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邪理论探讨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思路
发布时间:2018-02-08 00:00:00
伏邪,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病因学的范畴。其理论起源于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其后经历代医家修正发挥后,得到不断发展,至明清时代趋于成熟。目前,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儿童抽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诊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4]。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syndrome,PMS)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经前期出现躯体和心理的不适症状,经行期症状缓解,病程迁延,周期发作,缠绵难愈。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西医学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而中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结果,本文从伏邪理论角度出发,对PMS与伏邪理论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
伏邪理论
1.伏邪的概念及分类
1.1伏邪的概念伏邪,《当代中医大辞典》
[5]指出:“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即为伏邪”。诸多学者都认为伏邪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别[6-7]。狭义伏邪是指伏气温病,如《素问·热论》所言:“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再如王叔和《伤寒例》言:“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广义伏邪是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历代最详尽的论述见于清代王燕昌《王氏医存》一书,该书指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
近代,伏邪理论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张鑫等[8]在结合《黄帝内经》以及历代医家对于伏邪概念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伏邪的实质概念:①感邪到邪气致病出现临床症状这一时间段,存在于体内的致病因素;②临床症状消失与下次旧病复发之间,存在于体内的致病因素,并详细地归纳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起居不慎或外伤等导致的致病因素,遗邪内伏、先天易感等致病因素。
1.2伏邪的分类伏邪的概念,历代医家论述不同,观点不尽一致,但有关其分类,无外乎两种:外感伏邪和内伤伏邪[9]。
外感伏邪,指从外界环境侵入机体,未及时发病,而潜伏于人体、过时而发的邪气,包括六淫之气和乖戾之气[10]。如《素问·疟论》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提示冬季风寒之邪潜伏于骨髓,引发春季温疟的病机,指出虽然乖戾之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但当人体正气充足尚可抵御之时,可不即发,而是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此时的乖戾之气便是邪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伤伏邪,即排除外感伏邪的所有伏邪,内容颇多。主要包括:①饮食不节、痰湿内生之伏邪,劳逸失度、情志不遂、痰瘀内生之伏邪,如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论述:“夫郁愤而不伸,则肝气乘脾之气而不流,亦为留饮……脾主思,久则脾结,亦为留饮……渴饮冷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②先天因素导致某些疾病易感性的致病因素,明代万全《幼科发挥》曰:“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明确指出子女易感某些疾病的伏邪来源于父母。③病根未除,遗邪内伏,如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云:“风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数年,必再发。发则必加重,或致丧命,故平时宜预防之”。指出中风之后复中是因为伏邪未彻底根除,在时间的积累下,遇感而发。
2.伏邪的发病形式及致病特点伏邪的发病形式主要有两种:“伏邪自发”和“新感引动”[11]。而有关其致病特点,观点不一,但都源于对伏邪概念的理论发挥。卢毅[12]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结合伏邪理论相关临床问题,归纳了伏邪的5个致病特点:①有表证误治史和反复发作史;②表里同病,表证隐匿,伏邪久羁不去,因外邪引动而复发;③季节交替时病作,子午时发病;④经前、经期发病;⑤发作呈周期性。江顺奎等[13]通过探讨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总结伏邪的致病特点包括:隐匿性、潜伏性、反复性、难治性、缠绵性、有迹可循性、酿邪为毒性、周期性等。
伏邪理论与PMS的相关性
1.月经伏邪论PMS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经前期出现躯体和心理的不适症状,经行期症状缓解。因此对于月经的认识,尤为关键。
李时珍对女子月经进行了如下描述:“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同,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性成熟之时月经来潮,性衰时绝潮。《中医妇科学》[14]提出月经来潮与“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血溢胞宫”这一系列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任何一个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该过程还需要督带二脉和脏腑功能的调节以及五脏气血的资助。
丛慧芳等[15]提出:月经是机体排邪的一种方式。《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16]一书认为:“月经既包含了陈旧性的、过剩的癸水和血液,还包括脂膜和排卵后未受精而形成的精浊”。胞宫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泄并用,即藏精血,泄瘀浊。经血既包括血液等有形物质,也包括经辨证而认定的无形致病因素(热邪、湿邪等)。因此,若肝失疏泄,经血排泄不畅或不尽,就会导致体内病邪无法排除,滞留体内,成为伏邪,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若经血运行不畅,肝失疏泄,情志不畅,则易导致PMS的发生。因此月经的正常调节,与PMS关系密切。
2.PMS伏邪论
