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加减合耳尖放血治“红眼病”
发布时间:2024-02-19 10:45:02
发布时间:2024-02-19 10:45:02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中医学属于风热、血热、火热、热毒范畴。此病发病急,容易互相传染。临床最常见风热证,风邪热毒外袭,上攻于目,侵犯白睛,为太阴表实证。风热为患则宜疏散风热。疏风则风证解,清热则热证除。临床上以桑菊饮为基础方治疗急慢性结膜炎属风热证者,收效甚好。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卷一,“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本方证乃风温病邪侵袭手太阴肺经所致,通常用于外感风热者。
历代眼科书籍均认为眼为五脏六腑精华所结。《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里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眼由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五个部分。其中气轮即是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巩膜,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病常与大肠有关。
由于本病多因外感风热袭肺,聚结在白睛,火郁不宣,上扰于目,以至经脉闭阻,血气阻滞而发病。六阳经脉分别循行至耳及耳周围,六阴经虽然不直接入耳,但是其经别循行至头颈部之后,又合于阳经,因此与耳有密切的关系。故选取耳尖及耳部肺区刺血,以达到清热凉血、通络的作用。配合桑菊饮内服,收效甚佳。现举验案一则,供同道参考。
李某,女,25岁,2023年4月1日就诊。主诉:右眼结膜反复充血3个月余,加重1天。患者曾诊断为结膜炎,服用西药、氯霉素滴眼液外用后好转,后又反复,遂来诊。患者1天前出现右眼结膜充血,双眼红赤。刻下:右眼睑结膜和巩膜通红似樱桃,红丝密布,瘙痒灼热,眼睛干涩难耐,分泌物少而黏稠、色黄,眼内有异物感,遇劳则发,口不苦,患者稍微急躁,伴有头痛。舌淡红,舌尖稍红,苔薄,脉浮滑数。查体:双眼眼结膜明显充血,见黄色稠分泌物。
诊断:西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中医辨证为风热上攻,风重于热。
治则: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通络明目。
治法:予以中药口服配合耳尖刺络放血治疗。方用桑菊饮加减:桑叶15g,菊花15g,杏仁10g,薄荷10g,生甘草10g,桔梗10g,连翘15g,茯苓15g,刺蒺藜20g,夏枯草20g,法半夏15g,陈皮10g,干姜6g,黄芩10g。日1剂。刺法:让患者正坐位,折耳向前,于耳廓上方的尖端处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放出5~10滴血。1天后患者眼睛红血丝完全消失。
按方中桑叶、菊花辛凉清透,疏散上焦风热,直走上焦,消除病因,为君药,薄荷辛散风热,助君药疏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为臣药,连翘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疏风清热。肝开窍于目,所以稍加清肝热的药物。(李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异病同治 血府逐瘀汤治验举隅
下一篇 : 从湿毒论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