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通为常,凡病宜通
发布时间:2024-06-13 11:06:02
发布时间:2024-06-13 11:06:02
通法,北齐医家徐之才首发“通可去滞”之论,并将其列为十剂之一,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唯其外延概念较广而未有系统阐发者。笔者多年来考古参今,结合临床,对通法多有思悟。通法的应用贯穿中医古今治法体系的始终,应用极为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说,通法是中医的治疗原则,它比“十剂”以及程钟龄提出的“八法”具有更为深层的涵义和更为广泛的涵盖力,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和创新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通”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界,流通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亦然。可以说人以通为常。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首篇即开宗明义地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心主血脉,必须以心气的充沛和脉道的通畅为基本条件,脉道通利,血液才能在脉中循环不息,心脏才能主神志成五脏六腑之主。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气必须通畅舒展,内外气体才能得以交换,水道才能通利,皮毛才能开阖。脾位居中焦,通达上下,主运化,升清降浊,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散精,化生水谷精微,“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医宗必读》),使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肝主疏泄,具升发之性,肝气疏通畅达,则气机调畅,情志安和,血运正常,胆汁疏通,助胃消化。肾主水液,藏精,肾精既要藏又要通泄,才能有生殖发育,而肾中阳气的通畅与气化才能调节水液的代谢。人体不但自身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且与自然界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六腑以通为用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主管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以及代谢物的传导、排泄。《素问·五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因此六腑的特性是以“传化”为主,以通为顺。正如《素问·五藏别论》所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同时还特别指出三焦是运行人体元气,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的通路,《中藏经》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它代表了多渠道、多功能系统,但总以通行为主。
气血津液以流通为贵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它在体内不停运行,以通为运。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人体各脏腑均在进行着气的升降运动,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如运行止则生命息。《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气又有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之别,其升降出入的通路各异。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又赖水谷精微的不断奉养,依赖三焦的通达而运行全身,维持脏腑、经络、生殖发育等生理功能。“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邪客》)。营气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通过血脉而运行周身,发挥滋养作用,《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气其性慓悍滑疾,活动力强,行于脉外,遍布全身,发挥“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灌溉全身,无处不至,以营养全身。津液是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再经三焦气化作用分别转化而成。《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津液的化生,源于水谷,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三焦水道的通调来完成。
经络以通为常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濡养脏腑组织的通路,具有感应传导和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作用。《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所以经络通畅才能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通过经络运行于各脏腑组织起濡养作用。经络通畅,经气才能畅行,它具有传导感应性,受大脑皮质的指挥,协调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故经络以通为常,不通则病。
郁滞不通是人体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气血津液只有正常流通,如环无端,才能内溉脏腑、外濡肌腠,以供生生不息之机,保持“六脉匀平,九候若一”的健康之态。举凡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失节等,必致气血凝滞,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诸疾蜂起。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疾生矣。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郁”非专指情志之郁,其本意为芳草繁盛、气味浓烈,引申为集聚不得散发。因此,“郁”字又有积、聚、滞、塞等意。王安道《医经溯洄集》有言:“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故《黄帝内经》有“五郁”之说,朱丹溪有“六郁”之论,戴思恭在《金匮钩玄》中说“郁者,结聚而是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可见郁为“通”态改变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黄帝内经》“五郁”缘于运气太过与不及而发生,显然属于外感病范围。朱丹溪“六郁”气、血、痰、火、湿、食几乎涵盖了临床疾病致病因素的全部。是以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遇病邪侵袭,导致郁滞不通是疾病产生的根本所在。