2.1临床表现PMS多见于25-45岁的育龄期女性,是指周期性发作于月经前,影响妇女生活和工作的一系列症候群,包括躯体、精神和行为的诸多症状,尤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17]。该病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月经前7-14天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乳房胀痛、头痛、浮肿、腹泻等躯体症状,精神紧张、心烦不宁、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症状,狂妄躁动、抽搐等行为症状,月经前2-3天症状加重,月经来潮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由此可见,PMS的临床表现,与伏邪致病相符。
2.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PMS病证复杂,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最常见于肝、脾、肾、心功能失常,以肝为主,肝失疏泄为其基本病机[18]。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因此女子更易受到情志因素的影响[19]。《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用,惟气顺则血和”。气血调和,肝血充足则可涵养肝气,肝气的升发之性,对于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平衡至关重要[20]。肝气升发不及,气机下陷,则导致情绪低落、食欲不振、胸闷、健忘、乏力等症状;肝气升发太过,气血津液逆上,则导致情绪亢奋、急躁易怒、目眩头痛等症状。月经以血为用,经水为血所化,加之女性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所以妇女平时处于“血常不足,气常有余”的生理状态,感受外邪及内生邪气,未经治疗、治疗不当而导致病邪潜伏于体内,正邪相当之时,不出现临床症状,若素体阴虚则容易发病,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月经前期或月经期由于阴血下注,气血变化急骤,冲任、血海充盈,故而机体阴血较之平时更显不足,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调,加之引动藏于体内之伏邪,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证候。月经后期,阴血逐渐恢复,临床症状随之缓解或消失。综上所述,PMS的病因病机与伏邪致病相符。
2.3发病形式及发病特点PMS的发病形式多属“伏邪自发”,即自身伏邪,遇感而发。妇女平时处于“血常不足,气常有余”的生理状态,所以经期前后冲任气血变化较大,当正气不足无法抵御外邪之时则发病,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五脏功能失常,邪毒内生,在气血变化急骤的经期及经期前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易受外邪干扰,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某些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若病因未彻底驱除,病邪也容易潜伏于内而发病。结合PMS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以及发病形式,笔者总结PMS发病特点主要包括:周期性、反复性、缠绵性、潜伏性、隐匿性、遇感而发等,这与伏邪致病不谋而合。
伏邪理论指导下的PMS诊疗思路
综上所述,伏邪致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正气亏虚,不能抵御外邪;②外感邪气,导致伏邪引动而发[21]。因此对于PMS的治疗关键在于扶正祛邪,防治并重,尤其注重对女性体质和月经的调节。1.防重于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以,治病应当求本,即调整阴阳[22]。中医学虽然认为机体发病是由于邪气的存在,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故机体发病的关键还是在于正气亏虚,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学重要的治则。无论何种疾病,均应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所以治疗PMS首要的是扶正祛邪。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遵循养生之道,顺应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不熬夜、不节食、不暴饮暴食、忌食辛辣助热之品等,又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PMS作为一种情志病,与七情伏邪关系密切,研究表明七情伏邪为病的治疗是非特异性的系统干预,而不是遵循所谓的原因疗法,因而对疾病的早期系统干预尤为重要[23]。结合PMS致病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精神修养,调畅情志,这对于PMS的预防至关重要,只有防重于治,才能趋利避害。
2.分期论治目前PMS与月经的关系少有报道,但是该病与月经的关系密切相关不容忽视。徐娜等[24]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对PMS症状及应对方式存在差异。月经作为机体排邪的方式,其正常调节对于邪气的潜伏与否至关重要,结合PMS临床症状经前7-14天出现、经前2-3天加重、经后缓解或消失,提示我们在诊疗PMS过程,应对女性月经史有充分的了解,除了就诊所处月经阶段,还包括初潮年龄、期、量、色、质等具体情况。结合临床月经病诊治,对PMS也应当分期论治,结合PMS临床特点,经前期予以行气活血,行经期予以活血和血,经间期滋养精血、温肾助阳,经后期予以补肾养血[25]。月经与妇科诸多疾病存在密切关系,诊治PMS同时,对女性其它妇科病史也应当有充分了解,警惕伏邪潜伏,才能查找诱因,提高治疗率。
3.调节体质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说认为体质决定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和从化性,影响病证的传变、诊治等[26],结合伏邪致病的特点,笔者认为体质在PMS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育龄期女性的体质特点与PMS关系密切,王琦[27]提出PMS与体质存在必然联系。潘佩光等[28]研究发现女性育龄期体质以肝郁气滞质、情志化火质为主,并有研究显示气郁体质与PMS发病关系最为密切[29]。王莉眉[30]认为,除了气郁质易致PMS外,瘀血型体质、湿热型体质、气虚型体质、阳虚型体质和阴虚型体质等均可与PMS共病。综上,诊疗PMS时,应充分考虑PMS相关体质特点,避免引触体质潜藏的伏邪,针对不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和临床用药,并结合饮食、运动、等方法调节体质,真正做到扶正祛邪,防治并重。
小结
PMS病证复杂,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伏邪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部分,日益受到众多医家的重视,笔者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形式对PMS进行探讨,发现该病与伏邪致病存在一定相关性,提出从伏邪理论探讨PMS的诊疗思路:防重于治、分期论治、调节体质。临床诊疗PMS过程中,若能意识到伏邪的存在,结合伏邪致病特点,见微知著,在症状未出现之前,驱除伏邪,对于PMS的治疗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运用伏邪理论,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诊疗PMS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李倩张浩李敏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