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班秀文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17-12-02 00:00:00

班秀文(1919—2014),壮族,男,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药物,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

班老师治疗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健脾养肝、调摄情志。

辨治要点

胎儿以气血为本

胎既成于气,亦摄于气,气旺则使胎元牢固,气衰则致胎堕,且胎元需血液的滋养,母血亦是胚胎的营养物质,气血的充盈或亏损时时影响胎元的发育。班老师喜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补中益气,熟地黄、当归、白芍等补血养阴,重用泰山磐石散以顺气安胎。

临证常用六经辨证

太阳乃六经之藩篱,当外邪入侵人体,表现出头痛、恶寒、脉浮等太阳经病。如妊娠感冒,卫阳不足,外邪乘虚而入,班老师常用桂枝汤加减以补气安胎,顺气疏解之。

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与太阴湿土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冲脉主血海,隶属阳明。阳明经脉受损,脾土虚弱,血源不足,可致胎气上逆,不能和降而致妊娠恶阻。班老师常用桂枝汤调营卫、和阴阳,胃气得降则呕吐止。

少阳布于胸胁,与厥阴经脉相表里,少阳受损,可见胸胁苦闷、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如妊娠心烦用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除烦。

太阴湿土主气,病变在中焦,乃肺、脾二脏,肺脾气虚,脾气不升,恐有胎漏之虞,故常以益气健脾安胎治妊娠疾病。

少阴内属心肾,邪入少阴,易出现心烦、自利、呕渴之症。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肾阴不足于心,心阳独亢于上,易致妊娠失眠,班老师常用黄连阿胶汤治之。

厥阴内属肝和心包,厥阴经脉不舒,肝失疏泄,心神抑郁,血气不调可致胎失所养,胎萎不长,则用疏肝解郁、调理气血之法治之。

脏腑辨治,以肾为要

妇女受孕后,易因生理上发生的特殊变化而出现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班老师认为,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以肾脏为要。喜用菟丝子、桑寄生、杜仲、续断等补肾之药,配以白芍、白术、陈皮、紫苏叶等柔肝健脾,且重用寿胎丸加减。

未孕先治,已孕防病

推崇“防重于治,劳逸适宜”。妇女在妊娠之前需重视调养肾精,尤其针对一些屡孕屡堕者,其病因虽然很多,但总的病机不外乎冲任不固、肾失所养,故而在未受孕之前,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温养冲任、补益肾精来固护根基。受孕之后,班老师推崇“标本同治,防漏安胎”的治疗法则,根据孕妇禀赋的厚薄、体质的强弱,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既治母病,亦安胎元,杜绝病邪的传变,通过调理气血、补肾养肝使气血阴阳相对协调,从而达到母安胎固的目的。

临证经验

慎辨妊娠脉象

妊娠脉象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体质的强弱,二是季节的次序,三是妊期的早晚,所以滑脉不一定是妊娠,妊娠不一定出现滑脉。对于气血旺盛的孕妇,气血汇聚胞宫以养胎,胎气波动可见脉滑而略数,但对于体质瘦弱的孕妇,妊娠中后期则可出现虚细不足的脉象。所以对妊娠的诊断,班老师提出应结合孕妇体质的强弱、孕期体征的表现及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等全面分析归纳,不要一见滑脉便谓妊娠。

擅用经方名方

冲任不固所致的胎漏下血,擅用寿胎丸治疗;如瘀血阻滞胞宫而致胎漏,在保胎扶正的同时,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通脉以安胎;气血亏虚导致的滑胎、胎动不安,以及堕胎后的血瘀不畅,喜用四物汤治疗;肝脾不调所致的妊娠腹痛,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常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入桑寄生、杜仲、菟丝子等以安胎元。

喜用花类药物

花类药凝本草之精华,轻灵清化,性味平和,最能疏利气机,调达气血,适合体质娇嫩,不堪药性偏颇之妇女使用。如肝热犯胃之妊娠恶阻,常用素馨花、玉兰花、砂仁壳、竹茹合苏叶黄连汤治之,呕逆甚者用旋覆花降逆下气;肝失条达,胞脉阻滞所致的妊娠腹痛,常用佛手花、合欢花合芍药甘草汤治之;肝失所养、肝肾本虚所致的胎萎不长,班老师宗叶天士“治肝不应,当取阳明”之意,用素馨花或佛手花合归芍异功散健脾益气,疏理气血,使土厚木荣,肝血充足,自能荫养胎元。

倡导简易疗法

妊娠呕吐,临床常见有胃气虚弱、肝火旺盛、痰湿凝滞三种证型。妊娠胃气虚弱型呕吐,可用灶心土、炒黄糯米、陈皮、生姜煎水口服;肝火旺盛型呕吐,可用古羊藤、竹茹、鲜枇杷叶、鲜紫苏叶水煎口服;痰湿凝滞型呕吐,可用鲜紫苏叶、灶心土、陈皮、生姜煎水口服。另外除了药物对症之外,还需注意服药的方法,即以次数多而量少为佳,且服药前先含服生姜片3~5min,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由于妊娠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班老师亦提倡通过一些简单的食疗进行调养。例如,孕妇长期便秘,建议食用地瓜叶来润肠通便;孕妇浮肿,可食用玉米粥以达小便通利、浮肿消退的目的。

典型案例

患者,女,25岁,已婚,1980年12月25日初诊。主诉:婚后1年,先后自然流产3次。婚后1年,均是受孕月余而堕,无腰腹胀痛。自第3次流产之后,采取药物避孕,经行紊乱,每月来潮2~3次,量多,色暗淡,需打止血针或服止血药阴道出血始止,其余尚无不适。脉虚细弦,苔薄白,舌质正常。诊断:滑胎。辨证: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治则:滋养肝肾,调补冲任。处方1:当归12g,白芍5g,熟地黄15g,茯苓5g,山药15g,泽泻5g,山萸肉9g,牡丹皮5g,益母草9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处方2:当归10g,白芍5g,熟地黄15g,川芎5g,地骨皮9g,牡丹皮5g,女贞子9g,墨旱莲1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两方交换服用。

1981年2月20日二诊:现已受孕40余天,要求防漏安胎。查脉细缓,舌苔正常。拟温养脾肾,壮腰安胎。处方:菟丝子15g,桑寄生15g,杜仲15g,太子参15g,山药15g,炙黄芪15g,芡实15g,续断9g,砂仁2g,20剂,水煎服,每日1剂。

1981年4月4日三诊:受孕3个月,腰胀坠,时吐清水,脉细滑,苔薄白、舌质正常。拟健脾壮腰,顺气安胎。处方:党参15g,白术9g,陈皮3g,桑寄生12g,杜仲9g,砂仁2g,紫苏叶2g(后下),炙甘草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此后间断服药调理,1981年9月13日足月顺产。

按语:患者1年之内3次流产,诊断为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致。方用归芍地黄汤与地骨皮饮加味治之,以达到肝、脾、肾并治的目的。肾精足,肝血和,则冲任调;经行常,则胎孕养;胎元牢,则足月产。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