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精神自助 想象养生
发布时间:2014-07-12 00:00:00
“想象养生”调节身心
想象养生,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的想象来达到调节精神、愉悦身心的目的。现介绍几种不同的想象养生法。
一、想象天。想象蔚蓝的天空,使人胸襟开阔、宁静爽朗;想象蓝天与草原,令人心旷神怡、舒畅豪放;想象白云,有轻舒安逸之感;想象五彩霞光,给人以温暖、悠闲、安宁和美好的联想。
二、想象地。想象青山幽谷,使人神清气爽;想象黄河,令人神情激荡;想象长江,促人奋进,利于血脉通畅,经络疏通;想象甘甜的泉水,使人心平气和;想象花红柳绿,不仅悦心,也利生津;想象寒梅傲雪,使人能增强自信心。
三、想象人。想象童颜之天真活泼,可纠正人过于拘谨之偏;老人想象青壮年之朝气,可扫暮气与沮丧。
四、想象事。回忆取得的成就,令人自信自尊;想象以往喜悦之事,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回忆昔日趣闻,可放松神经,解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五、想象物。想象雄鹰展翅翱翔,能激发人奋发向上;想象美味佳肴或梅、橘、杏,令人口舌生津,胃口大开。
以上只是想象养生中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各人生活经历不同,所想象事物虽然相同,但所产生的结果却不尽相同。因此各人可结合自己的体会,尽量想象能达到愉悦的事物,以利于身心调节和精神的放松,从而达到康、乐、寿之最终目的。魏国威
空巢老人应学会“精神自助”
空巢家庭的老人形影相吊,身边无人陪伴,心灵备感孤寂,严重的还会出现焦躁、孤僻、抑郁、失落等一系列情绪问题。除了儿女多给老人生活和心灵的关爱,社会加强对老人的关注外,让老年人学会“精神自助”,不失为使“空巢”变“爱巢”的重要方面。
首先,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许多父母对子女有特殊的依恋心理,这为日后的“空巢综合征”埋下了隐患。如果父母及早将重心由亲子关系转向夫妻关系,降低对子女的回报期望水平,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可以预防或减轻空巢所带来的伤害。
其次,寻找替代角色。构筑新支撑点。每个人都扮演着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的角色,在众多的角色活动中,有一种或几种对他是至关重要的,构成了维持他心理平衡的支撑点。如果父母把养育子女看成生活中最重要的、唯一的内容,一旦孩子长大离家,原先所扮演的父母角色就会丧失,难免会因此产生不适应的心理。及时更新内容,并在生活中注入新的值得关注的内容,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自娱自乐,提倡精神自助。卸下抚育重担的老年人,可以从琴棋书画、花鸟鱼虫、走亲访友中寻找乐趣,这都有益身心健康。如果老年人有了自己的娱乐方式,保持了乐观健康的心态,就会感觉到生活的无穷乐趣。
第四,亲近社会,主动参加各种活动。老年人不要门己封闭处己,要主动走出去,融合到社会之中,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那样自然会找到精神寄托,减少寂寞和孤独。
第五,丧偶者不妨选择再婚。丧偶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是很严重的,苦闷和孤独感时隐时现,严重影响着老年人日后的生活。从前老伴对自己的支持、安慰、体贴和照料突然消失后,独身老人需要重新获得感情上的支持。虽然儿女孝顺是一种精神慰藉,但孝顺不能满足老人的全部精神需要,如果能重新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是有益于老人健康和长寿的。李洋
“五好三良”身心健康
健康人有个“五好三良”标准。“五好”:胃口好,二便好,睡眠好,口齿好,腿脚好。“三良”:良好的个性,不急不躁,整天高高兴兴;良好的处世能力,待人接物很到位;良好的人际关系,到哪儿都有好人缘。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