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温论治发热神昏合并尿潴留

发布时间:2024-04-04 19:51:32

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为主要表现。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难以速化,与热相合,蕴蒸胶着,病势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湿热蒙蒸于上,清窍壅塞,则神志昏蒙,湿热下注,蕴结小肠、膀胱,则致腹泻或小便不利等。笔者从湿温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发热神昏合并尿潴留患者,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邓某,男性,35岁,因“反复发热10余天,伴头痛、意识不清1天”2024年1月23日入院。患者于10余天前发热,恶寒少汗,身重肢倦,胸闷脘痞,体温最高38.5℃,伴有咽痛,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发热反复并出现排尿困难。患者因工作繁忙一直带病坚持工作,2天前因“反复发热伴咽痛、尿潴留”前往某医院就诊,予莫西沙星、头孢唑肟钠联合抗感染治疗,仍寒战、发热,1天前热峰达39.6℃,今日晨起患者热退,但神志不清,表情淡漠,头痛,呕吐黄绿色胃内容物1次,查体不合作,被家人急送诊,以“发热神昏查因:颅内感染?”收入院。刻下:神志不清,精神疲惫,体温36℃,伴寒战、恶心,无咳嗽、咳痰等不适,纳眠差,大便4日未行,小便难解,已留置导尿管。既往体健。查体:脉搏7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9/61mmHg,神志昏蒙,精神状态较差,言语模糊,查体不合作,对答不切题,面部油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阳性。舌红,苔白厚腻如积粉,脉细缓。外院检查提示总胆固醇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酯4mmol/L。入院后立即行腰椎穿刺术,测脑脊液压力160mmH2O;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6×106/L,单个核细胞80%,分叶核细胞20%;脑脊液生化:微量总蛋白852mg/L↑。超敏C反应蛋白8.03m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2mmo1/L↑,红细胞沉降率测定27mm/h↑。呼吸道病原体IgM八联检:腺病毒IgM抗体148.654S/CO↑。抗核抗体测定:抗核抗体阳性,核均质型1:100,胞浆颗粒型1:100。

诊断: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高脂血症、尿潴留,中医诊断为湿温病(气分湿热证)。

治则:分解气分湿热。

给予告病重、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留置胃管和尿管,西药予抗病毒、预防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调脂、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此患者湿蒙清窍而致神昏蒙,面部油垢,结合舌苔,则须考虑浊邪的可能。湿邪与浊邪同类相求,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化湿药恐难以奏效,且浊邪往往夹毒,应燥湿化浊与清热解毒并举,故方用芳香宣窍之菖蒲郁金汤合用清热解毒之甘露消毒丹加减:石菖蒲20g,郁金15g,栀子10g,连翘10g,牡丹皮10g,通草10g,绵茵陈20g,黄芩10g,浙贝母15g,射干10g,白豆蔻20g,藿香(后下)10g,佩兰(后下)10g。2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鼻饲。

1月28日二诊:患者体温37.1℃,神志转清,可简单对答,说明方已中的。查其舌象,白厚腻苔逐渐化开,变为黄白腻苔。因湿阻下焦,在膀胱者主以淡渗通利、苦寒通导为主。方用菖蒲郁金汤合茯苓皮汤加减:石菖蒲20g,郁金15g,栀子10g,连翘10g,黄芩10g,牡丹皮10g,通草10g,茯苓皮15g,薏苡仁30g,猪苓15g,淡竹叶10g,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鼻饲。

1月31日三诊:患者神清,对答如常,语音稍低,精神好转,体温36.8℃,舌淡红,苔薄白,可少量进食易消化流质食物,但脘中微闷、食欲不振。此为恢复期,余湿未净,脾气不舒,胃气未醒,治宜芳化淡渗之法,涤除余邪,方用薛氏五叶芦根汤加减:藿香叶10g,佩兰叶10g,鲜荷叶10g,薄荷叶10g,枇杷叶10g,芦根20g,冬瓜仁15g,淡竹叶10g,甘草6g。2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后拔除胃管,定时夹闭尿管,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停用降颅内压及抗病毒、抗生素等西药,只保留中药及营养支持治疗。

2月1日患者神清,对答如常,语音清晰,精神可,可扶墙站立并缓慢行走,体温36.5℃,复查脑脊液压力130mmH2O,脑脊液等各项指标均正常,拔除尿管后可自行解小便。2月2日痊愈出院,嘱出院后继续调养休息,清淡饮食。1周后复诊,已恢复如初。

患者身在“东南土卑弱”“湿热为病,十居八九”的广东岭南湿热之地,湿热病邪盛,加上此患者病前曾因久作劳倦,导致体质明显下降,湿热病邪乘虚而入,正气奋起抗邪,故见发热。初起湿热阻遏卫气,呈现湿象偏重、热象不显的病证类型,表现以身热不扬、恶寒少汗、身重肢倦、苔腻、脉缓为主。脾胃功能状态的改变是引起湿温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劳思伤脾等导致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湿从内生,湿郁久化热,或外来湿热之邪侵入中土,均可导致湿温病变。清代医家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所论的“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指出了湿热病变的内在因素为中焦脾胃内伤。由于湿为土之气,而脏腑之中,阳明胃为水谷之海,太阴脾为湿土之脏,同属中土,故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阳明、太阴受病。如清代医家章虚谷云:“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故患者出现胸闷脘痞,恶心呕吐。湿温病变重心虽在脾胃,但因湿热病邪有蒙上流下的特性,故也可蒙犯上焦,清窍壅塞,引起神志昏蒙、头痛;湿邪流注下焦,蕴结小肠、膀胱,则致小便不利甚至尿潴留等。在传变过程中,脾胃功能的状态、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和本病的发展趋势,如薛生白所云:“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即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病变偏于太阴脾,发为湿重热轻;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病变偏于阳明胃,发为热重湿轻。湿邪黏滞,与热胶合,更是如油入面,黏腻淹滞,留连难解,故湿温病大多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瘥后易复发。

治疗湿温,以“分解湿热,湿去热孤”为原则。因湿热蕴蒸所致,单祛湿而不清热则湿难退,单清热而不祛湿则热难清,应做到祛湿清热两相顾。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指出的“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湿温病邪在气分阶段,如治疗得当,或脾胃功能得以调节,可因湿热渐解而转入恢复期。恢复期可见余湿未净,或胃气不舒,或脾气不运等。如湿重热轻,湿浊久郁不解,则湿渐伤阳,发展为寒湿或湿胜阳微等变证,故患者发热久治不愈,10余天后体温骤降至36℃,并很快出现神志昏蒙、尿潴留等危重证候。故辨证中要多注意观察发热、面色、神态、气息、脉象的变化,如体温骤降、面色苍白、神情委顿、呼吸急促、脉象细微短促等,当考虑变证的发生,以防骤变导致严重后果。湿温病后期调理亦至关重要,后期邪气已衰,余邪未净,湿热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脾气未醒,故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治宜极轻清之品,以轻清芳化,祛除余邪,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可芳香化湿,薄荷叶、枇杷叶、淡竹叶可清透余热,芦根、冬瓜仁可清除余湿。(陈银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