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夫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给患者治疗
发布时间:2015-08-08 00:00:00
发布时间:2015-08-08 00:00:00
“五级师承”和全员“西学中”
位于雁滩片区的兰州真气堂中医门诊在当地很有名。“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有人排队,有时候患者还花50块钱雇我们帮着排队呢。”门诊对面的洗车小哥说。
真气堂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纯中医模式的医疗机构,室内找不到一粒西药,也保持着传统的中医师承方式。真气堂创始人谈升便是如此成长起来的。他没有念过中医院校,而是从小师从李少波、黄西平、刘云腾等名老中医学习。现在,他的诊所内,坐堂的大夫也都是他的学生。
中医培养人才很慢。“不抄上1万个方子,出不了徒。甚至1万个都不够。”真气堂的年轻医生包芳芳说。她从中医院校毕业以后,跟谈升老师抄方子,抄到第三年才独立坐诊。
即便是“不为外界所动”的真气堂,也感觉到了政府推动中医药发展带来的变化。谈升认为,最给力的是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搞的“五级师带徒”。2011年,甘肃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卫生厅、财政厅,从省、市、县、乡、村遴选出1000名中医导师,带3000名徒弟,在岗在职,一对一指导,一带三年。
“师带徒,这是认可和回归了中医的主要传承形式。过去的中医大家都是这样带出来的。虽然缓慢,却带出了顶梁柱,和现在学校的批量生产不一样。”作为导师,谈升第一批带了3个徒弟,去年已经毕业;第二批5个,明年毕业;以后他还要再带一大批。“以前师带徒国家也在搞,一个省就几十个人,作用不大。现在一选就是1000个导师,一批就带3000人,3批下来就是9000人,全省就基本覆盖了。”
谈升说,以前,乡村医生培养出的学生不回村,几十年没有中医回去,乡村就成为中医的荒漠。现在政府把医保覆盖到乡村,看中医报销100%,比西医报销75%还要多,百姓自然愿意看中医。政府还给各个家庭配备了中医药箱,刮痧板、火罐全都有,一下就把中医普及到乡村千家万户了。
日前,记者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看到,来自临夏州的30名乡医正在这里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据介绍,这已经是本年度的第3批了。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说,现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已经搞到了第三轮。甘肃省要求所有的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县医院的护士都要学中医适宜技术。
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甘肃省已经推行了5年“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的研究生在职教育。省里每年拿出500万元,连续举办了5期每期50人的在职研究生班。此外,中医院校毕业后工作5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可以到中医学院再学习3年经典,目标是培养成为中医大家;西医院校毕业后工作5年,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再脱产学3年中医,向着“中西医结合大家”的目标培养。学员全部脱产,带工资免费上学,政府还给一个学员一年1.2万元补贴。
“我们想,这么搞上10年,培养500人,有100个成为甘肃省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大家,也相当可观了。”甘培尚说。甘肃连续5年每年办短期培训班,每期3~6个月,集中培训50~70人,有中医经典班,也有西学中班。每个医院也都搞西学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甘肃省计划到“十二五”末期,甘肃中医队伍从1.7万人扩大到4万人以上。
有些制度落实还有难度
中医全面渗透西医,引起了西医大夫的抵触。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后来对媒体回忆说:“好多医院领导都问搞这个有什么依据?当时我压力非常大,头发都白了。”
特别是2008年,省人社厅出文,要求西医资格考试有20%考中医内容,更是炸了锅。有外科大夫找时任甘肃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说:“你们没事干了吗?手术这么忙,还要考什么中医?”
“有人曾告到省领导那里去。”甘培尚告诉笔者,“最后,当时的省卫生厅为化解阻力,只好请省委书记、省长做出批示,在甘肃日报和甘肃电视台全文播发,才算统一了大家的认识。”
“刚开始有人说我们太左了,把中医说得太神乎其神了。现在,学中医、用中医已经进入常态,西医院发展中医也尝到甜头了。”甘培尚说,有些手术做完,辅以中医的康复、理疗,压缩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总费用降低了,利润却上升了。“因为中医的适宜技术医保全额报销。假如100万元医保资金,以前是医院挣20万元;现在是95万元医保资金,医院却挣了30万元。这就叫结构调整,总费用节约下来了,但医院也多挣了。”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是甘肃省搞中西医结合的标杆医院。该院老年科主任郑光敏是西医出身,她说:“现在我还羡慕那些学中西医结合的大夫呢,能开中西医两种药方,能打‘双枪’。”
从甘肃全省的情况看,大力推行中医药对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效果已初步显现。据国务院医改办2013年的一份简报,甘肃省门诊费用和住院费全国最低,门诊费152.8元,而全国平均251.1元;平均住院费5369.7元,远低于全国平均的8077.6元。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甘肃省医院病人门诊次均费用为153.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3元。与2013年相比较,上涨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公立医院病人门诊次均费用为153.3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费用为39.0元。2014年,甘肃医院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为5195.3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36.61元。
中医药的推广拉动了药材种植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甘肃作为全国中药材主产地之一,201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80多万亩,位列全国第一。中医药养生旅游等健康产业也蓄势待发。2013年,陇东南地区被确定为全国首个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庆阳市的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平凉市的中医养生体验馆、天水市的麦积山中医养生生态旅游区等中医药旅游区建设蓬勃兴起。
然而,作为中医主阵地,甘肃省的各级中医院都是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规模不大,建院时间短,过往投入少,科研力量薄弱。现在,甘肃省每年拿出3200万元中医药专项资金,相比西医的投入,1/3还不到。
甘培尚坦承,推广中医的一些制度落实还有难度。省里下政策,各市县财政出钱拨付,比如规定报销比例中医比西医高,有的地方不愿拿这个钱。床位差别化补助已经喊了3年了,这才刚刚落实,有的地方财政部门不理解。
甘培尚认为,国家立法层面,迫切需要中医药法。我国13亿人口,要走西方“大检查、大处方”模式是死路一条。中国老百姓掏不起,中国的医保资金也吃不消。“大力发展中医药,百姓的健康解决了,又能拉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又能拉动农村老百姓脱贫致富,不是很好吗?”
上一篇 : 大暑节气 防暑湿伤阳饮食伤阳
下一篇 : 解暑喝绿豆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