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文分型辨治复发性胃息肉

发布时间:2022-10-21 10:35:29

国医大师周学文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临床擅于治疗内科杂症,尤其擅治脾胃病,现将其治疗复发性胃息肉的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临床上胃息肉的检出率呈升高趋势,被列为癌前疾病。在病理组织学上,主要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现代医学治疗采取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胃息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合并慢性胃炎等其他胃内疾病时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等。部分患者胃息肉反复发作,对反复内镜下治疗有一定抵触情绪,寻求中医药治疗。胃息肉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积聚”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胃息肉、防止胃息肉术后复发及杜绝胃息肉向胃癌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病因病机

“息肉”之名首见于《灵枢·水胀》篇:“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瘀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张学文认为胃息肉的病因病机大多为饮食伤胃、劳倦过度、七情内伤、药毒损胃、虫毒害胃等因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运化、腐熟、受纳等功能受损,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交织为患,阻滞中焦胃脘,日久积聚而发生息肉。《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曰:“壮人无积,虚者有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患病。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气滞日久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气滞血瘀,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瘀血痰浊互结,瘀血、痰浊积久郁而生毒,蕴于膜下而成息肉。周学文认为复发性胃息肉以脾胃虚弱,正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标。病位在胃,与脾关系密切,涉及肝、肾。如肝气郁滞则横逆克脾犯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如肾阳不振,则温煦无力而脾胃虚寒,升降失调。其中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的致病因素。

辨证论治

周学文在临床中将复发性胃息肉主要辨证分为六型: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血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

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隐痛,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可见齿痕,脉虚弱。

脾胃湿热证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黏浊,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肝胃气滞证症见:胃脘胀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疼痛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胃络瘀血证症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重则如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疼痛加重,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可见舌底静脉曲张,脉涩。

肝郁脾虚证症见:胃脘胀满疼痛,脘痛可连胁,嗳气,乏力,大便溏或次数多,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疼痛发作或疼痛加重,舌淡红,舌体大,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气滞血瘀证症见:胃脘部胀闷疼痛不适,伴有嗳气,泛酸,症状多于餐后明显,舌黯红,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典型医案

王某,男,60岁,2010年7月16日初诊。诉胃脘胀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个月。现症见:胃脘胀痛,两胁胀痛,嗳气,自觉胸闷,喜长叹息,嗳气或排气后则症状稍缓解,生气后则症状可明显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胃底多发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3次。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胃多发息肉。3枚较大行胃息肉高频电凝切除(4枚较小息肉未切除)。病理诊断:胃底增生性息肉,黏膜组织中度慢性炎症。

诊断:(肝胃气滞型)胃脘痛(西医称为胃息肉;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化瘀,祛痰攻毒。

药用:党参25g,炙黄芪25g,木香10g,陈皮15g,三棱15g,莪术15g,牡蛎30g,白僵蚕10g,白芥子10g,海浮石30g,瓦楞子30g,夏枯草15g,土茯苓30g,龟板15g,鳖甲15g。服用半个月。

7月29日二诊:患者胃胀好转,仍有嗳气,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降香10g,旋覆花30g以降逆。继续服用半个月。

8月11日三诊:无临床不适症状,舌质红,苔薄白,脉稍弦。

共服药3个月后复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消失。随访3年,每年复查一次胃镜,息肉均未复发。

按目前胃息肉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螺旋菌感染、胃黏膜损伤、长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等有关。胃息肉1年内应复查,评估其切除后是否复发及有无新生息肉,伴有不典型增生或者早期癌变,至少3个月至半年复查1次胃镜,个体化随访。对于不愿配合内镜下切除者,进行中医药治疗,不仅可避免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还可以通过健脾益气,行气化瘀,祛痰攻毒法改善患者体质,改变其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状态,恢复机体的动态阴阳平衡,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概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汤立东 白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