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通脉汤

发布时间:2024-01-25 10:01:10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炮甲珠12g,红花10g,丹参3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2g,白芍12g,川牛膝10g,鸡血藤30g,木香10g,枳壳10g,金银花30g,甘草15g。

功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主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属气滞血瘀者。症见患处紫赤、沉重疼痛,间歇性跛行增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弦。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脱疽破溃之后不宜用本方,忌吸烟。配合功能锻炼法,可提高疗效。方法:抬高患肢2~3分钟,再将患肢垂于床沿3~5分钟,再平卧2~3分钟。每日锻炼3次,每次重复5~6遍。

方解:本方由通脉四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成,适用于脱疽属气滞血瘀、络脉阻遏、寒将化热之证,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方中炮甲珠味咸、微寒,活血祛瘀,善通经脉,出阴入阳,达于病所,血凝能开,血聚能散,效专力宏,《本草从新》称其“善窜,专能行善,通经络,达病所。”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尤其对股动脉的扩张作用最为突出,是为君药。丹参、红花、当归、赤白芍、川芎、川牛膝、鸡血藤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且丹参、赤芍兼有凉血功效,可清瘀热,共为臣药。木香、枳壳理气止痛;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可截断其寒将化热之势,是为佐药。生甘草为使,以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功。

加减:若瘀滞重者,加水蛭、地龙;肿胀痛甚者,加生薏苡仁、秦艽、防己、木瓜;疼痛不止者,加元胡、乳香、没药;伴有游走性静脉炎者,重用金银花,再加玄参、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

验案举例:王某,男,46岁。2003年4月25日初诊。主诉:左下肢发凉、麻木、怕冷、疼痛5年,加重1月余。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较右侧怕冷,未在意,渐渐出现左足发凉、怕冷,左下肢麻木。在当地医院做血流图示:血流速度变慢,波幅降低,每分钟波幅减少。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略缓解。1个月前,患者因工作原因受潮、冻,上述症状加重,为求根治,遂求中医治疗。目前患者左足颜色苍白,大拇趾色黯红,汗毛脱落,趾甲增厚,皮肤粗糙,因疼痛影响睡眠,食欲欠佳,精神尚可,舌苔白,趺阳脉搏动消失,太溪脉减弱,脉沉涩。

诊断: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辨证:气滞血瘀,络脉阻遏。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用逐瘀通脉汤加减:当归30g,赤芍15g,川牛膝12g,红花10g,丹参30g,鸡血藤30g,枳壳10g,川芎10g,金银花30g,熟地黄10g,黄芪30g,益母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

配合西药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大拇趾颜色恢复正常,疼痛消失。(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周益新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