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备急方》学术影响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4-04-17 10:30:14

《肘后备急方》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葛洪所撰写的临床实用价值较高的一部方书,也是一部急救手册。书中记载了各类常见传染病、急症以及某些慢病急性发作的内、外治法,是现存最早的急症救治医著。书中涉及的治法多种多样,实用性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后世医家所广泛习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开创先河,《肘后备急方》在疫病学上的成就

东晋时期疫病频发,每四年多就有一次疫病的大流行,在此时代背景下,葛洪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疫病的经验,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新理论、新方法。在疫病频发的背景下,葛洪总结前代诊治经验,在沿袭张仲景“辛温解表”外感病治法的基础上,收录麻黄汤、葛根汤、青龙汤、白虎汤、四逆汤等二十余首《伤寒论》方剂,应用于“伤寒”“时行”病的治疗。又针对疫病的毒邪致病特点,对疫病病因、诊断方法、治疗防控等提出独到的认识。通过整理《肘后备急方》的治疫思想,对探究中医药治疫理论沿革有一定价值。

青蒿抗疟至今影响重大,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研究员正是受此启发,从青蒿中提取出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

《肘后备急方》是免疫学和预防医学的先行者。书中记载:“得犬啮者难疗,凡犬食马肉生狂。及寻常,忽鼻头燥,眼赤不食。避人藏身,皆欲发狂。”葛洪首先观察疯狗的特征,并提到其潜伏期:“犬咬人,七日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首次记载用咬人狂犬的脑髓敷贴被咬伤的创口,使伤者产生抗体,成功地预防狂犬病。

《肘后备急方》还记载了以灸法防治疫病。书中对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均做出较全面的论述。对于艾灸治疗霍乱,《肘后备急方》曰:“初得之,便务令暖,以炭火布其所卧……如此而不净者,便急灸之……须有其病,乃随病灸之。未有病莫预灸。灸之虽未即愈,要万不复死矣,莫以灸不即而止灸。”诸灸法之中,隔物灸为葛洪首创。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肘后备急方》以隔物灸治疫,注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施灸壮数、部位以及衬垫药物,疗效更佳。

中医预防急性传染病的手段主要是扶助正气和祛除疫邪,或依据体质特征和气候特点来辨证用药。《肘后备急方》在预防医学、传染病学方面的先进理念超越时代,对构建中医药疫病防治新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治法多样,《肘后备急方》在急救学上的成就

《肘后备急方》是一部治疗急危重症的方书,书中记载的许多外治法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的治疗方式。《肘后备急方》中外治法众多,应用次数较多的外治法有纳、塞、导、吹、灌、刺、涂、摩、敷、熏、洗、渍、熨法,应用次数较少的有佩戴法、粉法、闭气等。其中,敷法、灸法、膏摩、灌注、吹法五法常用于外治救急。

外敷法是外用治疗范围最广的方法。在《肘后备急方》中,敷法是指将药物煎煮后制成膏剂、糊剂或去滓取其药液,敷于患处,或将药物粉剂涂于患处。该书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中记载了以升麻膏制成膏剂敷于患处来治疗丹毒肿疮,“升麻膏,疗丹毒肿热疮。升麻,白蔹漏芦,芒硝各二两,黄芩,枳实,连翘,蛇衔各三两,栀子二十枚,蒴根四两,十物切,舂令细,纳器中,以水三升,渍半日,以猪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五度,若急合,即水煎,极验方”。书中还记载了敷法治疗局部肿块能达到消肿止痛、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灸法是温中救急的重要外治法。该方法是把艾叶制成艾柱或艾条,熏烤人体体表上的肢体部位或者穴位的一种外治疗法。书中“救卒客忤死方”“治卒得鬼击方”“治卒中五尸方”“治卒发癫狂病方”“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方”“治卒阴肿痛颓卵方”“治中风诸急方”“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及“治卒患腰胁痛诸方”,都将灸法列为救治急症的首选方。

舌下给药的救急方法是危急重症的重要治法。《肘后备急方》中提出舌下给药治疗心脏病对现代医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救卒死尸厥方”记载:“捣干菖蒲,以一枣核大,着其舌下……以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舌下。又云扁鹊法,治楚王效。”首创舌下用药来治疗心脏病的方法,现代研究发现,同鼻药一样,舌下血管丰富,药物吸收快,疗效迅速,适合于救治急危重症。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在内科、妇科等疾病的急症治疗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中药灌肠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安全可靠、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虽然书中记载的许多处方至今仍然运用于现代临床,但也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去挖掘。

未病先防,《肘后备急方》在养生学上的成就

未病先防是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重要养生防病思想。在疾病未发生阶段进行预防和调理,可以通过事先采取某些措施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防止病邪侵袭。如调摄精神、加强锻炼等。该书“治尸注鬼方”中记载:“车前子、车下李根皮、石长生、徐长卿各数两,分等。粗捣,作方囊,贮半合,系衣带及头。若注船,下暴惨,以和此共带之,又临入船,刻取此船,自烧作屑,以水服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指人们用药物做成香囊随身佩戴,可提前预防晕车/船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与这一致,用于制作香囊的中草药大部分含有挥发油,这些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防晕船晕车。也可适当用药膳、推拿、针灸、药物调理等扶助正气的方式,达到防病和保健之目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防治,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气管炎、胃炎及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帮助。

简便效廉,《肘后备急方》在方剂学上的成就

“简、便、效、廉”是《肘后备急方》的方药特点。《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指篇幅小、可随身常备,以应临床救急检索之需。为了救急,书中处方都是易购买的便宜药物或易采集的药物,简便有效。明代唐顺之《题赠施人菊医士》诗句“肘后传方多已试,鼎中留药不嫌贫”,即表明此情况。葛洪在该书自序中亦记载:“余今采其要约,以为《肘后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比如,该书中记载用半夏研成粉末并吹入患者鼻腔中,或将干菖蒲捣碎制成如同枣核大的药丸置于患者舌下以急救昏迷。

“简方重剂,有所偏重”是《肘后备急方》的用药特征。《肘后备急方》以外治法治疫,所用药物虽已过百味,却少有重复,出现频次最多的附子也仅为7次。书中的治疫组方虽多为一两味药,但用量偏重,如治瘴气疫疠温毒的赵泉黄膏方中,用巴豆80枚。针对不同的疫病,书中选方用药亦有一定的倾向性,其治虚证、寒证、阴证多用大辛大热之品,如治伤寒时气温病,以附子配伍细辛、干姜、乌头等药,以振奋阳气、祛邪散寒;治伤寒时气温病以洗法较多,施用于人体局部而治毒病攻目、咽喉,以之缓急止痛,通利上部官窍,鼓邪外出。(罗健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沈永剑 顾文华 湖南省岐黄中医学研究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