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燥养生 养生谨于微

发布时间:2015-09-06 00:00:00

初秋天气燥养生最重要

夏日的炎热渐渐褪去,秋天的凉意缓缓袭来。在夏末秋初季节更替的时候,应该怎样保养自己的身体呢?

秋天时节,天气干燥,不少人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症”。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秋季应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子、芝麻、蜂蜜、银耳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实行“早晚一碗粥,晚餐一碗汤”的模式。秋季食物平秋、清补,不宜大补。入秋后要尽量少食或者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也应尽量少吃。

此外,中医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阴则要求在饮食方面做到“少辛增酸”,即少吃辛辣之物,多吃橘子、山楂、新鲜蔬菜等酸性食品。其目的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人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有所减弱,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不要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初秋时节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之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此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故人的起居也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只有这样,才能驱走“秋乏”。

秋季起居养生应做到早睡早起。老年人最好在21点前睡觉,6点前起床。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阳气收敛,阴精的收藏;早一些起床,使肺气舒展。防阳气收之太过。

秋夜较凉,为了保护阳气,晚上睡觉前应关好门窗,腹部盖好薄被,防止脾胃受凉。初秋时节,天气变化无常,感冒增多。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底,一般在25℃~27℃之间为最好。

秋季是人们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不过初秋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干燥,健身时要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出汗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气温下降,会引起人的肌肉韧带反射性地收缩,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以免造成肌肉、肌腱、韧带以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入秋之后,人的情绪会因天气变化低沉消极,进而出现“秋愁”。这就需要适时调摄精神,保持神志安宁,做到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影响,保持心情愉快,尽享秋季硕果丰收的喜悦。

另外,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有助于开阔胸襟,让胸中的郁积一扫而光。应当时常怀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健心理念,保持内心宁静。(许士芳)

养生贵在谨于微

明朝大医学家养生家张景岳曾言“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又言“履霜坚水至,贵在谨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其中的“谨于微”三个字,一语中的,是养生精华的高度浓缩。“微”就是容易让人忽略的细微之处,可往往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纵观古今,死于意外及暴病者只是极少数,多数情况下,生命之伤皆“害成于微”,故养生当于微细之处格外谨慎。

首先。微习谨行。养生之“谨于微”,应当先形成良好习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谨细地将好习惯带来的一次次微小增益蓄积起来,才能形成强健壮阔的滔滔“生命之海”。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起居、饮食、言行等,都是好习惯形成的空间,长、壮、老,都是好习惯形成的时间。因此,微习谨行的养生,就是要从点点滴滴中养成好习惯,并将其贯穿于一生,成为生命常态,形成“长效机制”。

其二。微处谨防。人的一生必然会面临各种伤生损命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初时往往毫不起眼,累积至一定时候就会暴发出来,正如常言所道“病来如山倒”,让人措手不及。养生若能尽可能躲避、预防、减少危险因素,生命健康就能“源远流长”。这就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之“养生艺如艺术,培植要得宜,常使无天伤,自有干云时”诗中所反映的养生道理。陆游儿时体弱多疾,后来悟得养生要妙,“中年弃嗜欲,21nx.com晚岁节饮食,中坚却外慕,魔盛有定力”,用意志力摈弃不良习惯,从而赢得了85岁的高寿,这一寿数就是在如今也颇领人羡慕。总体而言,“微处谨防”应当“伤人之徒,一切远之”。

第三。微病谨治。身体稍有不适,或者病情比较轻的时候就要及时调养或治疗,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即使是恶疾,如果在病之初就及时治疗,也往往能够治愈。相反,如果有病不洽,任凭疾病发展,形成痼疾,即使是名医也往往难以回天。中华文明重视“履霜坚冰至”的防微杜渐思想,中医历来重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应用在养生中,就是“谨于微”的养生方式。清代大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辩》中言:“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病越轻,生命受伤越小;病越重,生命受伤越重,养生千万不能因病情轻微而忽视治疗。相反,在病微之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尤当加意”。

总之,《证治心传》言:“享其颐,登上寿者,皆是守身执玉之士。孰得孰失,岂可不慎于细而谨于微哉!”《道德经》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命健康,延年益寿,是天下大事之最根本者,更当“谨于微”,岂可“大意而失荆州”啊!(肖德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