为肥胖症。患者平素喜食油腻之品,损伤脾胃,脾气虚弱,易生痰湿,进而阻滞气机,故选用温胆汤化痰降气,化痰以利胆,胆清则气转。半夏为化痰之圣药;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竹茹清热化痰,是清少阳腑热之要药;枳实理气化痰、消积除痞;三棱、莪术、郁金行气解郁;加入虫类药土鳖虫,加强其通络之功;加入菟丝子补肾固精,一则助女贞子滋补肾阴、滋水涵木,二则可以固精,防止化痰祛湿导致精失太过。全方共奏化痰降气利胆之功。二诊时检查示总胆固醇高,故加入山楂、荷叶以化浊降脂。

眩晕案

江某,女,47岁,2020年9月20日初诊。主诉:眩晕5年,加重1周。患者自诉反复眩晕、呕吐,头重如蒙,时时昏睡,胸闷,食少,自觉胃胀,平素情绪易波动,舌苔白腻,脉濡缓。

诊断:眩晕(痰湿郁阻证)。

处方用温胆汤加减:半夏9g,天麻10g,川芎10g,葛根20g,枳壳9g,竹茹10g,百合30g,远志10g,茯苓10g,茯神10g,陈皮10g,柴胡10g,地龙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9月28日二诊:眩晕微有好转,头重减轻,昏睡时间较之前缩短,胃胀减轻,余同前。原方继服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10月13日三诊:眩晕明显好转,昏睡好转,胃胀消失,纳香,舌苔转淡薄,脉象好转。原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自诉平素头晕目眩,近期加重,头重如蒙,好昏睡,食少,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痰湿郁阻,方选温胆汤治疗。方中半夏、枳壳、竹茹、茯苓、茯神、陈皮化痰理气;川芎、天麻、葛根可以治疗头痛症状;柴胡、百合疏肝行气,可以缓解患者平素情绪波动、胸闷等症状。诸药合用,共奏通络化痰、健脾宁心之功。

失眠案

鲍某,女,32岁,2020年10月14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平素思虑过多,近出现心神不宁,入睡困难,甚则彻夜难眠,头昏乏力,纳差,腹胀,大便黏滞,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滑。

诊断:不寐(痰热内扰)。

处方用温胆汤加减:黄芪30g,苍术15g,茯苓15g,法半夏9g,陈皮10g,枳实10g,胆南星10g,白芥子15g,丹参20g,泽泻20g,车前草20g,益母草20g,薏苡仁20g,玉米须3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10月29日二诊:睡眠好转,头昏、乏力好转,舌脉同前。原方继服14剂。

11月13日三诊:睡眠改善明显,头昏、乏力消失,纳香,大便转为正常,舌质红,苔薄白。原方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形体肥胖,思虑过多,故心神不宁、入睡困难,结合纳差、大便黏滞、舌红苔白腻等症,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痰湿内扰证。患者忧郁思虑,思则气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水液停滞,瘀而成痰,上则扰乱心神,使入睡困难;中则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纳差、腹胀;下则影响大肠传导与小肠泌别清浊,故见大便黏滞。方中法半夏、陈皮、枳实、胆南星、白芥子化痰力强;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苍术燥湿健脾;玉米须、薏苡仁利水渗湿。全方共奏化痰行气、清热利水之功,使痰湿得消,心神得宁,运化得行。(储思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