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之形气神论眼疾证治
发布时间:2022-02-11 11:06:09
发布时间:2022-02-11 11:06:09
•目体阴而用阳是目形和目气关系的高度概括。“体阴”即目内有形之血,以血为体,血属阴。“用阳”即阳气的激发、推动和温煦等作用,以气为用,气属阳。
•在眼疾辨治过程中,需整体把握目形、气机、神机的衰减变化情况,做到守形、守气、守神,俾形与气、神皆俱,方可长生久治。
人始生,形、气、神乃成,是人体生命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即形为气、神之宅,气为形、神之充,神为形、气之主。然而,论脏腑之形、气、神者多,述五官体窍之形、气、神者少。笔者通过论述目形、目气、目神及其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眼睛的特性、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理解,以期为临床治疗眼病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目之形气神
目为清窍,其位最高,主司视觉。目由目珠、胞睑、泪泉、眼带、眼眶等组成。《景岳全书》云:“形”者即精血也,“形以阴言,实唯精血二字,足以尽之”;又云“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因此,精血是目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又称真精、真血。目形皆由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化生而成。对此,《灵枢·大惑论》对目形进行了全面阐述:“五脏六腑之精其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不难看出,这是古人对眼解剖较为粗略的描述。
目之气,即上注于眼的气,又称为真气。因目中脉道幽深细微,非轻清精微之性,难以升腾上达,故曰真。《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云:“真气者,及目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乃先天真一发生之元阳也。”可见,目中真气为无形可见的非实体物质,循行于目络中。真气具有“气”的一般生理属性及功能特点,如升降出入及气化、温煦、蒸腾作用等。
目神即为目中之神光,也就是目的视瞻功能。现代医学及心理学均指出,意识活动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人体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并据此发放出相应的信息,通过相关组织器官的活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82%的外界信息均来自眼睛。因此,神光发越是视瞻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
目形与目气
目体阴而用阳是目形和目气关系的高度概括。“体阴”即目内有形之血,以血为体,血属阴。“用阳”即阳气的激发、推动和温煦等作用,以气为用,气属阳。目体(目形)为目气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所生,目气的生成也离不开目中血液的化生和濡养。因此,目气存于目血中,赖血之运载而畅达目窍。血为气之守,气必依附于血而静谧。正如《医论三十篇》谓之:“气阳而血阴……气无所附,赖血以附之。”否则,血不载气,气无所依附而涣散。眼底病之视网膜出血、黄斑出血等,多由气随血脱,气无所归附而离散所致。同时,阳气升发有度,也赖目中血液的协调。目为肝之外候,若肝血不足,则易致干眼,临床辨治中重度干眼,以“养血柔肝”为治法,养血润目汤方治之,药物以全蝎、天麻、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山茱萸、蔓荆子等为主,可有效解除患者干涩、畏光、睁眼困难等症状,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目体(目形)又受目气的充养,也就是有形精血发挥生理功能皆依靠阳气的激发、推动和温煦等作用得以完成。如《目经大成》云:“目之为体,圆灵照耀,稽其元始,乃火蕴血,血化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气为运用,精华具萃,毫忽昭明,方以日月。”说明精血输布营养头目,全赖于清阳之气的升发、蒸腾。若目中阳气功能异常,可影响目形(精血)的正常化生与输布。如阳气的推动作用减弱,精血津液的运行迟缓甚至凝滞,不能上荣营养目窍,则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壅滞窍道,邪阻目络,变生“病络”“败络”,神光发越受阻,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病常见病因。如阳气不足,精、血、津液失去温养而化生不足,目失所养,导致出现神光衰微,目无所视,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等眼病。另外,气机的升降出入是精、血、津液生化、输布的保证。气机的升清降浊正常,则精微物质化生真血、神膏,进而上升于目中,目窍得以濡养,方能发挥视瞻万物的功能。反之,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有形病理产物阻塞目络,精血津液输布异常,不能涵养目窍则神光不明。