清代医家魏念庭亦云:“脏腑有实邪积聚,则血脉所有之隧道,气行血走之营卫,津注液输之支系,皆凝滞格阻而为患矣。”证之临床,气机不通,则致气滞、气逆、气结、气闭、气郁;血运不畅则生瘀滞;水运不通,则生痰、生湿、留饮。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失和降,则生胃痛、胃胀、便秘,或呕吐、呃逆、嗳气;大肠失于通畅,则传导变化功能失调,致排便不畅,甚则便秘;胆腑失于通降,则胁肋胀满疼痛、腹胀、呕吐、黄疸;小肠失于通降,则影响二便排泄、食物的消化吸收;膀胱失于通降,则排尿不利,出现尿痛、尿频、尿急、尿潴留等。心主身之脉,血脉不通畅,则生胸痹心痛、心悸、怔忡;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失于通畅则为喘咳、痰饮、肺胀、肺痈;脾运不通畅,则生痰、湿、饮,为痞满、胀痛、呕恶;肝主疏泄,气机不通畅,则将致气血津液郁滞不达,情志郁滞不舒;肾失于通畅,则水道不利为肿,气失沉降为喘。古代医家还认识到疾病严重出现死候,皆是隔塞不通而成。如《素问·热论》云:“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经络气血运行周身上下内外,何处郁滞何处为病,郁甚不通则难免败亡。由此可见,郁滞是普遍存在的病理因素和病理基础,是疾病发病的共同规律和实质。
“通法”涵义厘定
通法有广义、狭义之别。狭义之“通法”,乃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之法。北齐医家徐之才认为“通可去滞”。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云:“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以行之。”张从正则进一步阐述其义,在《儒门事亲》中指出:“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可见这里的通法主要是指祛除湿热滞留、通利二便的一种治法。
广义的“通法”,凡能祛除病邪、消除气血津液运行阻滞、协调脏腑功能的方法都属通法范畴。在治疗方面,早在《黄帝内经》就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论。《灵枢·终始》云:“和气之方,必通阴阳。”《灵枢·邪客》指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黄帝内经》在提出“五郁”同时,还提出了五郁的治法“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日: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归纳这五种治法的实质,不外一个“通”字。无怪乎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指出“《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后张仲景提出了“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观点,其所创旋覆花汤散结通络治疗肝着,实开“通法”之先河。《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张从正治病力主用下法使“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
叶天士在这些观点的启发下,演绎推广前贤“通法”之义,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凡病宜通”的治疗学思想。叶氏认为百病之生,皆因郁滞痞塞、凝结不通而成。因此治疗必须突出一个“通”字,提出“凡病宜通”治疗总纲,指出“大凡经脉六腑之病,总以宣通为是”,并提出了一整套以“通”为主的治疗方法。他赋“通”以新义,指出“通非流气下达之谓,作通阴、通阳训则可”“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又云“至于气血虚实之治,古人总以一‘通’字立法,已属尽善,此‘通’字,勿误认为攻下通利讲解”,可见其所述通法已大大超越了徐之才原义。
其后医家又各抒己见,多有发挥。清·李宗源在《医纲提要》中指出“通之义有三:一曰宣通……二曰攻通……三曰旁通”。韦协梦在其《医论三十篇》中亦云:“人身三百六十五窍,窍通则气顺……故治病以理气为先,而用药以通络为主。”而高士宗则对前人通法运用经验作了总结,在其《医学真传》中云:“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可见广义的“通法”其外延概念较广,是针对“郁滞不通”病机而设。凡具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关系、疏通气血、疏布津液、通经活络之功的方法都属通法范畴。同时根据人体郁滞不通的不同机理又可细分许多具体治法,如下法有攻下、温下、润下,其实汗、吐、下、温、清、和、消、补八法之中皆寓“通法”,中医文献中有关宣通、通泄、通利、通腑、通乳、通阳、通经、通窍等都属通法范围。正如《医学心悟》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通法应用举要
通阳法
通阳法主要治疗寒湿、阴浊、痰饮等阴邪憯逆,阳气受蔽,不得舒展而致的伤寒、胸痹、肿胀、呕吐、泄泻、痹症、湿阻、痰饮、胃痛等疾。正如叶天士所云“欲驱阴浊,急急通阳”,用药一般以辛温宣通阳气为主,随机化裁。如阴寒上乘胸阳,心阳阻遏而成胸痹之证,张仲景以瓜蒌薤白白酒汤或瓜蒌薤白半夏汤等通阳宣痹;若邪热与寒、痰、湿等互结中焦,中阳受困,升降失司,浊气痞塞,症见胸脘胀闷或疼痛、呕吐、嗳气、腹胀、肠鸣下利者,其“病在肝胃,当通阳泄浊”(《临证指南医案》),予半夏泻心汤或生姜泻心汤辛开苦降。饮为阴邪,阳虚少运、津不化气而为饮,而饮邪一成,又必阻遏阳气,是以治疗痰饮张仲景有“当以温药和之”之教,叶氏参研仲景,治疗痰饮必“先与通阳彻饮,俾阳气得宣,庶可向安”(《临证指南医案》)。叶氏治饮,无不以通阳为上,恪守仲景之旨,正如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云“浊阴上加于天,非离照当空,氛氤焉得退避”。
通络法
本法是指运用活血通络药物,如辛味或虫类走窜之品以促使血液周流、络脉畅通的一种治法。张仲景用旋覆花汤治疗肝着、鳖甲煎丸治疟母,开创了通络法之先河。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扩大了张仲景通络法的范围。叶氏运用通络法,多取辛润、虫类药物,辛润之品多能滋润阴血、宣通脉络、松透病根、追拔沉混气血之邪。本法一般用于治疗久病入络或努力伤络以致脉络瘀阻、气血沉混、隐伏幽深,出现久痛、癥瘕、积聚、噎嗝、偏瘫等一类久病顽症,多伴有脉涩、舌色紫暗等。临床上,凡血管性头痛、雷诺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脑震荡后遗症、心绞痛、肝炎、肝硬化、术后肠粘连及肿瘤等顽固性疾病皆可用此法。药物既可用旋覆花、新绛、归尾、桃仁、牡丹皮、泽兰等辛润之药宣通脉络,也可用蜈蚣、全蝎、地龙、水蛭、蜣螂虫、露蜂房、穿山甲等虫类之药搜剔络中瘀滞。方如旋覆花汤、当归四逆汤、下瘀血汤、鳖甲煎丸、大黄䗪虫丸等。
通补法
通法治病又非限于祛邪一面,对虚者,因虚而补历代医家认为亦不可过于腻滞,须予通补,寓通于补,以顺脏腑之性。周学海《读医随笔》谓:“东垣谓:参、术补脾,非以防风、白芷行之,则补药之力不能到。慎斋谓:调理脾胃,须加羌活以散肝结。此皆发表散气之品也,是能运补药之力于周身,又能开通三焦与经络之滞气也。”《医论三十篇》也指出:“泻剂之通络不待言,而补剂如四君子必用茯苓,四物必用川芎,六味地黄必用丹皮、泽泻,皆以通为补。”叶天士更是运用通补法之高手,其通补阳明与通补奇经之法可谓别出心裁。(王培劼 王邦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小柴胡汤是一方统百病的代表方剂
下一篇 : 因机多新识 从痰治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