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今奇活用经方治疑难病验案两则
发布时间:2022-12-05 10:16:33
发布时间:2022-12-05 10:16:33
全国名中医袁今奇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对冠心病、慢性肝病及各种疑难病症诊治多有独到之处。他提出精锐直击、综观合围、培元固本的学术见解,重视中医处方思维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实效性。
袁今奇学贯古今,善于继承创新、博采众长,尤善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笔者有幸随袁今奇学习,亲聆教诲,受益匪浅,感悟深刻。今列举典型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医案一
患者,女,18岁,因反复胃脘部疼痛,食后呕吐,曾于2003年4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瘀滞症,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症状改善不著,且日渐消瘦伴贫血,曾四方求医无效。随后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就诊,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为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轻度扩张,并呈纵行“笔杆样”压迫改变,钡剂呈钟摆样通过延迟。诊断为十二指肠瘀滞症,建议二次手术,后慕名来疆求袁今奇诊治。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胀痛,食少呕吐,胃中觉凉,得温则舒,大便秘结,1周未解,且形寒肢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而厚,脉沉弦细。
诊断:(脾胃虚寒,气滞血瘀型)便秘(西医称为十二指肠瘀滞症)
治则:温降通腑,和中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予以大承气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并配以温阳之属。
生大黄12g(后下),炒厚朴12g,炒枳实12g,芒硝9g(冲服),党参30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20g(先煎),姜半夏10g,陈皮10g,熟附片9g,补骨脂12g,蒲黄10g(包煎),五灵脂12g(包煎),川黄连6g,吴茱萸6g。7服,水煎服。
二诊:服药2服后,每日排臭秽粪便3~4次,呕吐已止,腹痛明显缓解,并可进少量清淡饮食。舌暗转淡,苔薄腻,脉细弦。上方去芒硝,余药未变,7服。
三诊:服药7服后,腹痛消失,大便日行2次,质软,进食渐正常,精神明显好转。于二诊方中去旋覆花、代赭石,加当归15g,炙鸡内金15g,熟附片减为6g。7服。
四诊:服药7服后,腹痛、呕吐霍然,大便每日1行,饮食略增,面色渐润,苔微腻,脉细缓。治从温中健脾,理气和胃,轻下积滞。以附子理中、香砂六君及小承气汤化裁,服20服。
五诊:服药20服后,患者病情稳定,无胃痛,纳谷馨,精神好,已进校复读备高考。
嘱其适寒温,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并常服附子理中丸及香砂养胃丸,以资巩固。
患者于2006年5月复查,行全消化道造影,结果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可见与空肠端侧吻合,余未见异常。
按十二指肠瘀滞症属中医学“呕吐”“胃脘痛”及“便秘”范畴,西医常规是行手术治疗。根据袁今奇多年经验,认为本病良由素体阳虚,脾胃运化无力,气滞血瘀,病邪阻遏肠胃,不通则痛。气逆则呕吐,气滞血瘀则腹痛,运化无力则食少而腑气不通,阳气虚则温运失司,气血运行受阻。其发作期,应以温降通腑、和中化瘀、理气止痛治之。选用经方大承气汤合附子、补骨脂通里攻下兼以温阳,旋覆代赭汤益气和胃,降逆化痰,配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佐黄连、吴茱萸寒热相配,降逆止呕。据袁今奇云:本病可分三阶段治疗。第一阶段约1周左右,用温降法以迅速解除腹痛、呕吐及便秘,可使病情向安。第二阶段为巩固治疗,大约2周左右,仍守温降法兼理气和胃,化瘀止痛。第三阶段为善后治疗,约4周左右,改投附子理中及香砂养胃法。以上应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掌握应用。
医案二
患者,男,52岁。因苦于患荨麻疹,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其效不显。随后在日本读研究生三年中,历用抗过敏中西药及激素等医治,其病时缓时发,未得根除。回国后在乌鲁木齐某医院以中药清热凉血祛风之剂合熏洗疗法,间断治疗数月,仍未能解除全身起风疹疙瘩之痛楚。2010年10月20日,因饮酒过多,复感风寒之邪,周身起红色大小不等风团伴发烧3天,邀袁今奇诊治。初诊:患者3日前因上述原因,突然四肢出现红色风团,胸背及臀部相继出现。昨日恶寒发热,体温在38℃左右,全身大片风团时起时落,瘙痒尤为明显。新发风疹露出肌肤,陈旧性皮疹留有红斑,皮疹成大片不规则形,头面、躯干、四肢等处泛发,呈明显瘙痒抓痕,头面及上肢轻度肿胀,小便不利。舌质稍红,舌苔薄白,脉弦滑微数。
诊断:(内蕴湿热,风寒束表型)㾦癗(西医称为急性荨麻疹)。
治则:清热化湿,疏风止痒,兼用虫类搜风解毒消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之。方药为麻黄9g(先煎),连翘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2g,甘草10g,乌梅12g,蝉衣10g,僵蚕12g,全蝎6g,地龙12g,4服,每日1服,水煎服。
10月24日二诊:服上方4服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皮疹大部分已消退,肿胀及奇痒亦已消除,但仍有新起之小片风团。方药:麻黄9g(先煎),连翘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2g,甘草10g,乌梅12g,蝉衣10g,僵蚕12g,全蝎6g,紫草10g,生地15g,4服,每日1服,水煎服。
10月28日三诊:皮疹几近消退,夜间仍有散在性小风团遂起,嘱患者严禁酒烟、海鲜、生冷等诸发物,按时作息,食饮有节。于二诊方中麻黄减为6g,去全蝎,加丹参15g。再服4服。
11月1日四诊:全身风疹风团均告消除,其瘙痒抓痕仍显现肌肤,泛发团、疹处脱屑。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弦滑。治守三诊处方中加丹皮10g,4服,水煎服。
11月5日五诊:患者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经袁今奇4次处方辨治,病已向安。为巩固疗效,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玉屏风散法合而治之。方药:黄芪30g,防风10g,白术12g,炙麻黄6g,连翘10g,赤小豆15g,乌梅10g,蝉衣10g,全蝎5g,地龙10g,本方可隔日服1服,连服1个月。经2011年底随访,其慢性荨麻疹未再急性发作。
按荨麻疹为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属中医之“㾦癗”“瘾疹”,有急、慢性之分,反复发作者,久治难愈。袁今奇认为,本病虽有风寒、风热、血虚等不同证型,但临床治之难获显效。该例素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而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以《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为治。本方系仲景为阳黄兼表的证治而设,治在解表散邪,清热除湿。《医宗金鉴》云:“麻黄以开其表……姜枣者和其营卫,加连翘、梓皮以泻其热,赤小豆利其湿。”原方共8味药,今用之去其杏仁、生姜、大枣,以桑白皮易其生梓白皮,增以乌梅、蝉衣抗过敏,透疹止痒,乌梅为已故名中医祝谌予过敏煎中的主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乌梅具有抗过敏作用;蝉蜕治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本草纲目》载有“治痘疹作痒”,药对合用对蛋白质过敏有拮抗作用,专治荨麻疹。更用僵蚕、全蝎、地龙,攻毒散结,促进皮肤代谢,疗诸风瘾疹。五诊方中,乃守原方方义复加玉屏风散法以标本兼施,期在巩固疗效而慎防复发。(杨军用 周云 李朕 王新莉 杨百京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阿古拉治疗嘎日格病临证经验
下一篇 : 香砂二术止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