目形与目神
形神互生,形神相合。二者相互化生,相互为用。形为神宅,形能生神。眼的形成有赖于精,眼之所以能视,凭借于精,只有得到源源不断精的濡养,目方能发挥视瞻睛明的作用。如瞳神由精血所充,瞳神之展缩,取决于精血盛衰,精血聚则瞳神聚,精血散则瞳神散。若精虚血少,不能荣养目窍,则导致视瞻活动异常,目病丛生。正如《灵枢·口问》谓之:“精不灌则目无所见。”临床常见青盲、雀目、暴盲等。脏腑之精是目形的直接来源。《灵枢·大惑论》云:“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五脏之精又归于肾。肾精与目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盛与否直接影响到眼的视觉功能。肾精不足,目失所养,则神光不明,视物昏朦。如临床辨治病理性近视,多以通络驻景方加减为代表方药,药物以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茺蔚子、石菖蒲、丹参、青风藤、桑寄生、密蒙花等为主,寓以养血补肾,通络明目。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或延缓病情的进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役形,神乃形用。离开了神,形不能自生,或成为行尸走肉。《灵枢·天年》云:“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因此,形为神所主宰,无神则形无以活,形神不可分离。正如《素问·本病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同样,目中精血的强弱皆受神的主宰,所以说目形不能脱离目神的主宰作用而独立存在。若神光遂没,目窍萎闭,则形无所用。
目气与目神
神由气生。脏腑之阳气皆上注于目,目气是脏腑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目的视瞻活动正常,体现在气的推动作用。如在心气的推动,脾气的升降,肝气的疏泄,肺气的敷布,肾气的充盈下,将精、血、津液上承输布于眼,维持和发挥视觉功能所需。若真气不足,推动无力,气血运行受阻则玄府闭塞,神光衰微而视物不清。正如《眼科菁华录》谓:“盖目主气血,盛则玄府得通利,出入升降而明,虚则玄府不能出入升降而昏。”另一方面,视觉活动的出现与展现,还体现在气的固摄作用。气统摄血液,使血行目络之中,不致溢出络脉之外。若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引发眼部尤其是内眼出血而视瞻功能异常,常见于视网膜出血、黄斑出血等。可见,清阳(气)灌目是目能视瞻功能的重要条件。目还具有升降出入的生理属性,主要体现于气机的运动形式。清阳升发有力,浊阴和降有度,则目窍自明。若清阳不升,脏腑精微物质难以上荣于目,清窍失养,则功能失司,发为目病。常表现为目昏、目暗、眼干涩、上胞下垂等症;见于圆翳内障、夜盲、高风雀目等眼病。若浊阴不降,可导致痰饮凝滞、水湿停聚,瘀血阻络,则目窍阻塞,神光发越无权,发为眼病。临床可表现为目胀目痛、胞生痰核、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等症。故《审视瑶函》云:“五脏六腑一病,则浊阴之气不得下,清阳之气不得上,故其走上而为目之害也。”
气由神使,神可以驭气。神具有主导、支配气之运行的功能。气机运行与气化功能盛衰,均受神的主宰。《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神去则机息。”没有神的坐镇,人体气机即会消亡。由此可推知,若神光衰微,目气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独自存在。
综上可知,目中形、气、神三者相互依存,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合体。生理上密不可分,病理上互为影响。没有目体,则气与神无所依附,导致气机失常,神机衰减。气又是形与神的枢纽,是目形与目神功能活动正常的原动力。没有气,则目体不能为用,目神无所化生。没有神的支配与调控,则气机混乱,目形乃伤。在辨证过程中,需整体把握目形、气机、神机的衰减变化情况。治疗上,应做到“守形”“守气”“守神”,祛除病邪的同时,要保证精血调畅,气机通畅,神机健旺,则形、气、神统一,形与气、神皆俱,维持目与脏腑之间的稳态,人才能长生久治,方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亢泽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论中医诊疗的个性化
下一篇 : 从足厥阴经的形成及演变探寻经脉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